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阅读群笔记

李忠国的《儿童人格形成及其培养》读书笔记

2019-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忠国_c8ca

         第一章导言

         主题:自卑与超越

         1、从进化演化角度看,人的一些行为都以“有利于生存和繁衍”为目的。

         人群中,每个人都很自然地对“生存和繁衍”条件进行评分和排序,评分及格的才可能获得生存繁衍的机会,评分越高排序越靠前,其生存和繁衍的机会越大。于是,每个人都拼命地“提高”自己的得分,努力将排名向上提升,因为生存竞争的底层逻辑就是:排名靠前者获得更好的生存繁衍机会与条件,得分不及格者就没有繁衍机会甚至可能丧失生存机会。争取更好的生存与繁衍机会,害怕被淘汰,这就是人人都“自卑”而要“超越”的基因层面的原因。

         人生而存在自卑感,天生便有对自卑感的补偿的冲动,人只有成功克服了自卑感,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个人的人格,包括他的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一目标的努力方式,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人格及人格决定的生活方式,在人生早期(童年)即已形成,所以帮助儿童形成正常、健康的人格,是儿童教育的核心。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体

         主题:人的行为要放在整体中去认识和理解

         1、孩子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表达了他的全部生活和人格,不了解这一隐蔽的背景就无从理解他做的事情。这种现象我们名之为人格统一体。人格统一体的发展就是把人的行动和表达协调为一个单一模式,这种发展从幼年就开始了。

         2、了解一个人的个别行为的含义的前提,是要有办法理解这个人的整个人格

         认识孩子的具体行为,更要了解孩子保持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摆在他面前的任务。……了解一个孩子生活的前因后果非常重要。

         3、人的心理成长过程中会犯错,这些错误及其后果表现为某种失败,或某种错误的人生方向。问题的根源在于人需要在心理上确立一个目标,而目标的确立涉及人的判断,这就给人犯错提供了可能。

         一般来说,孩子2-3岁就为自己确立了一个追求的目标,目标一旦形成,它就开始约束、控制着孩子,孩子把他的目标具体地落实在行动上,他调整自己的生活,以便全力以赴追求目标。

         孩子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同样,孩子在遇到新的困难和处境时,他跳不出头脑中已经形成的错误圈子。

         4、是我们的观点,而不是事实,决定了我们要走的方向。我们的观点控制、调节我们的行动,我们的人格构成也是以我们的观点为基础。

         心里学上所谓的“原因”,并非一件事物的发生必然导致另外一件事物的发生,而是当事人对已发生事物的理解和观点导致了另外事物的发生。

         5、人格的各种表达互相一致,构成一个整体。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完成目标。所以,对于“问题儿童”,找孩子的差错并惩罚是没用的。

         6、所有人都一样,我们的计划、打算、对生活的理解,不可能与社会传统完全和谐一致。社会制度是为人而设,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努力和挣扎,是推动社会制度改进完善的重要动力。

         学校也应该从人格统一体的角度认识每一个学生。

        第三章 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主题:每个孩子都追求优越感,父母和老师应以关心、理解、耐心来小心翼翼地呵护和培养孩子追求优越感的信心和勇气,并将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引导到积极方向来。

         1、追求优越感与自卑感是一体两面,人性不可以容忍无休止的低下屈从。(原文总结摘录)

         2、过分的雄心有害无益。

         小孩努力向上的渴望越激烈他的目标就越高,小孩经常将自己幻想为“全能上帝”式的人物。

         自我肯定的欲望变得异常强烈时,会产生羡慕嫉妒情绪,会期待对手遭厄运,会揭短、谩骂、羞辱他人,对他们来说降低竞争对手的价值和增加自身价值是等效的。

         当权力欲望变得太强时,就会表现出恶毒和报复心理。

         孩子过分的雄心会摧毁他们的信心,他们缺乏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克服困难。雄心勃勃的孩子只关心结果——人们承认他们的成就。而很多情况下,遇到困难时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保持心理的平衡,而不是他们马上解决这些困难。

         训练孩子雄心勃勃没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成为勇敢、坚韧、自信的人,让孩子认识到,面对失败不能气馁,要把遭遇的失败当成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原文总结摘录)

