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静待一树花开 - 草稿
在五二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小Z。提起他很多同学和老师是又爱又“恨”。喜爱是因为他善良、真诚、大方、热情,“恼恨”是因为他脾气暴躁、性格倔强。一遇见不顺心的事或是跟别人意见不统一时就火冒三丈,大吼大叫、踢桌子、地上打滚,甚至跟同学动手,都是他的日常。刚接手这个班时,我们有过几次正面交锋,无一例外都是我败下阵来。
记得那是他第一次在班里发脾气,因为他上课回答问题没有回答正确,小组内个别同学便私底下悄悄地嘲笑他,被他听到了。于是班里就成了他“狮子吼”的练功厂,哭哭啼啼,大吵大闹,掀桌子踢凳子,着实惊恐。班里孩子大都也不敢惹他,便去请我处理。来到教室,看到那一片狼藉的景象,我的内心是愤怒的,我不明白一个学生怎会如此大胆。为了维护班级的秩序,我在教室里狠狠地吼了他几句,想着一般的孩子应该心里就害怕了,也就消停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小家伙”竟然直接就搬着自己的桌子做到了教室外面,还嘴里嚷嚷着“你们都不喜欢我,我自己一个人坐总行了吧。”看着他这个样子,我是真的生气了。没有办法,只好请出老师的“杀手锏”――叫家长,很快小Z的妈妈就来了,我跟小Z的妈妈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后,并请他好好教育这个孩子。等到处理好这件事,正赶上放学,小Z妈妈便带着小Z一同回家了。
虽然,这件事在老师和家长的协调之下最终的到了平稳的解决,但我的内心隐隐还是不安的。我在思考在整件事里,我到底充当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其实在这件事,我处理的并不好。这是我想起了小Z妈妈曾偶然间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她说“小Z在托管有一个老师,孩子特别听他的话。”,于是我赶紧再次打电话给小Z妈妈,问了问孩子和这个托管老师是如何相处的。原来,这个托管老师每一次在这个孩子发脾气时,他总是能先耐下性子去安抚孩子,然后在跟孩子坐下来分析在整件事情中,那些地方做的对,那些地方做的不够好。所以孩子才特别信任这个托管老师。
得了这个方法之后,我便开始悄悄的在班级里观察小Z这个孩子,看他什么时候容易被激怒,看他什么时候很落寞,看他在什么时候状态很积极,看他在什么时候很落寞。渐渐地,我发现其实他所有的的大喊大叫、发脾气、捣乱,不过都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脆弱和敏感,他太在乎周围人的眼光了。
知道了这个孩子的问题症结之后,我便开始调整我对他的策略,在他和其它同学发生冲突时,我不再表现得不耐烦,也不再因为他带来的麻烦严厉批评他,我不再叫他的家长了。我知道,我需要做的第一部是和这个孩子建立信任感,于是我经常会找一些空余的时间跟这个孩子聊聊天,在他课堂和大课间表现出色时,不吝赞美的夸赞他,当他犯错时,我会用一个小眼神示意他,那是属于我和他之间的心有灵犀。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是有很多次在班级里跟大家发生了冲突,每一次的原因也都类似,那就是他觉得大家都在嘲笑他,不喜欢他,所以自暴自弃。这时候,我会跟他说,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首先为自己而活的,其次是为那些爱自己的人而活,他们都坚信你是最优秀的,最棒的。你这样发脾气,其实是一种自我放弃。这叫亲者痛,仇者快。之会让那些真正爱你的人伤心,让那些想要看你笑话的人开心。你就是你自己,最不一样的自己。通过这样的开导,我先从心理上把孩子从一种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让他明白自己不能被愤怒的情绪牵着鼻子走走,然后再去告诉他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如何去处理,才能显得自己很有“格调”,不让人看笑话。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心里铺垫,孩子其实也就很容易接受后面的问题教育了。在之后的两年时间的相处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我也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这个孩子的改变,现在已经五年级下学期了,我们已经很少看到这个孩子在班里发脾气了,跟班级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而且也能看到在做很多事时,他都会有一种积极的想要尽全力去做好的勇气。
小Z虽然是班级中的个例,但他却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启发。在现在大的教育环境之下,我们提倡赏识教育,而这种教育方式其实尤其适合这种信心不足和实力严重被低估的学生。赏识他们,鼓励他们,创造一个更适合其心理发展的环境,会更有利于这些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