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历史《七坛米》036号消零专题2021.10.10开始圣贤书友会

开科取士的发端:隋唐的科举制度

2022-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帆风正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开端于隋炀帝下诏“置明经、进士二科”,这奠定了科举制度真正的雏形。当时的明经、进士两科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策问。

李唐王朝建立后,唐高祖武德四年决定恢复隋朝设置的明经、秀才、进士等科,并于武德五年即正式开科取士。唐太宗继位后,不断对唐朝的各项政策、制度进行改革,科举制度逐渐成熟完善起来。贞观年间,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从端门列队而出时,十分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矣!”

唐代参加科举者主要是“生徒、乡贡”。“生徒”是指官方学校出身的国学生在各级官学学习,考试合格后被送至尚书省参加科举,“乡贡”是指自学成才继而向地方政府投牒自举,经考试合格后同地方贡品一起被送入京参加科举者。

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常举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是科举中最重要的两科。明经重“贴经墨义”,进士重诗赋。

唐高宗永隆二年开始,要求进士,后科考生当场作杂文两篇逐渐改为专考诗赋。这是有唐一代,诗风大盛的原因。有些考生在参加考试前,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向一些名流投递,期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忙,叫做“投卷”。最著名的是考生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闻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籍得到此诗,也酬诗一首“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朱庆余因此诗而得中进士。由于进士得中者非常少,每次最多三十来人,所以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考生在参加了吏部(后为礼部)主持的考试后,也就高中了,只是在武则天掌权时期,曾经要求得中者要由皇帝在殿上亲自曾经“策问”。还下令把在吏部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开了宋代以后“殿试”、“糊名”的先河。

放榜后,及第者要参加如闻喜宴、曲江宴、月灯阁打球宴、雁塔题名等等活动。随后必须经过吏部的“选试”,又称为“释褐试”,即由礼部将及第者的材料移交吏部,再由其进行选试,称为关试,因关试时间一般在春天,故又称“春关”。“关试”考试的内容为:“身、言、书、判”,就是考察考生的体貌、言辞、楷书、批审公文四项内容。四项皆合格,可以授予官职,称为“注官”,然后把全体考试合格者集中起来,当众点名授职,称为“唱官”。通过了“关试”的考生一般所授官职在八、九品之间,职位都不太高。

唐德宗贞元八年,已过天命之年的孟郊初次落第备受打击,他觉得考中的士子们在学识和能力上远不及自己,一定是依靠旁门左道的方法通过考试,在无限的痛苦中写下《落第》: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次年,孟郊再次去参加进士科考试,这一次,他又没如愿,心情比上一次还要失落,失眠的他在深夜写下《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历史上知识分子参加科举考试的真实写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