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南医大被害女生案”事件 ----探索罪犯的游梦性人格
一桩沉寂二十八年的悬案终于在几天前得以告破,这几天在网络上都是有关这个案例的文章,大家对此特别关注。时间的确太长,能够获得真相大白,作案人落网,大快人心。以此告慰亡灵,让死者的亲人得以精神上解脱。尽管伤痛无法弥补,有了结果,所有相关人的努力和坚持终究没有白费。
从网络上发布的消息来看,疑犯的日子过得还真不差,有体面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还有自己的爱好,结婚生子一家人过得很不错。如此引人匪夷所思的现实,疑犯是如何挺过二十八年,是什么样的心理支持其度过日夜更替的呢?他被警察带走时,完全没有抵抗的情况来看,而且供认不韪,这种心理现象值得探究一番。
对于任何人来说,经过重大变故,都是一次人生颠覆,但罪犯能在这么长时间里逍遥法外,的确难以解释。尤其在案发阶段,公安部门的侦查力度和强度不会太低,各种新闻发布频度也不低,作为当时只有二十六岁的罪犯,能够在如此接近的区域里安然度过,无论怎么说,疑犯的心理一定出现了颠覆性变化。
92年的时候,新闻传播主要以报纸和电视为主,罪犯只要隔离报纸和电视,信息就不会传入耳朵,没了外界的信息刺激,就会生发侥幸心理;看得出,疑犯并不属于社交性人物和关联性区域人士,性格也不活跃,自己把事情说出口的可能性不大。这就让罪犯躲过了高频搜查时期的排查。
那时候,公安部门破案会通过疑犯画像,大面积排查等方式。也许是现场留下的疑犯相关性证据太少难以聚焦,当时的人口管理能力也没有立体数据系统,加上当时的科技水平还很低下,要通过科技手段突破的确不容易,导致疑犯得以漏网。
案件侦破强度会随着时间推延逐渐减少,社会上对案列的关注度也会逐渐消退,唯有受害者至亲好友和关注案件侦破的当事人才会对这个案件持续追问,也给疑犯得到喘息机会。
上面的描述都是背景假定,如果疑犯心里素质不好,也不可能躲过。事情发生之后,罪犯必定很恐惧,一定会出现在生活上的变故,情绪上的焦虑和不安,关系上的紧张等等与寻常行为风格有极大差异的变化,也许是周边之人没有察觉而已。疑犯能够28年不露痕迹,之后结婚生子,过起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可见恐惧已经得以安顿。一种情况是把恐惧写出来放在了某个角落,一种情况是和其他人述说过(这种可能性极少),还有一种情况是过度恐惧后的麻木。也就是说,只有安顿了内在的恐惧,情绪才能恢复正常。
恐惧得以安抚,但记忆中惊悚的图景是无法抹去的。能够做到若无其事,说明这个图景也已经模糊,思维意识和犯罪场景也得以隔离,从他看《圣经》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在用这种方式来冲淡记忆。他对犯罪动机一定有了自圆其说的解读,重新定位了生活,能够每天面对妻子和女儿,说明在心理上已经割裂了生活和这个事件。
现今社会,犯下如此重大事情,一旦败露,疑犯明白会是什么样结果。能建立现在这样的生活习惯,又做生意又做投资,以他的经验判断来看,认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在微信放着自己的头像,说明他已经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算法,对事情所要付出的代价也淡然了。
由此可见,疑犯反常态的生活方式(对于疑犯来说,这样的生活是反常态,而正常人这样的生活是常态),说明在他的生活中已经把这件事隔离了,或者把它融入了生活中,分不清是在生活还是在赎罪。当警察找上门来的那一刻,他才如梦初醒,回到现实。
原来疑犯把生活当成了梦,把犯罪之前变成了现实。以至于一直愿意活在梦里,恐惧和身体才能够分离,意愿和思维才得以分离。疑犯一直活在28年的游梦中,这便是出现颠覆性心理的原因。现在梦醒了,回到了当时场景,一切也就结束了。
把生活当成梦境,隔离了不愿提起的场景,安抚了恐惧,使疑犯能够若无其事生活。如果没有这次得以侦破的契机,也许他就这样一辈子把现实当成梦境在持续。
这是一种游梦性心理特征的案例,和经常看到的失忆症不一样,这种心理特征的表现就是自失性隔离恐惧行为,也是多种人格融合不分的特征,有这种心理特征之人,内心甚至都没有什么愧疚感,唯有梦醒时,恢复了所有感官功能,才生发痛苦情绪。(至于什么是游梦性人格,以后再深度探索,这里不再啰嗦!)
愿逝者安息!不管害你的人怎么样,总归逃不脱法网恢恢,等待最后的审判。
教练心语:最难觉察的人格分裂或者多种人格融合,便是游梦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