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例子
西方最杰出的正念导师之一杰克康·菲尔德曾说过:
最终人生只有三件事是重要的:
我们如何活过,我们如何爱过,我们如何放下。
人的情绪是非常复杂,并不断变化着的,即便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我们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怀有截然不同的情绪。喜悦、忧伤、愤怒、恐惧,美国传奇诗人艾米丽·狄金森称
情绪为“内心的暴徒”。
蒋梦麟,北大校长,德高望重,遇到一贵妇,所有人都反对,包括宋美龄各种劝,娶了以后,一次生病,贵妇卷走所有财产,还打了官司,赔了50万,最后得肝病,四个月后离世
玻璃栈道,理智告诉你没问题,但情感受不了,恐惧感使你不敢走
管理快乐:是为了获得长久快乐
鲁国宰相公孙仪喜欢吃鱼,但是求他办事的人送鱼给他他从来不收。人问公孙仪你既然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收鱼呢?公孙仪说如果我为了吃这条鱼受贿,将来国君罢免我,我还能继续吃鱼吗?
老实人需要谨记:“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天文学使人谦卑
医学界有句自谦的话说“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 现在想起这句话来,是不是有了新的体会:患者最想要的正是安慰。
政治的意义就是结盟
房间里的大象(头脑里的大象)
寻找人的隐藏动机
幽默
查理芒格
如果你看清了这个世界,必定因为它的荒诞而幽默
幽默就是温和的违反
任何幽默都有认真的成份
笑(房间里的大象)
代表了边界,在危险和安全的边界上走一遭,然后落实到安全
普罗文的研究,有三个洞见 ——
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我们笑的次数是独处时候的30倍。笑,是一个社交表情。
两人对话时,说话的人笑得比听话的人要多50%。笑,是为了传达一个信息。
不仅仅人会笑,有些动物,比如黑猩猩也会笑。有些不会笑的动物,也会一种类似于笑的肢体语言。
视觉统治比
= 你说话的时候注视对方的时间% / 对方说话的时候你注视对方的时间%
视觉统治比,揭示了你心目中跟对方相对地位的高低。面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视觉统治比会在1左右。而军队里下级面对上级,视觉统治比是0.6。1982年那篇论文说,心理系大一新生面对一个已经被著名医学院录取的大四学长,视觉统治比是0.59。
身体语言比口头语言更容易暴露我们的内心世界。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地位比较高,他会呈现一个放松的姿态,他说话清晰,动作平稳,他的身体是打开的。而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地位比较低,他就是一种紧张的姿态,他说话断断续续,动作一惊一乍,眼睛到处看,好像总是在防卫。
梁宁
在讲产品时,先讲情绪,她认为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就是底层的操作系统,有的人是 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版本号都还不太一样。
你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的 App。
有人说:“ 学了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们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理性,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那是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一个人的快乐,痛苦,精神资源(两个女王慈禧与伊丽莎白),精神结构都是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咖啡
咖啡能刺激人体产生多巴胺,有类似迷幻药作用,但又不至于引起情绪有大的波动
黄执中说,你看到别人抽烟很烦人,你的问题,偏偏是别人的解决方案
如印度人为了戒酒,居然有人冒死去喝眼镜蛇的毒
习惯只能被替代,不能被消灭
欧洲人喜欢咖啡,是因为酒喝哦多了容易生事,而咖啡填补了这一空白,还因此有了咖啡馆,可以谈论宗教政治
体验
多数可遗忘,少数特漂亮
放弃批判
人们喜欢批判别人,部分原因是它能带来优越感,优越感又会带来安全感和身份地位,让我们感觉自己比别人优秀。德里克说,如果你一直批判身边人,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就无法领导团队,“如果你的目标是帮助身边每个人达成他们的目标,而且不带一丝批判,他们就会乐于让你去领导。”
