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心情随笔每天写1000字

李本聪《思想日志》系列(75-76)百善孝为先

2019-02-04  本文已影响6人  木子文白

《思想日志》

李本聪


75、不懂就问

(2018.12.29.)

不懂就要问,孔夫子入太庙,持的就是这种态度。在大自然,在社会生活面前,即使你学富五车,也还是个毕不了业的小学生。谁敢说自己穷尽了世间天理,除非精神有问题。但不用悲观,只要虚心好学,勇于拜师就好。

我喝过红茶,也品过绿茶,红绿茶究竟怎样区别?搞不通。为此,我专门去求教农业科技人员,也给不出答案。有次在滇南某城市开会,遇一老先生,退休前从事的是编辑工作,祥云县人。会间休息,坐亭子椅凳上饮茶,我把这个疑难提出来,求教老先生。老他说:“发过酵的茶叫红茶,没发过的是绿茶。”答案有了。

我们家院子里种着株花,三个瓣,红艳艳的,一年四季开到头,大家呼它作“叶子花”。叶子花?我心存疑问,这不会是花的学名,植物学上它又叫什么?有年在西双版纳旅行,住宾馆,宾馆院子里是好大一个花园,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在这里,我又看到了我家院子里栽着的那种花。一园林工人走过来,我迎上去向她请教:“你好,请问这种花的名字?”她停住步说:“九重葛。”心中疑问解决了。

乳酪是餐桌上的美味,怎样制做?我吃过,但不了解做的工序。班上一学生的外婆家饲养着山羊,常做乳酪,小姑娘去外婆家见过,我请她给我描述一下制作乳酪过程……我懂了,对乳酪制作有了个初步认识。

看过红军长征写的日记。谁写的,记不起来了。上网去拜个师,查查看,是两名红军战士陈伯钧和彭绍辉写的。学问学问,学问是问出来的,知识是问来的。


76、百善孝为先

(2018.12.30.)

崔琦是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他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12岁那年,父母送他出远门读书。崔琦先去了香港,后到美国,后成为世界名人。“三年困难时期”,父亲病逝,母亲在大饥荒中饿死。在父母最艰难、最想念儿子的时刻,崔琦不在他们身边。杨澜去采访他,问:“你12岁那年如果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样?”杨澜或许猜想崔琦会这样回答:“我永远成不了名,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意料:“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泪流满面。

中国古代,孝文化是异常发达的。“二十四孝”仅只是个代表,二千四百孝也说不完,道不尽。在那个时候,检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提拔一个人出来做官,首先就看这一点。可是,自从辛亥年,皇帝被推翻,一种叫“革命”的东西席卷全国,席卷人心,孝文化就逐渐式微了。到今天“孝顺等同于封建迷信”的思想也还存在人们心底,一方面是啃老盛行,一方面又用“代沟”来遮掩年轻人的忤逆。崔琦故事之所以感动人,就因为他朴实的话语,让我们反思,在名利和亲情之间,亲情是第一位的事情,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请不要颠倒。


作者:李本聪,男,泸西县中枢镇石洞小学教师,副高职称。云南省特级教师。自幼患有小儿麻痹,坐轮椅上下班,担任过21年小学副校长。先后在国家、省、州、县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教研文章二百余篇。出版86万字教育专著《做个爱思考的老师》。

“雁过留痕,风过留声。”请留下一点痕迹呗,您的点赞、留言、想法都让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声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