         3、很多孩子追求优越感一开始是以争强好胜的形式出现的,但因为别人已远远走在前面无法超越而放弃。对此,许多老师常以严厉方式对待没有远大(学业)目标的学生,以此来唤醒他们的好胜心理。但这样做对尚存勇气者或许有用,而对信心低落勇气几尽者则是落井下石,会让他们不知所措变得更加呆笨。

         我们若以温柔、关心和理解对待孩子们,他们则会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才能。且以这种方式转变过来的孩子会有更强的好胜心——因为他们恐惧再回到原来的状态,所以格外努力。(原文总结摘录)

         4、人的行为模式反映了他的人格特征。学校里那些所谓“坏孩子”,是因为他们对优越感的追求没有转化为接受学校的要求,而是表现为对学校的拒绝,于是故意作对、屡教不改、故意捣蛋逗乐、逃学……与学校的目标渐行较远。(原文总结摘录)

         5、学校总是试图根据时代的社会理想去塑造个人,总是依照时代和统治者的要求教育孩子。今天,成年人的典型理想是成为独立、自我控制、富有勇气的人,那学校也该以此为教育目标。学校以放弃以学校自己为目标(原文总结摘录)

         6、对于暂时落后的倾向于放弃追求优越感的孩子,应找出他的长处,以此为突破口,重建他对追求优越感的信心,进而将这信心转向其它方向。所有孩子都具备完成学业的能力,需要克服的是人为造成的障碍,之所有产生人为障碍,是因为对孩子的评估不是参照教育的终极目标和社会目标,而根据孩子抽象的学业成绩。这种人为障碍会使很多孩子丧失自信心,结果就是孩子为了追求优越感放弃从事有益活动(因为继续从事这些活动无法得到优越感)。那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会想出逃避的方法:做出一些古怪、特别的行为比如顽固、无礼等,这虽不能赢得老师的赞扬,却能获得老师的注意和其他同学的羡慕。这种孩子通过制造麻烦,把自己视为了不起的人。

         当然,这些只是在学校的教育考验中暴露出来,问题的根源主要在早年家教。(原文总结摘录)

         7、在家里被过分宠爱的孩子,刚进入学校时会痛苦和不适,他们需要学习跟他人友好交往的能力。对这样的孩子,不应重惩罚,而应给他们时间去学习和适应,耐心地保护和培养他们追求优越感的勇气和信心。惩罚只能将他们逼向反面。(原文总结摘录)

         8、大人愤怒时的“蠢笨无用”类的咒骂词汇,会给缺乏判断力的孩子眼中的错误信息,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无能,于是尚未努力便已放弃,且这些都成为以后失败的借口,将失败视为无可避免。

         逃学是个危险迹象,是迈向犯罪的重要开端,若无及时有效阻止,孩子将会在违法犯罪的方向渐行渐远。

         有犯罪倾向的孩子同时也极度自负。这种自负和野心有同样的根源,它迫使孩子以某种方式不断突出自己。当他不能在生活的积极方面取得位置时,就会转到消极方面发展。(原文总结摘录)

        第四章 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主题: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

         1、父母和老师要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朝有益方向发展,有益的标准,是符合社会公众利益。因此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感情,增强他和社会紧密相关的意识。(原文总结摘录)

         2、生活其实是一条连续的线索,它贯穿了人生命中的所有事件。任何一个正在发生的事情都不能从生命中被单独分离出来,要解释此刻发生的事情,只能把这之前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孩子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会明白走入歧途的原因。(原文总结摘录)

         3、“如果不是懒惰,他什么事情不能干!”孩子对人们的这一认可感到沾沾自喜。这种孩子无疑自信心不足,人们的认可正是抚慰他们自尊的灵丹妙药,他们顶替了成功的位置。孩子如此,成年人也如此。这个似是而非的“如果”——抚平了他们的失败感。

         对这种懒惰者的惩罚并不能起作用,而是需要保护他所剩无几的勇气,辅以真诚恳切的沟通以完成懒惰到勤快的转变。

         与以上懒惰者情况类似的,还有装病、爱哭、精神紧张、对某种缺陷(如口吃)的特别运用。这都是追求优越感的勇气和信心不足导致的停滞不前,需要适当的鼓励来改变。(原文总结摘录)

