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医生
2017-06-01 本文已影响55人
井冈山豆皮
机器医生
同事去医院回来的时候拿了一堆的检查表回来抱怨:“现在的医生离了机器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检查,真想知道如果停电了机器用不了,是不是医院就关门了。”
古时候医生看病,没有现代仪器的辅助,全凭医生的经验判断,百姓以治疗效果来评价医生。每一位医生打学徒开始就被灌输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思想,对于自己的医术医德无比重视,充满了人性味,也在中国医术史上留下了无数佳话。相比古代,虽然现代社会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医德却在走偏的激励体制下渐行渐远,留下的都是机器味。
联想到现下纷纷扰扰的医疗问题,不管是从医药短缺、检查过剩还是医院承包经营,其根源都是对于医生的激励走偏了。从小处说,对医生的评价不是治病效果,而是创收能力。一个简单开点便宜药就能治愈的病,对医生创收贡献甚微,于是开始在这个基础上加上根本不需要的检查、开一些过量的价格贵的药,这样才能增加创收,医生才能得到晋升,当然自己的收入也提了上去。从大处说,医院也需要经营。医院盈利需要有病人,这就需要宣传,需要将病人先劝到医院来。于是夸大效果、竞价排名都有了生存空间。
当医疗机构与医卫人员陷入以盈利为目标的激励体系时,自然就远离了以医德为目标的行为模式。医德需要适应的生存环境,工匠精神还需要合适的生存土壤。构建一个科学的激励体系,将医疗机构、医卫人员的行为模式重新引导到以医德为目标的体系中来,充分考虑医卫人员的生存环境,是解决当前医疗问题的重要途径。当然,仅靠外部环境并不能解决全部,还需要广大医卫人员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水平,不做机器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