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心理

“城漂父母”: 我们这个时代的病态亲子关系

2018-08-30  本文已影响106人  心晴实验室

最近在读《我们这个时代的病态人格》,对一个概念印象很深——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在神经症患者身上发现的:与父亲或母亲有关的强烈嫉妒反应是极具破坏性的,能够产生恐惧,并且在极大程度上会对性格形成和个人关系造成深渊的影响......" 根据作者卡伦霍妮的观点,这种嫉妒心理产生并随时发生在密切联系的集体之间,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兄弟姐妹中间、父母子女之间,虽然观察这种现象或者根据家庭生活细节得出结论容易主观且角度单一,而且弗洛伊德的这一普遍性结论在心理学发展史上也遭到了包括人类学家在内的多方怀疑,但是卡伦也在书中阐述”不得不承认这种嫉妒心理的确隶属于人类的一般反应“。

在作者看来”缺乏温暖和鼓励竞争“会引起嫉妒,而且刻意营造这种”缺乏温暖的环境氛围“的父母,”则大多具有病态人格,他们通常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不满意,又因为缺乏令人满意的感情关系,比较容易把子女当作爱的对象,他们把自己对爱的需要施加到子女的身上”,反观当下大城市中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婆媳关系、翁婿关系紧张,与俄狄浦斯情结不无联系,家庭成员之间的敌意,会影响到儿童的成长发育,可以断言,这种敌意使得儿童不得不去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被爱,没有能力感受并且感受不到任何亲情,同时感情的压抑阻止了成长,也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如缺乏共情能力、长大成人之后的犯罪等。

儿童由于弱小不得不依赖父母的保护成长,而当今父母则要求孩子小时候听话,成人之后还得能成长为更独立强大的个体,这个时间上的分割点被大多数文化定在20岁,传统的东方国家如中国、韩国则更晚,这和东方文化中的“讲孝道”、“父为子纲”等儒家思想不无关联,尤其是中国文化中的多代同堂现象,一家或一村之中只允许有一位大家长的存在,大家长(组长)负责全家族成员的道德生活规范,家族成员如有不服从大家长权威的存在,则允许离开,如白鹿原中族长驱逐几个成日赌博的族人。由于现代文明的影响,大家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家庭规模也越来越小型化——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新建房屋构造可以一目了然:畅销房型是三房两厅,目的是满足当下祖孙三代,即主流的“2+2+1”家庭的需求,带孩子的往往是祖辈,父母是上班族无法接送孩子上下学,也难以找寻可以依赖的社会机构能承担“放学——父母下班”这段时间的责任。

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三代人,不免受到“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再加上当代文化的冲击,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可谓是雪上加霜,当下很多社会心理学家提出建议“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一家只能有一个意见领袖”等等,但让传统中国父母适应这种现代文化的观点,付出的代价则需要好几代人的“冲突——谅解——缓和——冲突”,直至一代人老去,权力交接到下一代,是人自身人格发展的需求,也是历史必然。在大城市漂泊帮子女带孩子的“北漂”、“沪漂”父母,则需要通过不断地和家庭成员争斗,才能够明白问题的根源,摆脱嫉妒对自己的控制或继续受“俄狄浦斯情结”的驱使使得家庭矛盾不断深化,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家庭的命运。

Artwork by zhang Xiao Gang - 大家庭

文中图片来自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如侵权,请适用通知删除规则

引文出自卡伦霍妮《我们这个时代的病态人格》,台海出版社

部分概念参考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1%8B%E6%AF%8D%E6%83%85%E7%BB%93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