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走在活在人生的真相里,让爱更自在
越来越多爱孩子的妈妈们,她们面临着同样的考验:剧情。陷在明明自己那么爱孩子,可孩子偏偏各种抗拒的人生剧情中。
追个《小欢喜》,妈妈们各种揪心的剧情,看着都心累。其中,英子她妈,宋倩女士,看,都做些什么事呀。
为了圆自己的理想,打着爱女儿的旗号,看把女儿逼成什么样了?还口口声声、歇撕底里喊着说:“妈妈都是为你好。”“我容易呀,我压力不大呀?”一系列的剧情。
真的如她口中所说的一样爱着英子吗?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1.剧情里:付出角色
心理师李雪老师在她的作品《走出剧情》中,有这样一个小例子:一位网友说自己从小体弱,他跟妈妈之间的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妈妈:你身体怎么样了?
孩子:不太好。
妈妈:既然不好,就要注意休息,加强锻炼,饮食也要规律一些。把身体搞好,妈妈才能放心,知道了吗?
孩子每次都会觉得妈妈关心自己,但又隐隐感到哪里不太对。可周围的亲人朋友都说:“你从小就体弱多病,你妈妈照顾你多不容易,为你的健康操碎了心,看看妈妈对你多好!”
图片来自网络后来,孩子努力调整作息和饮食,积极调养身体。到再和妈妈通电话,孩子说自己现在吃营养健康的食品,做各种运动,身体越来越好,不大生病了,请妈妈放心。
本以为妈妈会很开心,妈妈终于不用再为他的身体担心了。没想到她却勃然大怒,痛斥孩子不该这么吃、不该那样练,总之没有一点儿做得对。
为什么?妈妈不但不开心,反而勃然大怒?
李雪老师是这样说的:在剧情中,妈妈对孩子的照顾并非出于爱孩子,她爱的只是那个高尚的付出角色。
图片来自网络李雪老师举另一个新闻案例,美国的一位单亲妈妈通过下药、心理暗示等方式,活生生地把健康的女儿弄成了只能坐轮椅的残障。
她用心照顾女儿,付出一切,把自己塑造成励志榜样,赢得所有人的称赞。后来,这个女儿因亲手杀死妈妈入狱,然而在监狱里,她变成一个健康的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生活中,不时听到这样的桥段:只要孩子有一点不听从安排,父母就各种角色上演:“我为了你,不舍得吃穿,你是怎么回报我的?”
“早知如此,还不如一早把你掐死,省得你来气我。”
“我为你做尽了一切,你就这样对我?”
简直是不胜枚举,在这一句句爱孩子,而不惜牺牲自已一切的光辉里,有多少是自己的人生剧情呢?
如果是真爱,怎么舍得把孩子逼得窒息?如果是真爱,怎么会一次次把孩子逼到了道德的对立面?
图片来自网络而作为子女会受到最深的影响。演员朱雨辰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年过七十的妈妈,时至今日也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四十岁的儿子。
这就是典型的活在剧情里的妈妈:我是爱你,所以你一切都必须听我的。
图片来自网络2.剧情里没有爱
同事给我说起这样一件小事:
她的婆婆就是一戏精,暑假期间,婆婆过来帮忙照看孩子,刚开始几天还好,大家相安无事。可好景不长,婆媳之间的矛盾最终还是拉开了序幕。
婆婆就像电视所演的:柔弱、敏感而傲娇。一直在暗示着:我都为你们辛苦大半辈子,你就应该好好的孝敬我。
不但不能说,还得语气要温柔,态度要好,不能有一丝的怠慢。
婆婆爱用手机刷剧,但自己又嫌麻烦。不管教多少遍,最后还是很硬气的来一句:我又不会弄。
图片来自网络记得有一次,婆婆又一次为了刷剧的事,让她儿子(婆婆的儿子)帮忙找出来,她儿子的语气就有点不太好,说:“不是教过你很多次了吗?”
“那我不会,你让我怎么办嘛?”“你那是什么态度,我不会,你就不能帮我一下吗?”语带委屈,好像他儿子做了多十恶不赦的事
而同事本人就是那孔武有力,扛打扛磨的恶媳妇,丙着惹不起躲得起,这个暑假几乎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
这老太太剧情是:我是你妈,什么事你们得顺着我;我看纪大了,你们更应该让着我;我都过来帮你们看孩子了,你应该加倍的对我好。
李雪老师说过:剧情里没有爱。“为了你好”是一种攻击,而不是爱。
图片来自网络写在最后:
小欢喜已接近尾声,
剧情将在一波波的评论声中落幕,
而我们的生活还将继续,
是感同身受也好,
是指路明灯也好,
都一一退出舞台。
也许我们也曾身陷剧情,忘了允许: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忘了去接纳不完美的我们,不完美的孩子,忘了爱孩子的前提是,好好的爱自己。
愿我们都能走出剧情,做更好的自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