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冷饭?游戏心态?不近人情?揭秘《梦想的声音3》为何火爆Q4!
《梦想的声音3》的热度,近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铺天盖地而来。
综艺榜、实时榜,双双拿下TOP1,话题总榜攻至TOP5,首期便有10个热搜上榜,进入热搜前五的就有7个之多!其中,“丁当到综艺当选手”、“谭松韵JJ迷妹”,拿下了实时热搜TOP1、“林俊杰开口跪”拿下了TOP2、“丁当回应”“梦想的声音 惊曲榜”拿下了TOP3。
刚刚播完的第二期热度持续升温,林俊杰改编《延禧攻略》片尾曲获得原唱、主演齐齐微博互动,音源、视频刷屏朋友圈,还有王嘉尔“暖系”担当、退堂鼓专家,林俊杰七龙珠神评论等,更是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破圈传播之势。
也许,你会质疑微博的热度和大众的热度,经常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然而,第三季《梦想的声音》却依然用CSM52城0.982%的高收视率,用音乐作品在QQ音乐、酷狗音乐霸榜热搜、高达250万+投票,为自己的高热度再次加码。看来,这个热度,是经得起交叉验证的真热度了。
那么,为什么在当下音综N代疲软下行的整体趋势之下,做到第三季的《梦想的声音》还能无论在节目传播还是音乐传播、无论在收视表现还是舆情热度,都可以依然坚挺?
1号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便是这档节目做出了一种把很多看似矛盾、对立的优质元素,做了一个自洽的融合,形成一个“外圆内方”的作品。而当一个作品既有入世的好感度,又有坚守的品格,似乎就有了收获双倍吸引力的可能。
只会炒冷饭?
《梦想的声音3》是Q4至今,1号认为在音乐性上做得最有高级感的节目。
这种高级感,并非因为音乐选曲的小众化、艺术化,而呈现出的那种卓尔不群的高级感。恰恰相反,第三季《梦想的声音》的原曲,都是非常亲民、流行、接地气的,它的高级感来自于节目创作过程中对于音乐的改编,把那些流行的、大众的甚至口水的音乐,做出让人耳目一新的高级感。
比如,在第二期节目中,林俊杰改编今年大热的《延禧攻略》片尾曲《雪落下的声音》,在改编过程中,林俊杰加入了让乐曲显得更加“金碧辉煌”的管乐,让这首令观众自动关联宫廷标签的音乐,在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把皇家的、古典的元素进一步放大。
又如,在第一期节目中,谭维维改编曾经风靡一时、脍炙人口的《看我七十二变》。原曲是一首可唱性、传唱度极强的典型流行舞曲,然而,经谭维维一改,加入了慢摇的节拍、SOUL的唱腔,歌曲传递的妩媚感便从外放的变成内敛的、含蓄的,更加高级的声声诉。
这种“既流行,又高级”的特质,便也在一个层面上解释了为什么第三季《梦想的声音》不论在节目传播还是音乐传播都能迅速打开局面的问题。它是俯身观察与倾听观众需求的,找他们当下关心的热点、挖他们有关音乐的记忆,然后,用足够用心的改编、足够专业的升华,回馈给观众一个挑战甚至颠覆他们既有认知的另类呈现。这种最熟悉又陌生的间离感,成为了第三季《梦想的声音》与观众拉近距离的第一步。
只是游戏心态?