第五章自卑情结

         主题:缺乏准备则缺乏勇气则没法建立起社会情感,强烈的自卑形成自卑情结,这需要教育者以宽容友好的态度去鼓励孩子,逐渐恢复勇气建立社会情感。

         1、自卑情结就是:过度、反常的自卑感迫切需要得到容易的补偿和似是而非的满足,但它同时又堵死了通往成功的道路。因为过度的自卑感夸大了遇到的困难和消弱了自己的勇气。案例中男孩持续的口吃习惯部分地是因勇气不足造成的,而他口吃又反过来使他更灰心丧气,形成了神经性自卑情结所常有的恶性循环。男孩有他过高的错误的目标,他一定要成为一个有所成就举足轻重的人,所以他要表现得性格和善能很好地与人相处做事有条不紊。除了这些,以防万一失败,他还需要一个借口——口吃。口吃当然只是丧失勇气的孩子所采用的众多手段之一,他们不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取得成功。这些手段可比之于自然赋予动物自我保护用途之爪、角之类。很清楚,采用这些手段是因为孩子的软弱和他的绝望,他觉得缺少了这种外在的手段就无法应付生活。(因缺乏勇气,自卑情结成为应付生活的手段之一)(原文总结摘录)

         2、对自卑情结孩子的治疗前,应首先鼓起孩子的勇气,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能用严厉的手段吓唬他们,跟这些孩子建立起友好关系进而用这层友好关系鼓励孩子们不断改进。但孩子们要取得持续的进步只能通过我们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使他们对自己的精神、身体的能力都感到有信心。

         教育孩子一个错误的方式是对那些走了弯路的孩子发出这样的判语:他们以后肯定会变坏。也千万不要用羞辱的方式去改正孩子的行为,虽然有时我们看到孩子由于害怕别人耻笑似乎改变了举止。(原文总结摘录)

         3、怯懦这一性格特征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老是对自己忧心忡忡的孩子再也顾不上理会别人,他会不惜以他人为代价去赢得自己的尊严。怯懦带来一种个人主义的好斗的人生态度,这破坏人的社会情感。一个懦夫总害怕遭到别人的讥笑、蔑视或忽视。他犹如生活在一个敌对国,形成了多疑、嫉妒和自私的性格特征。这种怯懦孩子很多时候会变成尖酸刻薄、唠叨挑刺儿的人,他们不愿意赞扬别人,若别人受到赞扬,他们会羡憎交加。所以,一个人不是凭借自己的成就去超越别人,而是通过贬损手段达到目的,这就表现了他的怯懦。一旦发现这苗头,教育者需要及时地帮孩子消除对他人的敌意。

         当明确了我们的目标:让孩子跟生活和世界达成和解,让孩子看出他的问题所在——他错在期望无须通过努力就能赢得别人的敬重。一旦这样,我们就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孩子之间的有好情感、教育孩子不要蔑视别人:无论他做错了事还是功课成绩不好。

         一旦孩子被剥夺了对将来的信心,他就会从现实中退缩,从生活中消极无用的方面寻求补偿。教育者最神圣的责任,就是确保孩子不会失去信心!(原文总结摘录)

         4、有时候,孩子不像正常人那样去解决问题,而是把全部精神集中于遭遇的困难。这样孩子其实是缺乏信心,也就是过低评估自己。(原文总结摘录)

         5、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社会中的畸形人。(原文总结摘录)

         6、眼睛并不单纯接受和传递光线,它还服务于社会交流的目的,一个人打量他人的眼神,显示出他与人交往的愿意程度。眼神可看出灵魂的一部分。(原文总结摘录)

         7、家庭的气氛和父母的性格特征对孩子成长起关键作用。在学校落落寡合的孩子是,他们的家庭大多不怎么跟人交往。

对身染疾病的孩子,别人的照顾和庇护会加重其自卑感。强烈的自卑感常以两种极端方式显示出来,和别人说话时要么腼腆要么咄咄逼人。为追求别人的承认,他们有时候话少有时候话太多,他们的社会情感几乎为零。(原文总结摘录)

第六章防止自卑情结

         主题: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看待现实的观点

1、决定孩子成长的因素既不是孩子内在能力,也不是他所处的客观环境,而是他对外在现实的看法,以及他对他和这种现实所构成关系的理解。小孩与生俱来的潜力并不决定一切,我们成年人对小孩处境的判断也不重要,关键要以孩子自己的眼睛看待他的处境,以孩子那错误的判断理解他的情况。(原文总结摘录)

