《夫妻之道》笔记2

2018-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小修行者

父系社会中的男性常态

从小,男人就被教育男儿有泪不轻弹,要勇敢要坚强,遇到困难不能投降,这种观念从男人还是个三岁小男孩起,就经由父母灌输树立,要是哪个小男孩很容易就哭哭啼啼,不仅是父母要担心——“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这么脆弱啊?”连老师都会看不下去——“你们家的孩子挺好,就是太爱哭了。”

因此,男人从小就被限制了感情的表达,频繁的感情表达被视作是懦弱的表现,久而久之,男人们疏于练习,渐渐地就忘记了如何表达感情。在他们长大以后,面对另一半的问题:“亲爱的,你到底爱不爱我啊?”男人们往往会表现不佳,要么是回答得支支吾吾要么是不够热切真诚,让配偶心存怀疑,事实上,并非是他们真的不爱你,而是他们还没想好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意。

机场书店里,面向男性的书籍推荐多半是成功学的,各种人物传记、事业发展指南,充斥了男性读者的视野,不仅在书店,在社会上,衡量一个男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就是他是否成功,成功的定义十分狭窄,必须是世俗成功,有多少套房、多少辆车,收入多少,在公司里处于哪个阶层,男人们如此习惯于竞争成功,以至于他们之间的冲突是如此地持久,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为什么婚前婚后的他变化如此之大?

经常会有女人抱怨,婚前的他对我体贴备至,婚后的他却像是要把我当成家具来看待,热情都消弭殆尽了,他是不爱我了吗?并非如此。《东京爱情故事》的漫画作者柴文门指出,婚后的男人习惯于把爱情挂在墙上收藏,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完成另一幅画上。男人这种功德圆满般的心情并不代表背叛,而是因为时间和精力都太有限,无暇抽出和婚前同等的心力来经营的缘故。

男人对婚姻的态度是:一动不如一静,既然婚姻已经稳固,就该把精力放到事业发展,他真正的竞技场上。

我们可以假设如下场景来加深你们对两性婚前婚后“认知差异”和“心理差异”的理解:

你的丈夫受到了上司的肯定与认可,被交予新项目负责人的重任,他对你说,在之后的三个月里,他会频繁加班,甚至连周末都很难抽出时间陪你,但在那之后,他会迎来晋升的好消息,你听到以后不乏喜悦,也很愿意支持他的努力,于是第一个月就这么相安无事的过去了。

第二个月的某一天,你突发奇想:“老公周末都在公司加班那么辛苦,不如我做点他爱吃的带过去。”于是你就做了爱心便当,驱车前往他的办公室,结果,一推开门,你就看到他和另一个漂亮女生在一起忙碌。

虽然他们只是在正常地沟通,没有任何越界行为,但当你看到那个女生打扮得那么好看,业务又很熟练,很聪明的样子,你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为了保持颜面上的冷静,你还是把便当放下就装作云淡风轻地走了。

回到家后,你越想越生气、越想越委屈,等丈夫回家后,你就不冷不热地对他说:“怎么样?和漂亮女生共事的感觉很不错吧。”丈夫完全就不明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其实你只想听他当着你的面说那个女生:“不过就是会打扮而已,她真的笨死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笨的。”你只是想要听到他贬低那个女生让你心里舒服一下罢了,但是丈夫完全不懂你的心思,这就成了一个郁结。

所以,与其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不快,倒不如直接说出来,告诉他你想要说什么,你的真正想法是怎样的,他不是不爱你、不愿意哄你,只是他连你生气的原因都毫无头绪,自然不知该如何处理你的怒气了,沟通是化解困难的第一步,对天生心思不够细腻的他来说,开诚布公地坦言远比遮遮掩掩要来得好处理得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