音乐节目可以说是中国综艺节目中,细分、垂直、类型化、产业化程度最高的。由此,我们也看到了不同音乐节目在呈现音乐文化时候的态度,要么高压的气氛成就极致的作品,要么游戏的气氛成就有趣的音乐,这两类作品不胜枚举。但是,要在游戏的气氛中做出极致的作品,1号观察到能够扎实地兼顾两头的节目,唯有第三季《梦想的声音》。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这一季《梦想的声音》究竟多“会玩”:
它的“会玩”体现在选手的严选上。相较于今年音乐节目多走人海战术,第三季《梦想的声音》无疑是极大反差的严选策略,每期的每个选手都兼具了身份有梗、音乐有梗的双重属性。比如第一期的一棵小葱,身份上他们是京剧演员、音乐上他们有京剧唱腔;比如第二期蒙古选手,身份上他是少数民族、音乐上他会独特的蒙语呼麦。这种超出常规预期的特色选手,因为别具一格的个性、唱腔以及文化,才能让这场基于人的音乐讨教变得好玩起来,让导师们充满好奇心地严阵以待。
它的“会玩”还体现在规则的升级上。相较第一季、第二季,前作还仅仅是限定时间、限定曲目,而本季再次加码,增加了“限定词”,并且这个“限定”往往还要特别限定给不擅长或者不合适的歌手,比如,谭维维不擅长舞蹈就偏偏让她跳舞,王嘉尔挑战重新演绎自己的新歌,总导演孙竞坦言就是要让导师离开自己的“舒适区”,逼迫明星与自己“较量”。所以,这一季《梦想的声音》最可圈可点的,便是真人秀部分真正地“出戏”了,你看到谭维维怎么又可爱又纠结地在三小时内舞蹈速成,你看到林俊杰紧急打电话让演唱会乐团掉头救场,你看到胡彦斌焦头烂额地给临时合唱团训练,你看到王嘉尔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帮助选手排练…
但恰恰如上文所说,这个会玩的结果,却是最终呈现出了音乐的“高级感”。所以,1号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梦想的声音3》穿刺到了音乐的本质——玩性与极致,在音乐的世界里本就是最高级的统一。它通过游戏化的设置,激发导师关于音乐的赤子之心,让他们放下导师的身份、偶像的包袱,变成一个纯粹的音乐人。所以,你会看到谭维维、林俊杰主动请缨讨教选手,看到胡彦斌在选手唱歌期间兴奋地跳到导师席上与之互动,看到林俊杰竟然用类比“七龙珠”这样富有童心、神采飞扬地点评表演。这种状态,才会让一个纯粹的音乐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极致的音乐表达里,而这种纯粹、极致、兴奋感,显然是有肉眼可见的感染力的。
而这,便是这一季《梦想的声音》能够开门红的第二个原因:快乐的魅力会在开机的一瞬间迅速抓住观众、留住观众,作品的极致又成为延续传播、多渠道引流的入口。
真的不近人情?
观摩这季《梦想的声音》的时候,笔者甚至觉得这个节目的对选手的要求、能够继续讨教的标准,严苛得几乎不近人情。事实上这些无法晋级甚至无法讨教的选手,换在今年某些养成或星素的音乐节目中,都能成为节目的实力担当。
然而,细品之下,却又能感受到其实这档节目的底色,实则是星素之间平等、尊重的人文气质:
在台下,它的尊重在于互助。所谓星素结合,第三季《梦想的声音》并非浮光掠影让导师对选手表演的点评即止,甚至不是仅仅让导师与选手台上的切磋即止,而是更纵深地、拉长地到台下的互动与交流,这种交流,是松弛的,温暖的,平等的,导师会来到后台为选手舒缓压力,会来到台上帮助指导技巧。比如,第二期的蒙古选手,从来没有舞台经验甚至没有华丽的舞台服装,而对手却是演唱自己代表作的王嘉尔。于是,王嘉尔甚至让出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帮助他调整服装、安排走位、陪伴排练,王嘉尔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公平的星素竞技。
在台上,它的尊重在于公平。在尽量地拉平选手与导师之间的差距之后,最后一切的结果仅以作品本身说话。比如第二期和胡彦斌PK的蒙古选手,他与王嘉尔的合作曲目已经足够成熟、足够爆炸,但胡彦斌的《过火》实在太过惊艳、太过极致,所以他便失去了继续讨教的机会。而这种近乎严苛的标准,也显示出了这档节目的两个核心价值观——第一,做的是音乐而不是偶像;第二,音乐面前,人人平等。导师没有特权,素人也没有特权,对所有音乐人一视同仁的公平,才是对音乐最高级别的尊重。
1号结语
为什么一档综艺上档就能开门红?这一定是有道理可寻的。
对于《梦想的声音》,它能开门红的道理,除了积蓄两季的口碑,除了接力《中国好声音》的热度,1号认为,不容忽视的便是它把很多能够拉观众缘好感度的“两难全”做成了“两能全”:
它重新包装的音乐,既足够入世,又足够高雅,所以做成了雅俗共赏的高级气质;它创作音乐的态度,是用有感染力的快乐,做有极致感的作品,所以它既讨观众喜爱,又令观众尊重;它呈现的音乐人文世界,既开放了最大程度的善意,又不失原则地公平以待。所以,它有观众缘的核心便在于,这是一个“外圆内方”的节目,有圆润地入世的外在,却也有原则坚定的内在。
这种成功的“套路”,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