2、老年人(祖父母)害怕自己不再被人需要,形成一种过分的自卑感,结果就是他们要么吹毛求疵要么发挥心软、和善的老者角色,为使自己在孩子眼中重要,从不拒绝任何要求。(原文总结摘录)

         3、教育者需观察小孩是否受到人们的取笑,或者会不会因别人的取笑而灰心丧气。一些孩子能忍受这令人沮丧的事情,另一些孩子却因此失去勇气,他们会躲避付出努力做出有益工作,而只专注于表面的花架子。(原文总结摘录)

         4、若懒惰小孩出色完成工作,他就会受到赞扬“如果他不是懒惰,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对这种评论他当然很高兴,因为他确信他不再需要去证明自己的能力了。属于这种懒惰类型的还有那些无法振作、丧失勇气、精神不专注、千方百计依赖别人的孩子。被宠惯的为了哗众取宠而扰乱课堂纪律的孩子也属于这类型。(原文总结摘录)

         5、家人患有神经和心理错乱的疾病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压抑。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不要让小孩知道家庭中有人患有精神病。

不要让孩子接触死亡问题,他们还不能完全明白(原文总结摘录)

         6、太严厉和太温和的教育方法都不适宜。我们需要理解孩子、避免孩子形成错误的看法,不断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和解决他的问题,培养他的社会情感。对孩子吹毛求疵会使他丧失斗志,对孩子纵容迁就助长了孩子凡事依赖的态度,使他倾向于依附某一人。父母避免浪漫地渲染世界的同时,也不该用悲观的词语来形容。父母应尽量帮助孩子准备好应付生活照顾自己。那些不曾学会应付困难的孩子以后会想方设法回避所有艰难险阻,使他的活动圈子越来越小。(原文总结摘录)

         7、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在理性许可的范围内让孩子从实践中学习,这样,指导孩子行为的就不是他人强迫他接受的诸多限制,而是客观现实之间的逻辑。(原文总结摘录)

第七章社会感情及其发展的障碍

         主题:社会情感给个人提供的安全感是人生活的重要支柱,小孩子在4-5岁时一定要参与社会生活锻炼社会交往能力。

         1、社会情感的定义:联结他人的愿望,在与他人相互合作中履行自己的职责,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原文总结摘录)

         社会情感与优越感,都是人社会性的表现——合作与竞争。社会情感表现为个人寻求群体的认可接纳从而获得安全感,优越感表现为个人在群体中的出色表现是为了获取更优势地位或更多资源(包括异性的关注)。(个人总结)

         2、为教育孩子所定下的规则和方法,一定要围绕社会生活及适应社会生活这个核心目的。(原文总结摘录)

         3、社会情感在培养人的说话和思维能力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情感给予每一个单独个人一种安全感,这成为他生活的一个重要支柱。(原文总结摘录)

         4、如果我们喋喋不休告诉一个孩子他很坏很愚蠢,用不了多久他就会信以为真。从此以后他再不会有勇气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原文总结摘录)

         5、从孩子所犯错误可以看出外在环境的影响,一个邋里邋遢杂乱无章的小孩,背后总有一个随时帮他把东西收拾整齐的人。(原文总结摘录)

         6、长子通常保守、循旧,对权力、规章制度深信不疑。幺子总想抢夺人们的注意力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幺子总是征服者。(原文总结摘录)

         7、一个小孩的生活方式通常在4-5岁就已经形成,这段时间他必须培养社会情感和锻炼调节适应社会的能力。小孩到了5岁时,他对环境的态度已经确切固定下来,今后的发展都大致向着同一个方向,形成思维模式并由此产生的行为不断重复。(原文总结摘录)

第八章孩子在家庭的位置 孩子的心理及其相应对策

         主题:孩子的教育应越早越好,年幼时形成独特思维程序并以此来指导行为,到一定年龄后,这个程序的改变就越来越困难。

         1、表现好的孩子,可以用他良好的行为获取别人的承认。如果另外的孩子对超越表现好的孩子不抱希望,那他就可能朝相反的方向去胜出,这是对优越感追求的另一个极端。

         孩子的性格特征、感情和生活方式都无一例外服务于追求优越感、提高自己的价值感和获取他人的尊重。(原文总结摘录)

         2、孩子们倾向于把世界分成两个极端,把每样事物都分为泾渭分明的两类。(原文总结摘录)

