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树叫皂角树

2023-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梅的絮语

在一篇美文中看见一支拙朴的儿歌:“皂角树生怪刺,刺鬼刺妖镇宅子;皂角树结皂角,洗头洗衣吹泡泡......”,皂角树,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神奇树种,一棵树如何能洗头洗衣,又能刺鬼刺妖?竟可以被老百姓口口相传如此颂扬?于是对皂角树萌生了浓厚的兴趣,急切地想靠近它一点,再深入地了解它一些。

“花开四月天,结荚半空悬。尖刺守己身,荚落浣衣衫。”很快找到了一首题为《皂角》的小诗。第一眼看到“花开四月天”,不由想到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诗句“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吟诵这空灵脱俗诗句的同时,自然开始了对这四月开放的皂角花的遐想。翻开了申明计老师的《家乡的老皂角角树》,才知道隰县也有皂角树,细细品读,这才知晓皂角树的花是“白里透着浅黄色的形如云朵的一团团硕大的花团。”形如云朵的一团团,白里透着浅黄色,闭住眼睛,脑海里极力勾勒着这花儿的模样。迫不及待地打开百度搜索“皂角花”,在图片中见到了皂角花的芳容:一串串像狗尾巴一样的花穗穗,花穗上长着黄绿色的电灯泡一样的花苞和钟状的开放的小花。看着清雅的皂角花,仿佛嗅到了花团散发出的淡淡清香,仿佛听到了闻香而来采集花粉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画面优雅、温馨,让人陶醉让人沉迷。只是花期较短,仅有半个月左右,却也因此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翻阅了许多有关皂角树的资料,这才了解到皂角花只是其魅力的冰山一角。

“结荚半空悬”“荚落浣衣衫”,皂角花落后结出的皂荚更是了不得,它是皂角树一年的收成,也是最能体现皂角树价值的部分。在南北朝以前,有一位慧眼识物的人,在黄河流域高达三十米的皂角树上,发现了状似豆角的荚果,取荚捣碎后,用以“洗垢涤腻”,效果良好。之后人们逐渐发现皂荚皮含有丰富的皂荚素,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天然洗涤剂,具有很强的去油、去污的神奇功效,是上等的洗护佳品,安全健康又环保!宋代的诗人方回在其诗中吟诵“何如觅皂角,浣濯暑服腻”,也足以见出皂角去污清洁的作用,亦可想见,古代人们是如何生活在充满皂角香味的世界里。不只是这位清洁无瑕的皂荚绅士,“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在被揉烂捣碎之后净化了世间尘埃污垢,还有皂角树独有的性质使得它有着超乎寻常的“空气净化能力”,产氧量更是无可匹敌,有着“天然氧吧”的冠称。站立在天地之间,皂角树一站就是上百年,任他风吹雨打,我心始终如一,默默净化着世间尘土雾霭。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亲历了当时人们的奢侈之风,为警醒自己保持清风正气,于是在院落里亲手栽下皂角树,借皂角洗涤污渍之意,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净化内心世界,可谓“廉洁自律,严以修身”。据说,申老师文中位于县委大院背后的那棵皂角树,也是一位隰州知府在当时的隰州府衙亲手栽下的廉政树,以此来警戒自己及其他官吏廉洁自守,净化心灵。这是行走在尘世里的皂角树,除污涤垢,警世醒人!

