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我们一直在路上
主持人(桑琳):本学期我们与“课堂观察”美丽邂逅,本次“轮讲互听共评”活动更是与“课堂观察”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下面,请大家就观察量表的运用情况谈谈自己的思考或下一步的落实计划!
王婷:
作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在课堂观察中很容易“断章取义”,作为听课者,我们往往是他人课堂教学的“插入者”而不是“跟随者”。
任璐:
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对他人课堂有全程的了解,可是越是阶段性的课堂观察,越容易放大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为听课者,我们更乐于把观察重点放在教学活动上,从而忽略“怎么教”与“教什么”之间的关系。
裴晓娜: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一堂课的评价,要考虑个体、时间、空间、情境等多种因素,把小整体放到大整体中去思考。必须正视教学的复杂性,以复杂的思维和观点去看待教学活动。
张丽萍: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听课人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去批判上课人的缺点是什么,而是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是什么。
廉洁:
这段时间我们经常作为观察者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观察别人的课,我也开始反思自己,我发现当我们埋首于自己的课堂时,既不敢肯定自己的优势,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劣势。但是当我们走进他人的课堂,学习了他人的课堂优势,知道了他人的课堂劣势之后,就会反身识别自己的课堂优势与劣势了。
郝晶:
我们以“提问的有效性”为观察点,通过观察实践,有几点思考,一是任务分配适当,二是不是所有课型都适用,三是问题设计要合理、明确、统一标准,四是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
王主任:
为什么将课堂观察框架设计为四个维度?四维框架的实践依据则是“我观察什么课”这一问题的提出。这是每一个课堂观察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由这个问题我们可推导出:(1)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2)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3)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表现在哪里?(4)我在该课堂整体感受如何?这四个问题恰可通过课堂观察的四维框架的使用得到回答。
董青青:
这是我查找的资料,大家可以学习!
下期预告:
第四部分 课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