         3、对于出现问题的孩子,我们需鼓励他们,千方百计地向他们解释真正生活的含义,这样就不至于拉大了现实和幻想之间的距离。(原文总结摘录)

第九章新的环境对儿童准备功夫的测试

         主题:将孩子放到新的陌生环境里,就能测试出孩子的人生准备工作做得如何

         1、人格的发展在时间上不会出现突然性的跳跃。现在和将来的行为总是和过去的性格一脉相承。

         孩子出现差错,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出了问题。(原文总结摘录)

         2、孩子如果准备功夫充分,他就会满怀信心迎接新的环境。如果准备不充分,面对新环境就会紧张,紧张又会带来能力欠缺的感觉。这种能力欠缺的感觉左右了孩子对事情的判断,于是做出的反应就不是客观准确的。小孩在学校这一新的环境的失败不应归咎于学校制度,而归咎于没有得到应有的准备教育。(原文总结摘录)

         3、如果孩子动作显得笨拙,教育者就需了解孩子是否是个左撇子。

         不要让孩子阅读那些含有歪曲和幻想和残忍行为的故事。(原文总结摘录)

第十章孩子在学校

         主题: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不管情况如何糟糕,我们总能找到帮助孩子的办法。

         1、孩子能否集中精神学习主要取决于孩子对他的教师是否感兴趣。很多孩子初进学校时都缺乏专注力,他们一般都是在家里受宠爱的孩子,到学校里一下子被众多人弄得眼花缭乱。(原文总结摘录)

         2、各种因素导致孩子对学校环境准备不足。如果我们只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这做法不可取。我们应把孩子在学校取得的成绩看作是孩子心理状态的反映。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分数告诉我们的关于孩子智力、兴趣、专注力等。(原文总结摘录)

         3、儿童教育最大谬误就是相信能力可遗传。

除了遗传观念,孩子进步的最大障碍是家长们因成绩不好而惩罚孩子。成绩不好孩子会感到老师不喜欢他,若回到家里父母也责罚,那么孩子在学校和家里都苦恼,心理负担会很沉重(原文总结摘录)

         4、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学校有呆笨的名声,是因为这些孩子欠缺对生活的准备功夫。

         孩子对某一个科目感兴趣,并且在这个科目上取得了成功,他就会受到鼓舞,乘胜前进学好其它科目。(原文总结摘录)

第十一章外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主题:孩子建立起强大的社会情感,并对各种信息做适当的引导性解读,不骄纵宠爱,让孩子逐渐独立长大。

         1、一个社会情感不强的孩子才会在心理上受到病魔的影响。如果这个孩子感觉到自己和周围人群紧密相连,那他就不会像被宠坏的孩子那样深受病魔摧残。(原文总结摘录)

         似乎社会环境是土壤,个人如果能根系丰盈地扎根于社会土壤中,则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取其中的养分,从而给心理带来源源不断的补给,使心理健康成长。联想到万维刚一篇日课中的观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在乎玩具多少学识多少,最重要的是让他知道自己的家族历史,知道家族基因是怎样一代代传到他这里来的。我想,如此,便是形成了伸向社会土壤的一条主根,给个人心理成长带来强大的支撑。(个人联想分析)

         2、孩子经历过的疾病会在他们记忆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孩子们对威胁生命的疾病和死亡感到震惊。(原文总结摘录)

         3、小孩到了3岁,就得安排他们和其他孩子一道玩耍,使他们不至于惧怕陌生人。否则,以后孩子与人交往时会变得局促不安、脸红、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非常敏感,且对他人产生敌视态度。通常那些被宠坏的孩子才有这种特征,这些孩子总想着“排挤”他人。如果父母较早注意矫正这些特征,孩子长大后会免去很多麻烦。(原文总结摘录)

         儿子的成长经历就是个巨大的教训,以后如何补上这一课,还任重道远。(个人联想分析)

4、小时候进行厮杀战斗的游戏,会影响心理可能导致长大后心理残缺不全,他们变得好勇斗狠,始终无法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所以,给孩子挑选礼物,应杜绝刀枪武器类,还要避免那些歌颂战斗英雄和打仗事迹类的书籍。应该挑选能在玩耍中启发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刺激他们想象力创造力的玩具。可以想见,孩子进行活动脑筋、动手制作的游戏比玩弄现成的玩具如布娃娃机器狗更有意义。另,孩子不应视动物为玩具,应教育孩子把动物视为人类的伙伴。(原文总结摘录)

