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4
第四讲用真爱阻断中国式问题家庭的宿命轮回
中国式问题家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愚孝的表现
愚孝是指子女把父母放在第一位,不惜牺牲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只为迎合、讨好、顺从父母。
多个孩子的父母,常常对一个孩子疯狂索取,对另一个孩子疯狂付出。被疯狂索取的子女之所以有愚孝的行为,是因为幼年的时候长期被父母忽视,他们只有通过迎合讨好的行为,才能获取父母的关注。
武志红在书中说,父母对一个孩子越冷淡,这个孩子越容易成长为迎合者。孩子长大后对父母百依百顺,深层心理原因是不甘心,童年时得不到父母的爱,现在想通过奉献和牺牲来求得父母态度的改变,想让父母承认对自己的疼爱,但这几乎是无法改变的。
第二个突出表现,以爱的名义扼杀孩子的生命活力
父母打着爱的旗号控制甚至伤害孩子。父母侵占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导致孩子会产生窒息感。轻者反抗、叛逆或抑郁,重则离家出走、染上毒瘾、吸毒、自残,最糟糕的情况是自杀和杀人。心理学认为,如果一个人残忍对待或伤害他人,基本可以推断这个人在童年时期被残忍对待过。
第三个突出表现,家庭关系的失衡
婆媳关系的根源在于,许多家庭通常把孩子看得比配偶更重要,让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并畸形发展,就产生了恋母或恋子情结。从婆媳关系,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式问题家庭的轮回模式:结婚时,由于安全感缺失等问题,不管是父母还是自己,都不把爱情作为择偶的首要条件;结婚后,因为感情基础不牢,妻子没有安全感,就想控制丈夫,丈夫则会因为幼年时有被父母吞没的噩梦而选择逃走,有时逃到事业上,有的逃到爱好里,有的甚至逃到另一个女人的怀抱中,这就导致妻子会更加的孤独;生孩子后,妻子发现孩子能填补内心的空洞,开始想办法控制孩子,丈夫则会处于对妻子的歉疚或对自由的向外,把孩子往妻子身边推,又催生了恋母情结;孩子长大后,男孩普遍存在被吞没创伤,女孩则容易形成被抛弃创伤,安全感不同程度的缺乏,择偶时就更注重稳定,不把爱情放在第一位,于是又轮回到第一步,夫妻之间缺乏感情基础;结果,妻子想抓丈夫,婆婆也想抓儿子,丈夫可以逃离妻子,但意识上不能逃离母亲,于是会孤立妻子,这就造成了各种恶劣婆媳关系的出现。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的形成都是基于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你出现的人格,是由你的过去决定的。如何阻断中国式问题家庭轮回的宿命?
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真爱,因为任何一种带有心灵感应的爱,都可以让沉寂的感受重新活过来。具体怎么做?
首先,充分信任你自己的感觉,全身心的投入到外部世界中去,让自己感觉的触角得到外界充分的刺激,打开自己关闭的心门,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里;
然后,不要害怕受伤,勇敢地投入爱情,恋爱是修复心灵创伤的最好契机。把爱情放第一位,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反思自我,向恋人敞开心扉,以求获得拯救和重生,必要时还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请务必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感知,看到孩子的生命活力,不要想方设法地控制和限制孩子,爱与自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家庭模式会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