复利思维
相对于巴菲特在财务上的每年复利,人如果在做事的时候,每次都复盘,觉察,每次都成长一点点,不也是复利吗?几年以后,你将完全不同于大众
系统思维里,美军(空军然后到全军,少死人是军队很多地方先进的重要原因)还有就是创业公司,但其它公司似乎很难用aar
AAR(after action review)
牛仔裤就是自由逐梦的象征
牛仔裤起源于美国西部的淘金热潮,当时矿工们需要长时间跪地工作,所以很需要耐磨又耐脏的裤子,这时候牛仔裤就应运而生了。
到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明星、摇滚乐手等都喜欢穿牛仔裤,并将其视为反传统的利器。
而6、70年代,旧金山出现了”嬉皮士”(Hippy),年轻人利用紧身牛仔裤来宣称独立,炫耀青春,表达颓废的自我。
“猫王”埃尔维斯·普留斯利、马龙·白兰度等带起的朋克风潮,让牛仔裤又转化为摇滚、叛逆、独立和自由的象征。
而牛仔裤所代表的独立自由精神,也深深地植入了硅谷那群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心中。8、90年代,乔布斯、比尔盖茨等硅谷名人,都喜欢穿牛仔裤。
迈入新世纪,扎克伯格、马斯克等,更是钟情于牛仔裤,他们不甘于被传统的条条框框束缚,渴望改变世界,个性又百搭的牛仔裤也成了他们标志性的着装。
喜欢
喜欢=熟悉+意外,兵书上讲守正出奇也是这个意思
成长=压力+休息
知识=体验*敏感度
年轻人,别把欲望当成志向
调整信念系统(佛教)
控制愤怒
埃利斯(理性情绪疗法)
人有27种情绪,人在沟通时70%是在情绪起作用,我们要做好情绪按摩
调整信念体系
喜怒忧思悲恐惊。我们开心了就要笑,不高兴就哭,生气起来要骂上两句,中医讲得很清楚: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
星云法师对李开复的开示
最大化影响力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人这样说的时候,通常都是在给追求名利一个浅薄的伪装。如果你真正审视自己,你能说自己确实不是受名利驱使吗?问问自己的心吧!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
开复,人类不该这样思考。这样一刻不停地计算、量化一切事物,会侵蚀掉我们内心本真的东西,会阻碍生命中真正的能量的涌现——那就是爱。
再极致的人生算法,都不如真正的爱
国民党外交部长顾维俊与第四任妻子严雅兰相伴26年去世,连顾前妻的子女都说,没有严,顾至少少活20年
顾后来叙述他的养生之道:
散步,少吃零食,太太照顾。”
西贝大学张妈妈的赋能
在知道和得到之间有一个做到,防止洗碳动作,越洗越黑,重复低效
余秋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缺陷
1,缺少公共空间意识
2,缺少数字化管理概念(其实就是科学精神),这一说法主要来自于黄仁宇,他举例明朝官方的明实录,
更好地成为自己还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请教各位
猫舔奶碗
洗碳动作
村上春树
控制情绪
成为你自己
林语堂说:孤独
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无论人生路上有多少纷繁热闹,终将抽身出来,独自细数似水流年。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我想,这样的境界,唯有独处时才能抵达
适者生存:不朽基因(500多个,人类20000多个)可解释一即一切
万事万物相关相连,也代表一即一切
沈从文
在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人情里,沈从文发展出特别敏感的感官能力和超人的记忆力、想象力;而乡民的蒙昧、军阀的残酷,又让他生出了沉痛感和悲悯情怀。这种对抗性的记忆来得太早太强烈,在写作中,他总是在潜意识里回避这样的心理创伤。他会用许多东西,比如美丽的女性形象、质朴的家乡风俗,来抵挡真实世界的残酷。这成为了沈从文小说里的重要基调。
正常化偏误
“正常化偏误”,英文是 normalcy bias。这个概念是说,当一个灾难已经发生的时候,人们往往意识不到灾难的发生,还以为一切都正常,这样就耽误了脱身的最佳时机,结果导致自己面临巨大的危险。
阿尔法狗
下棋时东一下,西一下,完全时看需要,没有心理成本
下围棋时,全局思维,是无我和上帝视角
全局思维其实就是我们上周讲佛学时候说过的“无我”和“上帝视角”。这才是破解正常化偏误的关键。
1985年,英特尔主席安迪·格鲁夫和 CEO戈登·摩尔就面临一个重大决策:到底应该怎么对待内存部门。一方面这个部门确实不行了,另一方面大家对这个部门都很有感情。最后格鲁夫问了摩尔一个问题。他说如果咱俩现在被免职了,新来一个 CEO,你猜他会怎么做?
