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的国土:民国新疆风云》33 西方不亮东方亮
伊方人员撤出联合政府,意味着继国族-宗族政策在新疆失败之后, 国民政府企图运用西式民主解决民族问题的尝试也失败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共在民族问题不断取得成功。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它是中共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区域民族自治政权。
中共着手建立内蒙自治区时,面临的情况相当复杂。抗战胜利后,内蒙古地区发生了规模空前的内蒙古独立运动,独立人士利用国共两党势力尚未到达的时机,先后成立三个政权。
其一为呼伦贝尔自治省。1945年10月,伪满洲国兴安北省省长额尔钦巴图等达斡尔族、蒙古族人士聚集海拉尔,宣布成立呼伦贝尔自治省。
其二为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1945年8月,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发起“内蒙古人民解放委员会”,发表了《内蒙古人民解放宣言》。1946年1月,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在兴安盟葛根庙宣布成立,“实行高度民族自治”, 建有东蒙古人民自治军。
其三为内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9月9日,在苏蒙联军庇护下,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原高等法院院长补英达赉等人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召开了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补英达赉任“临时政府”主席,其他伪蒙疆政府高级官员、部分王公上层担任政府各部部长。
三个政权企图脱离中国,以内蒙古人民共和国最甚,主张“内蒙古独立”和“内外蒙合并”,有自己的宪法,每日升国旗,政府官员打铃上下班,俨然与外蒙无异。内蒙古人民共和国还派出代表团前往已独立的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要求外蒙、苏联承认其独立地位,并给予军事、经济支援。
内蒙古企图独立,但其独立路上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雅尔塔协议》。《雅尔塔协议》规划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内蒙古是作为中国领土安排的,苏联、外蒙不可能违反,内蒙古独立无法得到外部法理支持。在独立之路被堵死的情况下,寻求高度自治就成为内蒙古独立人士的选择。
国民党对内蒙古的政策是化边疆为内省,在抗战之前就在内蒙古发起“改省”运动,移民开荒。1943年国民政府在开垦伊克昭盟时,引发了蒙古族牧民的强烈反对,酿成震惊全国的“伊盟事变”。对于二战后内蒙古寻求高度自治甚至独立的行为,国民党不能容忍。1945年11月,呼伦贝尔自治省派员请国民政府承认,被国民政府严词拒绝。不仅如此,国民政府积极增兵内蒙,到1945年年底占据了今内蒙古大部分区域,内蒙古高度自治之路在国民党执政之下显然无望。
内蒙古寻求高度自治与国民政府政策背向而驰,却为中共民族理论所容。中共处理民族问题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最初主张少数民族自决权,包括分离建国、建立联邦、建立自治区,到了抗日战争结束,中共决定把民族区域自治确定为解决与少数民族地方关系的制度框架,主张“在少数民族地区,应承认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及其自治权”。中共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形成,随即在内蒙古地区予以实践。
苏联外蒙拒绝“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独立请求的同时,指出临时政府“应同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以解决内蒙古的民族问题”。于是临时政府派员与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取得联系,探寻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试图求得承认和支持。中共先后派出乌兰夫到苏尼特右旗、吕正操到东蒙,陈明利害,“蒙古民族只有与中共共同战斗,才能保存成吉思汗时代的光荣,避免民族的灭亡,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理念和利益的一致让双方走到了一起,1946年4月,三个政权先后放弃了独立主张,统一于中共领导下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之下。乌兰夫任联合会主席。8月,乌兰夫向中共提出,内蒙古人民迫切希望能够恢复历史上的内蒙古版图。11月26日,《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指示》回复乌兰夫:“现在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1947年5月2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内蒙古成为中共一个巩固的后方,中共可以与苏联外蒙取得直接联系,获取军事和经济支持。原独立政权的两万多军队改称内蒙古人民解放军,配合中共军队在东北战场和华北战场上与国民党军队作战,赫赫战功为蒙古骑兵赢得参加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的资格。
继在内蒙古边疆问题取得初步成功后,从北向南,中共在全国范围内向国民党政权发起进攻。但此时,中共并未将新疆问题纳入全国战略进攻的重点,因为中共在新疆没有任何势力存在,对新疆的现状一无所知。
1947年后,战场上国民党已无法阻挡中共,那么究竟是谁挡出了中共入疆步伐呢?
