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山

2017-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柒七四九

母亲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在那个重男轻女十分严重的年代,母亲愣是凭借着自己的行事作风在村里占据了一席之地。

母亲的性子说一不二。在村里,谁家要是有个什么做不了决定的事情都会去请教母亲。母亲思考方式独特而又直接,总能一眼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记得我八岁那年,镇里派人下来,说是考察地段,准备在村附近搞个火电站。

那时候的村民朴素无知,也整不明白这火电站跟自己有啥关系。政府说每家每户都会给一笔补贴金,那个数额在当时还是非常可观的。一听到这个,村子里都沸腾了,每个人都以为天大的好事掉到自己头上了。

只有母亲,不赞同这个方案。当时村民们都觉得母亲妇女之见,但碍于母亲在村里的威信也没人敢站出来说母亲的不是。

某天夜里,母亲召集了村民们开了个座谈会,母亲说:“你们要知道,一旦这钱一拿,这个地就永远不属于我们的了。这片土地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传到我们手里,难道在这里,我们为了一世的安乐,就要抛弃这世代相传的土地吗?你们想过没有,你们还能给后代留下什么!”大家听了,都不说话了。村里人一辈子就靠着这土地生长,谁也不愿意失去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壤。

母亲接着说:“火电站是国家进步的需要,我们支持,但是我们也有选择的权利。父老乡亲们,你们愿意看着自己的家被改造成你不认识的样子吗?你们愿意,我们从此以后没有家吗!”

一番话后,村民们都低下了头。后来这事不了了之,镇上的人没有得到想要的答复,村里也再没有人提起建火电站的事。

这是母亲的执着。这是母亲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母亲在处理村里大大小小事情上很有自己的一套,在家里也是十分注重规矩。我家四个孩子,我是最小的。从前家里穷,姐姐哥哥们都没读上书。但母亲也不让哥哥姐姐们就这样混着日子过下去,在哥哥姐姐十四岁的时候,就被母亲托关系带到镇上去学习手艺去了。哥哥跟着个老师傅学习弹棉花,姐姐去到了一个教书的老姨婆家里打杂,偶尔也学习两个字。

我比较幸福,到我的时候,家里开始有了少许收入。母亲说要让我去学校读书,可是父亲不赞同。父亲说农村的孩子要读什么书,况且还是个女孩。

在这件事上,母亲亦是如此执着。在这个五块钱够全家人吃两个月的年代,母亲要把这个钱交做我一期的学费,这实在是个异常勇敢的决定。父亲不同意不给钱给母亲,母亲也不吵不闹,默默地走街串巷,低声下气地与村里人借钱,东拼西凑,给我凑齐了学费。

即使年幼,但我也明白,这是来自母亲的寄托。好强骄傲的母亲一生没有读过书,不曾写过一个字。这也是母亲的远见,母亲说:“老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才能有出息,读书才能走出这个小地方。”整个读书期间,母亲没让我做过一点家务,母亲尽她最大的努力给了我一个读书的环境。

从小母亲就教育我们四兄妹:人穷志不穷;做人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也不要吝啬帮助别人。母亲不仅如此教导我们,也用一生在践行。

我们家四兄妹去到哪儿都是十分乖巧懂事的,餐桌上的礼仪一分都不能落。大人不上桌,我们就等在一旁;主人不动筷,我们必然是不动的;饭后帮忙收拾打理,说谢谢。母亲说,我们虽然没钱,但是其他方面我们和别人是一样的,我们要知礼才不是野蛮人。

这是母亲的智慧。

母亲信奉佛教,农活不多的空闲时候,母亲就会带着我步行几公里去到村里的佛堂念经诵佛。时常遇到一些孤苦老人路过讨水喝,母亲就会请老人进佛堂坐着休息,给老人端粥送水。母亲时常和我们感叹,那些老人是多么可怜,让我们出门在外多帮组别人,因为谁都会变老,谁都会遇到困难。

这是母亲的善良。

关于母亲的记忆还有好多,母亲从来不曾和我们抱怨过生活的苦与累,母亲也从来没有女子的柔弱和敏感。她犹如大山一般,稳稳当当,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安全感和信心。母亲滋养了我们一生,影响了我们一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