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读后感:吃饭事小,学问大
翻到这本小书时先是被标题提出的概念吸引了。食育,通过食物来育儿?吃饭多大点事,还能跟教育扯上关系?2小时37分钟读完,倒也有些有趣的发现。吃饭这件小事,原来可以引出这么多学问。
开篇先是描述了东京商业街的一番热闹情景:窄窄的巷子里,一家店挨着一家店,此起彼伏的不止叫卖声,还有各种食物的香味。买菜都是孩子们的任务,通过买菜,孩子们学会分辨食材的好坏,学会订购,学会讨价还价、付钱找钱。孩子们也会被各种美食吸引驻足,即使只在巷子里转转,也足以刺激孩子们的五感。
多么熟悉又怀念的场景!虽然书中说的是日本,我小时候倒也在菜场里体验过差不多的情景呢。只是现在孩子们生活在水泥高楼之中,很难得有这么接地气的体验了。
其实“吃”对孩子来说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记得我小时候还曾经说过“我可不想死,因为还有那么多好吃的没吃过呢”这样的傻话。但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挑食,不爱吃东西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可从没听说过哪个孩子挑食。一是现在的食物太丰富,除了主食还有各种各样的零食。二跟家长也有关系,孩子不吃,便跟在后面喂。吃饭成了任务,孩子们难免心生抵触。
食物的丰富性会吸引孩子,也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一旦对食材产生兴趣,自然会思考很多问题。比如孩子们会思考,盘中的食物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怎么种出来的?也会自然地生出感恩之心。
自己种食物也很有趣,会让孩子在开花、结果、收获的过程种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注意力、关心他人的心情,也会有机会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孩子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吃饭讲究氛围和仪式感
作者提到他带的班里,起初孩子们午饭总会有很多剩饭,但是在他的带领下,不再有剩饭。他是如何做到的?
很简单,就是带头吃得很香。孩子们见他吃得香,也要吃,作者不给,孩子们便更想吃了,最后甚至去别的班级把饭要过来吃。
想起抖音看过的一段视频,狗狗不好好吃饭,主人便在它前面放上一排玩具狗,挨个吃,每只吃得似乎都很香,狗狗在后面焦急地等待,等轮到它吃,赶紧埋头吃起来。得不到的总是好的,不仅是吃饭,在其他方面也要运用这样的智慧来教育孩子。
引申一下,在家也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吃饭氛围,大家围坐桌前一起用餐,热热闹闹,说说笑笑。不要喂孩子,让孩子自己吃,吃自己想吃的,吃多少也自己决定。这样轻松的氛围下,孩子们开开心心地,也就不会挑食了。
同时吃饭也要有仪式感。
作者提到之前所在的小学,午餐时,孩子们面前是大黑板,粉灰飞扬,实在没有个吃饭的氛围。他自己创办幼儿园后,在黑板前安装了轨道,吃饭前用帘子把黑板盖住,并且让孩子们自己带餐巾铺在桌上,再摆上餐盘。这样吃饭的时候课桌就暂时变成餐桌了。而如果在桌上放一朵鲜花,那么用餐氛围就更快乐了。
很惊讶,这么理所当然的事我却从没想过。就像杂乱的房间会降低工作效率;餐桌杂乱,孩子吃饭的胃口也会受影响。我有时会让孩子在餐桌上画画、做手工,到吃饭的时候,就堆到一边,但更有仪式感的做法是把所有杂物都收拾妥当再开饭。
另外餐具也有讲究,不仅提高仪式感,对孩子来说,也是种锻炼。用筷子。在作者的幼儿园里,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当天是什么餐来决定用勺还是筷。别小看用筷子,这其实是在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精细动作。熟练用筷子的孩子以后学习握笔也会有优势。
挑食没什么大不了
虽然我们都希望孩子获取全面的营养,但是大人也不用过于担心,强求孩子不挑食。家长要先端正观点,孩子才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
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不也有不爱吃的东西,比如胡萝卜、香菜、苦瓜?是不是最讨厌家长逼我们吃?当上家长后,我们明白了当年我们的父母也是为我们好,但是当下,是真的不想吃啊!所以对于挑食的孩子,不要勉强。强行塞进孩子嘴里,对孩子的身体是不会有好处的,因为他们的精神上是极度抗拒的。
再说,即使挑食,不爱吃某些食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的饮食条件并不缺营养,几乎没有什么食物的营养成分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孩子挑食并不是大不了的事。不爱吃青菜,那就换菠菜试试。
如果孩子挑食严重,也有方法矫正。让孩子不挑食,或是延伸开去,让他们完成不喜欢做的、能力有限的事,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件事的感觉。有过几次这样的体验后,孩子有了成就感,以后就会主动去做了。
比如孩子不爱吃的菜,如果还剩一点点,可以轻描淡写地提议让他们帮忙吃完,孩子吃过一两次之后如果不是真那么讨厌,就会主动把自己的份吃完了。
教孩子穿衣服也是,快穿好的时候给他们机会自己完成,因为很容易就穿上了,他们会很有成就感,便会越来越有信心,练习得多了自然就会越穿越好了。
不强迫孩子吃饭,是保护他们对食物的兴趣
强迫都不会有好结果。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做什么,就强迫他;如果你想让孩子做什么,就引诱他。这是人类的天性。
作者问人们,幼儿园及小学中最不快的记忆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很多是“午餐”和“午睡”,但问他们,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很多人说是“吃饭”和“睡觉”。真有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原因在于是否被逼迫。当人们被逼迫做什么事时,往往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坏了兴趣。
所以让孩子吃饭,他们自己有吃的意愿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强迫。
让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很重要。作者提到他在德国幼儿园里看到的情景:所有孩子都自己拿着碗去取食物,吃多少完全自己决定。
其实人类天生知道自己吃多少。吃母乳的孩子会自己决定喝多少,然后就停下。然而等家长把奶放到奶瓶里,规定他们在多久内喝完,他们对自己食量的把控就不需要了。所以应该让孩子重拾这种能力。
吃饭不只是“味觉”,而关乎五感
吃不只是味觉的问题,很多孩子会因为颜色而挑食。同样是芝麻,有的孩子会不喜欢黑芝麻,因为看上去黑黑的很奇怪,白芝麻就没问题;豌豆汤和玉米汤,味道一样,却不受所有孩子的喜爱,也是因为绿色的汤不常见。
所以吃饭不仅仅是“吃”,更关乎五感。如果孩子不喜欢某样食物,需要深入了解一下原因,找到原因,才好对症下药。
这是“视觉”,还有“触觉”、“嗅觉”、“听觉”。如果孩子能够参与到种植或是收获的过程中去,打开五感去感受食材,感受烹饪,不仅会对饭菜更感兴趣,反过来还会刺激孩子五感的发育。
从饮食中学习文化
怎么让孩子从饮食中学习不同文化?
作者的幼儿园每个月在生日会,都会准备不同国家的料理给孩子们吃。吃的过程也是了解这个国家的过程。比如日本吃饭前会说“我开动了”,想用外国语言说时,发现很多国家都不会这么说。另外每个国家的用餐礼仪、吃饭时的问候语都不尽相同。虽然在日本过着普通的生活,但是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们领略了不同国家的风情。
另外我也惊讶地读到,日本有些家长反对孩子在幼儿园用餐前说“我开动了”。之前读过别的文章,日本人在说这句话时是怀着感恩的心情,感谢做饭的人,感谢为了成就这餐饭而死去的动物。那些反对的家长理由是“付了餐费,没有必要对谁说谢谢”。看来这句话也不是所有日本人都赞同嘛。
公众号:安布Ambro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