摩尔说我猜新 CEO 一定会裁掉内存部门。格鲁夫马上说,那咱俩为什么不能先走出公司大门再走回来,假装咱俩就是新 CEO 呢?于是他们砍掉了内存业务,专注于做 CPU,这次转型非常成功。
格鲁夫和摩尔,做到了“无我”。
我们反对“吸引力法则”,因为幻想好结果其实是一种“贪”。
我们提倡系统化对待概率,这其实就是“色即是空”。
我们鼓吹在例行的任务之外发现好运气,实际上是避免了“痴”。
我们用全局思维破解正常化偏误,正是在实践“无我”。
所以谁说佛学没用?你要真擅长佛学,像升官发财逢凶化吉之类的小事儿,根本就用不着求佛祖。
方文山谈民族
这是一个没有质感的民族
方文山台湾著名词人,周杰伦的最佳拍档,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建构后现代新词风,其创作的词中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是华语歌坛音乐文学的创作才子。
所谓的质感指的就是一个东西的材质与它外观上的美学设计及其整体的精致度。
不特殊论
能意识到自己不特殊的人,就是“不特殊论者”。
我们看现在有很多特别成功的人物,不管多厉害也没有表现出狂妄自大的姿态来,都还有一种智识上的谦逊,这个谦逊不是假装的。他们是不特殊论者。
不特殊论者首先要有人人平等的观念。世界不是因为你而存在 —— 而且你要是什么都没做,世界也不会因为你而改变。其实不管你能做多少,这个世界怎么运行,基本上都跟你没关系。
“不特殊论者”的反义词,是武志红老师发明的“巨婴”。巨婴的特点是始终认为世界应该绕着他转。巨婴认为如果他不高兴,那就说明这个世界有问题 —— 他对这个世界的评价完全取决于周围世界是不是让他高兴。
而在不特殊论者看来,如果别人都可以不高兴,为什么我就不能不高兴呢?就好像电视剧《伪装者》里的王天风对明楼说的,“现在是战时,每天都在死人,你和我都可以死,唯独你兄弟不能死?”
巨婴如果始终不长见识就永远都不会成为不特殊论者 —— 他们可能会变成“弃婴”。弃婴认为自己被世界抛弃了。世界已经一再让他失望,他完全失去了信心,也不再对世界提什么要求了,甘愿做个边缘人物。
巨婴和弃婴的共同点是他们观察世界的视角永远都是从*自己*出发:要么就是世界对我好,要么就是世界对我不好。
相对于巨婴和弃婴,不特殊论者有个竞争优势:他能从别人的视角去考虑问题。
我最近正在听施展在得到开的大师课《枢纽·中国史纲50讲》。施展的视角,和民间流行的中国历史视角很不一样。
民间都是用中原视角。中原的汉王朝是文明正朔,草原上的都是野蛮人。中原的人搞农业生产,搞建设,发展文化,进行技术创新,而草原野蛮人就知道抢我们 —— 那些草原上的蛮夷的生存逻辑根本就不成立,他们也许就不应该存在!可是不论你多么反感,中原文明始终都受到草原势力的侵扰,而且被“灭”过好几次。如果你始终是这种不接受、不承认、不研究的态度,怎么能把国家搞好呢?
施展提出一个中原草原的二元视角。他说在中国历史上成功站住脚的王朝往往都具备了这种二元视角。这些王朝的统治者既理解中原的逻辑,也理解草原的逻辑。
施展在讲这些的时候,可没有让我们把价值观从中原立场变到草原立场,说要为草原人说话。我理解他的意思是哪怕你还向着中原,你也必须要考虑草原。草原人也有想法和愿望,也有做事的逻辑,也要生存和发展。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逻辑,这个逻辑都是存在的。
所以不特殊论首先是个认知问题,而且是一种高级的认知。
作为不特殊论者,还有一个可操作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你应该把别人的需求和你的需求放在一起通盘考虑。
西贝之道:
西贝要建立一个人才生态系统,让每个员工在这个系统里都能够茁壮成长。要让员工像土壤里的种子一样,有充足的肥料(钱),有合适的温度(制度)、空气(福利)和雨水(知识和技能),还要有阳光普照(爱)。“爱”是西贝的核心价值观,是无限资源,这是西贝与其他组织不一样的地方。
一种情绪背后,都有着恐惧
支付宝
(1)每周写心得体会
(2)为老板着想,想老板怎么想
(3)经常复盘
音乐
这方面,一般人都只知道尼采对音乐有特别高的评价,但黑格尔怎么说呢?黑格尔说:“不爱音乐,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作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才可以完全称作人。”我们大概很难听到有比黑格尔对音乐更高的推崇的。事实上在黑格尔的思想里面,这种名言很多,代表他对艺术、历史、宗教各方面都有深入的观察。
人性
关于人性的,我们再听听黑格尔怎么说?黑格尔说:“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性本善时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他们忘记了,当他们说人性本恶时说出了一种更伟大的思想。”换句话说,他认为肯定人性本恶要比肯定人性本善层次更高。当然他这里提到人性本善,特别是指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卢梭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