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关注母婴/儿童,关注心理/健康亲子教育

你的不回应会把孩子送入绝境

2016-11-17  本文已影响31人  顺崎自然

今天从得到APP上听到一条音频很受益,下面把内容分享给大家:

我们在网上聊天时,是不是最讨厌对方说“呵呵”和“哦”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前不久,心理学家武志红发表了一篇文章说,这是因为它们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回应,而人对于回应的需求从婴幼儿时期就非常明显了。如果得不到正常的回应,就可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永久的伤害。回应到底能对一个人造成多大的影响呢?武志红谈了以下几点,我们来听一下。

第一,对婴幼儿来说,没有回应就是绝境。举个例子,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里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三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说:“跟你说话有什么用呢?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你看,虽然这句话出于一个孩子之口,但是也最真实的反映了孩子心底的想法,那就是,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回应,就是黑暗。

第二,及时回应才能给孩子带来存在感。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婴儿向妈妈发出信号,而妈妈能在七秒内给出准确回应,婴儿就不会有受挫感。但如果超过了七秒,受挫感就产生了。如果总是受挫,那么,婴儿就会减少甚至再也不向妈妈发出信号了。

严重的宅男宅女,很可能都有这样的背景,经常不被回应,所以就不愿意社交,不愿意向外界发出信号。其实呢,准确地回应并不是特别难。比如,一个网友讲过她的故事,儿子在和外婆玩,她就去洗脸了。儿子玩得很高兴,突然跑来喊:“妈妈,妈妈。”然后她对孩子说:“嗯,妈妈在洗脸。”但是她突然意识到,儿子是想告诉她自己很高兴。于是妈妈说:“你是不是很高兴啊?”孩子“嗯”了一下就自己跑开了。你看,妈妈回应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在那一刻被确认了,于是就有了存在感。

第三,如果孩子总处于没有回应的绝境,长大后就会衍生出很多有问题的沟通方式。比如,一位女士和父亲吵架,愤怒之下回到房间,把门用力带上。不管父亲怎么敲门,她就是不开,并且心里有种快感油然而生:“你们很少回应我,让你们也尝尝没有回应的感觉!”再比如,武志红有位亲人,他不能和别人好好打招呼,别人对他说“你好”,他只是“嗯”一声,家人们多次提醒过他,都没用。这可能也是对别人长时间没有回应他的一种报复行为。

第四,回应的质量跟讲话的声音也有关系。如果一个人跟你说话的时候声音很低,你就会感觉不舒服。有的人就是这样,说话的时候,每句话的最后几个字声音特别小,你要非常努力才能听见,跟这种人对话就比较累。但是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自己小时候获得回应的质量就比较低。

你看,根据武志红的观点,“哦”字之所招人烦,就是因为它没有内容,不算是正常的回应,所以,大家在聊得火热的时候,听见一个“哦”字,才会不高兴。

因为在很小的时候,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关注与尊重,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当然会产生挫败感,而导致以后都不想再与人打交通的错误想法。

如果小孩子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该怎么办呢?

第一,先理解他,不要急着批评。比如,你可能叫了几句他的名字他都故意装作没听见。很多妈妈都可能急着骂:你耳朵聋了吗?叫你几声都不应!

你可以先调节下情绪,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的话,过一会儿找他问问:你刚才怎么不理我呢,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吗?跟妈妈说说看,我下次改..

先给他足够的尊重,不要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商谈或都批评,那样可能会迎来反面效果,他可能一句话,没听见,就弄得你没话说了,心里会更气。

第二,了解原因后,作出正确引导。告诉他当时你真的不知道,下次有什么好事的话,要第一时间告诉妈妈,有什么不开心的也要及时说出来,妈妈都会听你的呢,而且如果不说出来憋在心理会很不好受哦,妈妈就有这样的体验呢,表示同理心,让他知道,哦,原来大人也会这样。

第三,再而告诉他,如果是你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的话自己是如何处理的。让他学会独立思考,最后问他的意见,是否觉得自己这样好,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你认为该怎么做好?

每件事都这样简单的三步下来,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可能各人处理不一样,路子都大同小异,尊重很重要,不管是对大人小孩都一样的,你能理解的事情,小孩子未必能,因为思想不一样,要多站在对方产场考虑问题才好。

今天就分享到这,本人是一位“80后妈妈”,想更多的了解孩子,跟孩子一样成长,如果你也是这样,请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