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首件标准化操作的合理化建议》

2017-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朱敏达

(一)提出原因(即不合理所在):

一、首件调试时间过长

1、调试机床有时需要询问师傅,比如各刀具安装在刀塔的哪个位置等等;

2、每次几乎都需要重新调整刀具外夹持的尺寸;

3、有些工序加工时刀具需要修磨(例如某型钻机主轴车中间部分时,切槽刀刀头需要修磨至1mm);

4、去仓库更换刀具时,需要找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尤其不经常用到的,时间更久);


二、加工过程无法实现强控制

1、批量加工时,因为操作者没有控制加工工件的数量,导致刀具磨损严重或者直接崩刃都没有发现,造成工件大批量返修,降低了加工效率;

2、每个工件每道工序都有自检的尺寸,操作者是否全部知晓(或者师傅是否交代清楚);

3、每个工件每道工序都有侧重的尺寸,操作者自检时是否重视;

4、刀具的型号是否对应此加工工序(例如丝锥:M8X1-H2和M8-H2);

三、首件调试的手顺思维导图

     调试机床时,尤其对于非科班毕业甚至新手的操作者,有时会顾此失彼,没有头绪,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安装三爪时,没有安置靠山,导致在机加工时,车刀与卡爪发生干涉等等)。


(二)改善措施:

A、数据分析:通过对加工过程中加工数量与刀具磨损程度的原始数据的记录,可以有效的提升加工的效率,避免返修现象的高频次发生。同时,可以透过数据了解刀具的使用寿命与材质,机床转述,进给量的关系等等;

B、控制变量:刀具的安装位置,刀具的外夹持长度,刀具的型号等等都是变量,只有把这些变量找出来,并且通过一种制度--《调试/加工一览表》来尽量减少这些变量,达到控制的目的,也就提升了加工效率;

C、思维导图:设定首件调试过程的优先级,这样可以快速的处理相关信息以及获得更加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预先分析,防止可能意外的发生,将问题负面因素控制到最小。(详见附录)

例如以下表格(一)就是《调试/加工一览表》

.

(三)为什么要提出合理化建议:

站在个人角度:机加工本身就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因数,同时在师徒之间传授加工知识时,势必会在知识掌握的程度上有所降低,导致教的人反复教,学得的人反复学,造成效率的低下;

站在公司角度:企业文化的建立是需要相对应的知识管理体系,这样就能形成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不会因为人才的流失而影响到公司。

以下个人提供两个维度的很青涩的建议:

1、个人知识公司化:就是说要把个人脑中的知识变成公司的公共知识,就比如在机械加工型的公司,有图纸和有工艺文件等等;

2、隐含知识显性化:挖掘与总结那些优秀的实践经验,然后通过一种制度,使其达到简单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而且这种制度可以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复制。其最终目的是降低试错的成本,达到高效。

(四)附录

mp.weixin.qq.com/cgi-bin/appmsg

更多关注,请扫一扫以下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