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发现
9月26日,早上送以恒进了学校后,照常去分湖公园走走。
在健身场边上意外发现烈士葛鹤年之墓。后来又在周边仔细观察,这才又发现“陶冶禅院”遗址。
在芦墟生活了三十多年,对本地的人文地理文化还是个小白。好在经常读当地文人一冰先生公众号之文,多少了解到一些实质性的文化。
多年前就知道分湖滩上有烈士墓。但一直疑惑墓址到底在何处?怎么从来没看到过?所以,当我意外看见石墓上的文字说明时,还是有点惊喜的。再看看位置,就在路边,只是平时都没有注意。
在一冰老师发吴江通的“走进芦墟:葛半仙和他的烈士儿子”一文中,有葛鹤年更详细的述说。
葛鹤年(1933~1951),小名琪官,烈士。幼时启蒙就学芦墟三官堂小学堂,1948年就读芦墟分湖初级中学,加入地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与陈擎天、王仲煊等先进青年一起,组织学校的学生会活动,宣传革命思想,迎接解放。1949年,芦墟解放,参与区委的下乡宣传、征粮支军活动;5月底参加吴江青训班学习。1949年11月,由组织选送到上海华东地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校学习。刚解放,台湾当局常派飞机临上海轰炸。为了打击台湾轰炸机之气焰,上海成立了高炮部队,从团校选一批优秀学员入伍。是时葛鹤年参军进入上海防空司令部高炮指挥所,入驻江湾五角场。葛鹤年参加了几次击落来犯敌机的战斗,表现沉着勇敢,受到部队表扬。上海高炮部队打落了几架台湾飞机后,再也没有飞机来轰炸。后不幸在一次训练中殉职,部队举行追悼大会,颁发烈士证书。由葛赐元护送棺木回芦墟,芦墟政府安排隆重的安葬仪式,绕镇一圈,安葬于分湖滩,1952年建立烈士纪念碑。
另一块石碑上刻着:陶冶禅院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由芦墟人陈蓼在分湖滩所建,后多次毁坏、修复。后来,陶冶禅院因供奉天官、地官、水官神像,所以,俗称“三官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乡绅陆欧安在此创办陶治学堂。
马上联想到汾湖有名的“泗洲禅寺”,它们是否有牵连?或者说,这里的“陶冶禅院”就是现在的泗洲禅寺?
回到家,为了解开心中之疑团,马上从书橱里翻找出一冰老师多年前赠送的《分湖百咏读札》,果然有一篇“陶冶禅院”。简单了解:陶冶禅院最早是泗洲寺西寺。后烧毁建成陶冶禅院,供三星,亦称三官堂。民国时改成陶冶学堂,小学。是三层。
202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