5、祖父母常对孩子宠爱、呵护备至,这是一种灾难性的育儿方式。孩子需要独立长大成人,不应成为任何人的宠物。老人对孩子的宠爱要么意味着纵容放任,要么意味着挑起孩子间的竞争和勾起他们的嫉妒情绪。小孩子常喜欢说“爷爷最喜欢我”,一旦他们得不到别人的宠爱,就感到受了委屈。(原文总结摘录)

6、大人们常谈论孩子“了不起”的表兄弟姐妹,这会让孩子很苦恼。但如果孩子具有相当的勇气和社会意识,就会明白大人们所说的了不起,只不过意味着一个孩子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和准备,这样他就会找到迎头赶上的办法。而一旦他认为了不起的人是受到大自然的赐予,那他就会自惭形秽,感到命运不公,于是整个成长都受到障碍。

为消除这种注重人的外表美造成的伤害,我们应教育孩子,健康和与人相处的能力比外表美更加重要。要合理地安排事物,那么一种价值就不能单独和其它价值分离并被奉为至高无上的目标。(原文总结摘录)

7、对童话故事要加上评语和阐释,这样孩子才能领会故事的原意,否则,孩子从这些读物里读到的只是他个人的主观臆想。应该让孩子知道那些神奇故事的背后是认为的杜撰,否则他们长大后总是寻找不费力气摆脱困境的捷径。如果加上合适的评论,童话故事可以成为培养孩子合作精神和开阔眼界的工具。(原文总结摘录)

8、孩子应避免接触报纸这一外在影响。报纸为成人而设。它们并不反映孩子的视角和观点。对于年幼的孩子,阅读事故、横祸的报道令人沮丧。(原文总结摘录)

第十二章青春期和性教育

         主题:青春期问题其实是孩子对新环境的不适之表现;性教育应与年龄相适且以事实告知为宜。

         1、青春期问题表现各异,个体心理学认为青春期没有特别的问题,这个阶段是一个新的处境,它是对人的一种测试,把人过去形成的性格特征暴露出来。

         之前被严格管教约束的人,进入青春期可能会体会到自己的力量,迅速爆发成长;而因父母溺爱没有得到足够训练的人,此时可能会偏于内向留恋从前。(原文总结摘录)

         2、青春期比儿童期更接近生活的前沿,所以比之前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此时在社会情感、职业取向、爱情和婚姻方面会表现出多种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并非青春期造成,此前就已经酝酿完成,只是青春期有机会更加独立地表达自己,所以显现出来。(原文总结摘录)

         3、防止孩子在青春期出现麻烦的最好办法是让孩子培养与他人的友谊。孩子相互间成为好朋友(同龄人朋友),家庭成员内外均可。

         孩子到了青春期,也只有那些在此之前一直跟孩子保持贴心、同伴的关系,并能够同情、理解这个孩子的父母和老师,才可以继续发挥他们引导这个孩子的作用。除此之外的父母和老师一概遭到孩子的排斥和不信任,形同陌路甚至视为敌人。(原文总结摘录)

         4、青春期的孩子出于吸引异性关注的目的,常会做出令人瞠目的行为。这种人虽表现得肆无忌惮和野心勃勃,但通常他们都有一种不为人知的怯懦特征。他们期求轻松容易的成功和生活。这类人有行动力,但他们缺乏勇气,作奸犯科之人正是这两者的结合。(原文总结摘录)

         5、青春期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需要证明不再是个孩子,因此可能行为过火或偏离太远。如果能向他们解释不需要让别人相信他不再是个孩子:我们不需要这样的证明。可能会减少很多夸张行为。(原文总结摘录)

         6、对儿女呵护备至结果可能是没有培养出孩子的独立能力和是非判断力,而这正是对于提防青春期陷阱必不可少的。(原文总结摘录)

         7、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希望他人的赞赏。如果孩子们都清楚知道,对别人赞赏的渴望主宰了自己全部生活,那么很多傻事就不会发生了。(原文总结摘录)

