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险的几点浅认知

2020-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封霜剑

最近跟一位朋友聊了关于保险的话题,几点收获感触,写下来分享一下:

一、保险是什么?

咱不从寿险、财险这个角度去区分理解,试着换一个角度。

保险是一种理财,实际上跟把钱存在银行,或者用来买股票,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保险,只是把原计划用来存银行、买股票的钱的一部分,拿出来,去做了另外一件事,这件事,是在以后出现被保的问题时候,可以收回来比当时投入更多的回报。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有投入,没有显性的回报。

这么去理解保险,可能是比较切实际的。

二、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买商业保险?

自己梳理了一下,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国家导向清晰

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赚钱的少了,花钱的多了,国家需要承担的保障风险会越来越高,这需要有商业机构来帮助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必然的大趋势,运用市场经济的力量来帮助解决国民保障问题。

第二,国民认知就位

不管是什么事情,在一个地方能不能推行,更多的得结合当地的情况。

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只有循序渐进、自主吸收才合理。

只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到一定层次,才会有越来越广阔的保险市场。

首先得小康,才有投资,进而才有从投资中取一部分出来投在保险上的说。

这种事情,急不来,但同样是一种大趋势。

第三,市场发展推动

一个行业发展到一种高级阶段,必然会出现产销分离。

典型的产销一体,比如说,包子店,包子自己做,自己卖,自己搞售后服务。

这是产业的初级阶段。包子店,到这个阶段就足够了。

如果某种商品,生产过程是一个非常专业、复杂的过程,销售这些商品同样也是个复杂的过程,就会出现产销分离。

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追求效率的必然结果。

保险公司本质上是生产商,他们的商品就是各种保险品种。

作为生产商来说,最恰当的要求是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而对于如何销售这些产品,生产商可以自己去做,但更好的办法是,交给更专业的销售人员去做,甚至是更专业的销售团队、平台,甚至是第三方去做。

这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在这样的行业发展推动下,必然,保险产品会越来越符合大众需求,保险销售必然会越来越人性化,保险文化也必然会越来越普及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