“尖刺守己身”,非常值得一说的还有皂角刺,有人把那躯干上的皂角刺比作将军身上的行军铠甲,不仅可守护己身,还可震慑着这世间的魑魅魍魉,守护华夏大地上淳朴的人们。浑身的皂刺,可谓是“攻守兼备”!怪不得宋代的释行海在他的《皂角林》中将皂角树比作将军树:“皂角林边杀气新,凄凉偏感北征人。我来认作将军树,汲静当年打女真”。在诗人笔下,皂角树俨然成了挥师北伐,冲锋陷阵的大将军。皂角树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树种,又叫“黑煞神”、“许愿树”“长寿树”等等,有镇宅辟邪、调和风水、保佑平安之意等等多种传奇色彩。这是活跃于诗文中的皂角树,苍劲挺拔,威武不阿!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中药材医典里,皂角也是举足轻重的存在。皂角刺又名天丁,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被列为抗癌中草药。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味辛,咸,温。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下水,利九窍,杀鬼精物”。《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更是将皂角刺列为珍品。还有皂角米俗称雪莲子,常与“桃胶、雪燕”搭配而行,号称“胶原三宝”。随着科技的进步,皂角树的价值已被充分挖掘利用,各地纷纷新建了皂角产地,其中山东是著名的皂角种植产区,而成武则被誉为“中国皂角城”。这里有“皂角王”——“天皂一号”皂角。“天”取自“天然”;“皂”既是皂角,也是“造”的谐音,寓意造福农业。皂角树本身就是天然的多功能经济树种,取名“天皂”亦是对大自然恩赐的一种敬畏!如今的皂角树犹如“千里马遇到了伯乐、诸葛亮遇到刘玄德”,犹如一介书生科举成功被帝王赏识重用。

有人认为除了“梅兰竹菊”,还有一种树木亦可以称为“立于天地间的君子”——这就是皂角树!因为它既有梅兰的傲骨高雅,又有竹菊的挺拔无畏,更于世人有无穷的价值。这就是独一无二的皂角树,也叫君子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卸掉一身的铠甲,去除医者的称号,皂角树步伐沉稳,它没有忘记自己与生俱来的“天然属性”——清洁去污!

“冠擎方觉苍穹小,蔽日始知枝叶茂”,皂角树高大挺拔的躯干巍峨正直,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故乡的庭院中,如果有幸长着一棵皂角树,那无疑是孩童幸福的源泉,在那里可以于夏夜聆听祖母讲老故事,可以在午后眼巴巴地盼着皂荚落下,可以和小伙伴比赛谁捡到的皂荚多……如遮阳伞般的树冠下成了许多人儿时的乐园,更牵扯着许多游子百转回肠的乡愁,以至于一见到皂角树,就会立即被勾进往昔的岁月里。久居异地的人们是想念那棵皂角树吗?不,不是,其实,他们只是想家了,他们在思念自己的故乡,在缅怀那一去不返的年华和岁月。“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水之精神写不出,以礁石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主张写诗作文可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虚实相生。即可借助此物象来烘托彼物象,亦可借助自然物象来抒写人之情感。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自然万物之间,物与人之间,总有着某种相似性,总有着某种剪不断的联系,或者可以说物与我在某种层面上有些东西是相通的,有时甚至会出现物即我,我即是物的情况,此时的物与我是交融为一体的,很难分清彼此孰是孰,就如庄子大梦初醒时,竟分不清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古往今来,绝大多数的文人诗家,都将自然物象镶嵌在自己的诗文中,或讴歌赞美这些物象具有的精神品质,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此来抒写自己的思想情感。故而,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根深蒂固的情感。皂角树就是这其中的一种自然物象,它以其独特的品性,独有的价值,吸引了无数人的青睐,也愈发增添了它的魅力。

越解读皂角树,越为它着迷,忙里偷闲,约上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骑着心爱的小电驴,顾不得东街道路的施工,从绿铁皮围剩的蜿蜒小道上驰向后仓,几经周折后终于在县委家属楼的北院见到了这位熟识却又是初见的皂角树:一棵上百年的,早已不再风华绝代的皂角树,树高大约可达五六层楼高,树干粗壮,两人合围都未必能抱住,有三五根树丫已经枯死,在树下仰头看,虽算不上枝繁叶茂,但依然能洒下一大片阴凉。已是立秋之后的皂角树上,已然无法亲眼目睹那四月天里串串皂角花的丰姿,但那树枝上遒劲的皂刺,那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挺拔的树干迅速地激荡起了我内心汹涌的敬佩之情。贺龙元帅在一次誓师大会时,指着一棵皂角树坚定地说:“我们的红军就像这棵苍劲的皂角树那样,经得起风吹雨打!”从申老师的文章中,我知晓贺龙元帅也曾来过隰县,来过这棵皂角树下。这就是皂角树,我的家乡——隰县的皂角树!

希望我们的身边出现更多的皂角树,可以出现在那马路边的人行道、小区园林里的绿化带,可以出现在景区的高台上、更希望出现在日益振兴的乡村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