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迷信”
文/小麦
小时候总被爸爸妈妈带着到处去喝酒,什么满月酒、结婚酒、乔迁酒、寿酒、白事酒各种酒席,不管是办什么酒席都有一套传统的流程。以前觉得这种仪式感似乎没什么必要,甚至是有点迷信,特别是说到一些禁忌的时候,大人们总是摆出一副严肃脸,满脸写着“你就要听,按我说的做就行,别问这么多”,所以越长大就越发觉得玄乎不科学。
传承“迷信”喜事摆酒倒是挺开心的,不过也有禁忌,例如:结婚时新娘的衣服不能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运;结婚接亲时,姑嫂不能送亲,因为“姑”与“孤”同音,不吉利;办寿酒,老人一定要达到多少的年龄,越高寿就要越隆重;办乔迁酒前,要有进火仪式,从旧房子烧了一盆火带到新房子,指新家落成的意思;办丧事,晚辈要披麻戴孝,表示对逝去长辈的尊重…等等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举例了,而这些习俗禁忌,可能也会因为地域区别而有所不同。
喜事张灯结彩的我们大家都能理解,告诉亲朋好友自己家里有喜事了,一方接受大家的祝福,另一方则送去祝福顺便也沾沾喜气,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但是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在办白事的时候,也要让亲朋好友知道呢?为什么也要注重仪式呢?
以前小时候在路上看到别人家办丧事,爸爸妈妈都会把我拉到一旁,让我不要怕,也别这么好奇盯着别人看,更不要指指点点问长问短。越不让知道的孩子总会越好奇,所以这也让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白事也要走流程搞得隆重,这样子不是会很不吉利吗?
慢慢长大了我才知道,这其实是对逝去的人表示尊重,也是表明后辈最后尽了孝心的意思。白事礼仪基本分为送终、报丧、入殓、守铺、搁棺、居丧、吊唁、接三、出殡、落葬、居丧,也可能会因为各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会有些许区别,但都是带着美好祝愿的。另一面看,其实也是传承孝心的一个体现,自己表明了孝心,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下一辈更懂得孝顺,更知道要珍惜。
传承“迷信”不管是红事白事,都是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文化差异,到了我们现在20出头的这个年龄,该弄懂的也应该要懂了,更应该的是传承。不一定理性的、辩证的看作这些仪式都是玄幻的、迷信的,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感性的想想这些可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通过这些仪式感的东西,把传统的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品质给展示出来,也能够让后辈认识了解,除了带着些真挚的祝福,还要把千古流传下来的东西传承下去。
传承“迷信”下面是些题外话 ——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信仰,可能在一些比较理性的人眼里,所谓信仰就是迷信,所以总是会带着辩证的态度,“好心”地去告诉对方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并尝试打破别人的信仰。
但是其实通常这样子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有的人靠着信仰支撑着自己生活,当一直支撑着自己的东西被人打破,自己也会对其产生质疑,严重的可能就会觉得,再没什么可以支持自己生存下去了,这时候常常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过于的强加给别人,尊重信仰并尝试去可能了解更多信仰背后的的东西,然后也会更理解所谓“迷信”。我是无神论者,我相信科学,但我也想知道和尝试理解更多的信仰和迷信。
我们都应该相信科学,都可以否定迷信,但千万千万不要轻易的去否定一个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