苏联一直将新疆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图尽一切手段控制新疆。了保证控制的有效性,苏联极力排斥各种外来势力插手新疆,哪怕是中共的力量。
早在1937年,盛世才曾向苏联提出加入联共,被婉拒后转向从苏联回国途经迪化的王明、康生提出加入中共的要求,中共向苏联反映了这一情况。苏联指示中共不得吸收盛,并一改之前态度吸收盛加入联共,因为苏联不愿意让新疆落入中共之手。后来,中共党员大批进入新疆,加入盛政府,但与盛世才之间只能保持个人关系,中共向苏联承诺不在新疆发展组织。
1942年,盛世才转投重庆国民政府,反苏反共,大肆捕杀中共干部,中共在新势力被清扫一空。
中共势力虽然被清除,但中共在新疆影响和教育了大量进步人士,1945年,原《新疆日报》编辑李泰玉等人组织成立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这是一个秘密组织,与中共和苏联联共没有组织上的关系。
1946年,三区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阿巴索夫,秘密组织了人民革命党。阿巴索夫是早期在新疆工作的中共党员林基路的学生,林基路1938年受中共派遣到新疆工作,先后任新疆学院教务长、阿克苏专区教育局长等职,后被盛世才杀害。阿巴索夫与其他伊方领导人不一样,他亲近中共,主张新疆留在中国版图内。
1946年12月,阿巴索夫当选国会代表,去南京参加国民大会。会议期间两次秘密拜会了中共驻南京代表团的董必武,提出人民革命党和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者11人加入中共,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并没有直接答应入党,只是同意派彭长贵带一部电台随阿巴索夫去新疆。
注:彭长贵随阿巴索夫到达伊宁,所携电台功率不足,未向中共发回信息。
1947年元月中旬,阿巴索夫与彭长贵携电台回到迪化。2月3日和李泰玉等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将阿巴索夫等人在伊宁组织的人民革命党和迪化的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合并组成民主革命党,由阿巴索夫任主席,李泰玉、艾斯海提任副主席,其主要成员有赛福鼎、赛甫拉也夫、伊敏诺夫、安尼瓦尔·汗巴巴,以及陈锡华、罗志等人。
1947年3月,民主革命党决定把领导机关迁往伊宁。1947年8月联合省政府破裂后,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从迪化回到伊宁。很快,苏联方面就侦知民主革命党在伊犁的活动后,严厉批评了阿巴索夫,阿巴索夫被警告,并勒令停止活动,销毁一切文件,民主革命党中央宣布自行解散。
苏联意识到在建立新疆党组织的重要性,于是决定在伊宁成立“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以下简称新盟),新盟的任务是指挥民族军,夺取全新疆。
新盟成立时,“阿巴索夫作为三区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连组织委员(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委员)都没选上”。苏联将阿巴索夫排除在组织委员会之外,以示惩戒,后阿巴索夫仅出任新盟新闻情报处处长。另据邓力群回忆,“当时苏联领事对李泰玉也极为不满”。苏联严密控制新疆的政党组织,不许任何人插手,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
苏联的目的并不只满足于对三区的控制,而是整个新疆。新疆有数万国民党军队,战斗力较强,军事上民族军并不能战胜国军,苏联军队直接出兵将面临美国的压力,因此,双方只能维持“分而不裂”。在此期间,苏联时刻寻找着影响全疆的机会,不久,这样的机会再次出现,使得苏联对新政策再作出调整。(未完待续)
上一章 1947,看新疆议会政治如何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