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随悟
其实看到现在这么多美术专业的人选择去日本留学,这也许多数原因是因为现在的考研读研环境的卷,这样的压力才会选择去日本学艺术,这是一个大的方向去想的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能更上一层楼,而这一层楼也看在那里上,好不好上,用什么样的方法去上,还有就是近年来去澳门申请美术硕士的也渐渐的成为热门,这也是在家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自己大学毕业后就选择去澳门或者日本继续自己的学业,也就是渡金的一个说法,当然,现在的留学的情况和以前大大不同,以前好多人信息不流通,也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选择,对于有怎么样选择,也看圈子,不同的圈子也在做不同的选择,以前八十年代那时,广州美术学院也有一批油画系毕业的去国外继续学习,比较美国,法国,澳洲等等,记得以前在美院学习油画的时候,在大二到大三的时间段有一老师,他是从澳洲多年回来的,当时这老师带来了一股激情,看他在教室示范,和大家一起画油画,用刀来画油画也是一股力量,也有不少同学跟风,感觉他就是比较有个性,也讲话带有一点豪气的感觉,是一个艺术家个性的一个人,那时我也学着用刀画点油画,但是我并不想跟风,有时我按个人的想法和认知来作画,同时也会经常在学校藏书馆去画画,从不同画册去寻找绘画上的答案,不同画册的艺术家的画,还有艺术家生平的事,也让我沉迷在那时纯粹的读书时光中,不能自拔,那时每天都往美院藏书馆去,那里有一师姐比我高一届的,还以为我是研究生身份,美院藏书馆的书确定精美,都是厚厚的画册,印象也非常好非常的清晰,让我在那段如肌如饿对艺术绘画知识的寻找中,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如果说,知识是海洋,那时真的就是如痴如醉般的在那海洋中祼泳着,纯粹着,心灵也得到一定的洗礼,美院处处充满着神奇的力量,同时美院也是有魅力的,读书的时光也是美好的,只因内心有光,画册经常看,看到有的画家就画的非常唯美,有的还是感觉不属于唯美,却带有个性的画画的笔触,藏书馆的书不能外借,只能在藏书馆内翻看,和图书馆不同,图书馆的书可以用美院借书证外借,藏书馆的书价格也非常高,厚厚的画册都上千一本,这就是那时对藏书馆的印象,就是因为不能外借,就会每次过去看都一本一本去看,同时也会心里想着下次过来时又应该看那一本,清晰的画册感受画家的不同个性画作,也感悟到一个共同点,好的艺术家都是一个敢画,就是这个敢画就是身上有股自信,当然就这个敢画和艺术家的个性是内向还是外向并不重要,看过好多艺术家的传记,就是艺术家有外向的也有内向的,只是共同点就是能坚持,能有个人的风格,而这个风格并不是一二天能有的,而是长期的一个实验的结果,说到实验,其实每个艺术家的画作比较创新,为什么叫创新呢,那时因为和传统的美学有一定的不同,是带有你的认知,你对绘画上的认知产生的笔触,唯美也好,粗犷也好,要做最真实的你,就是从笔触中拥有属于你的个性,有的画有的人也就自然的表达好个人的绘画风格的笔触感,也只有在不同个性的画作中,产生了百花争艳的一个艺术绘画史!而当下的大环境,各种美术专业的为各种卷,各种留学潮,为学历也好,为以后工作更好,才选择去继续学业,也是当下的一个风气,没有什么所谓的好还是不好,学美术,有追求,也不失为人生中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天然去雕饰般的美术生,也许,会成为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