         8、孩子两周岁开始需要明了自己的性别,需要告诉他性别不可更改,且不同性别应接受的教育也不同,让性别角色在孩子心中固定起来。

         性教育的关键并不在于向孩子解释两性关系方面的事情,它涉及培养和端正孩子看待爱情和婚姻的整个态度。这跟孩子调节适应社会的问题密切相关。

         至于性教育的生理方面,孩子没必要在太早的年纪就接受这方面的知识。随着孩子长大,当孩子好奇疑问时,针对孩子理解力做出恰如其分的解答。必须避免给孩子那些刺激性、挑逗性的回答。如果使孩子避免太早受到各种性的刺激,那我们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我们只需在恰当的时机给予简单的解释,而解答他们问题的方式一定要真实、朴素,不要招惹他们的反感。

         对性事经历太多或太早的孩子一般长大后会对性失去兴趣,所以应避免孩子看到父母做爱。(原文总结摘录)

第十三章教育者的任务

         主题:不灰心、不放弃、不被遗传迷信所影响,身为教育者,应尽全力帮助孩子。在众人眼里再后进、低劣的孩子,只要不是智障儿童,一旦恢复了信心,就是个正常孩子,能取得周围其他孩子所能取得的一切成绩。(原文总结摘录)

         1、对所有孩子都要全力帮助、教育,要给予他们勇气和信念,以激发他们的思想和潜力。要教育孩子,不要视困难为不可逾越的障碍,困难只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成功并不总是伴随我们的努力,有时我们的努力没有获得卓然的成绩。但成功的例子足以补偿我们做的一切。(原文总结摘录)

         2、小孩对自己没有信心,就会担心自己做不了任何事情,对于一切考验和检验他们作为人的能力的处境,他都唯恐躲避不及。因此他的活动范围变得越来越狭窄,在这有限的活动范围内,人们就不会对他提出太多要求。他追求别人的承认就仅剩这么一小块地盘了。

         3、如果教师对孩子抱有否定观点认为其不可救药,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孩子从困境中转移出去,这样不会有人受影响,孩子换到新环境后卸下旧担子,进入新环境小心用功以免遭受别人的反感和鄙视。(原文总结摘录)

第十四章对父母的教育

         主题: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的时代,作为教育者的父母或教师,不学习则落后。孩子表现出的问题,症结多起因于父母(教育方式),所以与问题孩子父母的沟通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但不管如何,对孩子,都绝不可放弃(原文总结摘录)

         1、教师纠正孩子错误的前提,就是父母教育工作的失败,所以针对孩子的问题,教师与父母的沟通是个难题。(原文总结摘录)

         2、我们(教师或心理工作者)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但不应向他们直说,以免给人一种强加于人的感觉。(原文总结摘录)

         3、(富兰克林:如何给别人提不同观点)若别人意见我认为是错的,我会控制自己,不要得意地马上反驳别人、说出其荒谬之处。回答他问题同时我会说,在某种情况或某些场合他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此刻的情形看上去似乎略有不同。(原文总结摘录)

         4、教育工作很需要实践和毅力,同时也需要这样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总有办法挽救孩子!(原文总结摘录)

         掩卷而思

         几百万年来,从猿到人,人类这个物种一直处于群居状态。群居动物生活的主题一直都是两个:A、被群体接受——对应归属感和安全感;B、在群体中表现优秀以获取更好的生存与繁衍资源——对应价值感和被尊重感。

对应A,个体会努力让自己在各方面(外观、语言风格、行为等)保持与群体其它个体的同步性,一旦这种这种同步性低于一定阈值,导致自己不能被群体接受,这对个体可能就意味着死亡,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附带着强烈的自卑感。

对应B、群体内个体之间为了争夺更好的生存和繁衍资源,会努力表现出自己较其它个体的优秀特征。比别人优秀便获得优越感,不如别人则产生自卑感。没有人会在所有方面在所有时间里都比别人优秀,于是,人总有自卑的时候,特别在幼年时期自卑感会更强烈。面对自卑感的痛苦,人就要去努力去超越,这是个人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

综上,我们看到,阿德勒总结的人总是因自卑感而努力超越以获得优越感的人格特征,完全是群居动物生活状态的精辟总结。

之前,我一直不认可建立在对他人的比较优势上的自信或幸福感,读完《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我对此观点有所改观,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接受。培养儿童的自信或幸福感或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鼓励与支持,帮孩子建立起至少一个他在其中能得心应手、造诣颇丰的领域,孩子通过对这个领域的能力可以实现服务于他人和贡献社会的效果并因此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完成对自卑的超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