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杯月光下的酒丨将时间煮成味道
文/亦安姑娘
中秋如若有一壶酒,那就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
01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中秋还未来临,却已早早准备回家。家始终让我们牵挂的原因我想是在于它有着独特的味道,一种经过了岁月积累沉淀了的时间的味道。
下车,回家。刚踏上这片土地熟悉感便扑面而来,不得不说,只有这块土地才给我一种释然的感觉,无论是那略带泥土气味的小雨,还是那略带炊烟的风,都是我记忆深处故乡的味道。
故乡,一个简单的南方小村,这个村庄不落后也不先进,但让人羡慕的是它依山傍水,纯天然。飘渺得像一缕烟,偶尔能看见它的青色,偶尔能闻到它散发出来的淳朴的气息。
小村02
今年中秋恰逢国庆,早早买好了车票,带着一颗心踏上归来的火车,除去舟车劳顿,一路上还是因为回家而感到兴奋与激动。目光不曾停留在沿途的风景上,而是向着南方小村的方向望去,脖子长长的伸着,好像再伸长一点就能看见小村。
火车停靠在并不熟悉的小城,再从小城出发,乘坐大巴车辗转几处,历时近两个小时,大巴还在不停地向前,向前,沿途的风景越来越熟悉,就连那片云都觉得似曾相识。
终是回来了。
奶奶像往常那样在村口等候,一见到我,她满是皱纹的脸便露出了笑容,两人一问一答、一前一后向家中走去。
03
回到家,放下行李,小村还是我的那个小村,老友听闻我回来了,像小时候那样急匆匆跑来家中找我。
檐下等旧友,相逢不必说透,再添些胡话佐酒。半年未见,虽然期间多次回家,却因各自繁事缠身终究不能见面叙旧,而好朋友就是虽然许久不见,相逢却不曾有隔阂,仿佛分别只是在昨天。
其实,友情也好,爱情也好,久而久之都会转化为亲情。对于老友,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从总角晏晏到豆蔻年华,就像另一个自己,所以这些人应该就是我深深留恋故乡的缘故吧。
老友04
小村的中秋跟其他地方大相径庭,不做月饼,也不酿桂花酒,而是包鸭肉馅儿的粽子。
故乡地处湖南最南端,由于适宜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临武鸭成为故乡的代名词。临武鸭系中国八大名鸭之一,尤其到了秋季,临武鸭肥美多汁,是中秋必不可少的佳肴,也是中秋包粽子缺一不可的馅料。
将鸭肉剔除骨头,切成小块,撒上酱料腌制,与今年秋天收割的糯米一起包进粽叶里,再用棕榈叶子将粽子包扎起来,最后放入大锅中用柴火煮几个小时。中秋的故乡哟,到处飘着粽子味儿的炊烟。
鸭肉粽除去粽子,血鸭是小村中秋佳节团圆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鸭肉润肺滋补,所以在干燥的秋天炖上一锅鸭肉,一家人大快朵颐最为快活。
将鸭褪毛洗净,剁成小块,剔除内脏,倒入锅中爆炒,放入辣椒生姜,有时也放上一些橘皮,待鸭肉半熟时将搅拌好的鸭血淋在鸭肉上,最后盖上锅盖听着锅内“咕嘟咕嘟”的热闹声。
血鸭上菜,吃饭。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都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这味道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在外游子乡愁的慰藉。
中秋过完,背上行囊离开故乡,下次归来,小村已是银装素裹,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而那份时间煮成的味道却是我离家的最好的行李。
时间煮成味道活动连接:美食专题中秋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