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开店

2019-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李成斌文苑

      老李在家吃过早点,沿着不变的路线迈向自己的店铺。他已经在这里开了二十多年店了,虽然店面前后搬过四五次,但都离不开汽车站前的十字路口,他一直记着党师傅说过的那句话,"要想兴旺,车站码头,十字路口",他的店占住了这两样。

      党师傅的父母是老上海知青,党师傅四十八岁时,所在的国营五金公司改制分流,老李当时还是小李,租用着五金公司的门店,快要退休的党师傅被搭给了他,反正也缺人手,小李看到干了一辈子快要退休的女同志,遭人嫌弃挺同情的,没有啥话,就把党师傅接收了下来。党师傅刚来时有一肚子埋怨唠叨,很有下架凤凰的情绪,可时间一长,看到小李的生意比苦苦挣扎的隔壁五金商场强许多,工资也能安时足额发放,心也就安了下来,人也精神了,比刚来时勤快了许多,主动处处延揽生意,还把江南人的热情周到,细致精明发挥了出来,加上多年的人脉和经验,竟然召来了不少回头客。小李对待党师傅的态度也在变,闲暇两人常唠一些家长里短,也聊一些商场上的体会经验,党师傅的话不长语句精炼,但很有深意。像这句"车站码头,十字路口",就说出了开店选址的要义,这些年他就是凭着这句话,始终在车站的十字路口转悠,终立于不败之地。

      党师傅是个爱读书的人,别看她身材纤巧,个头不高,显得有些单薄,很是朴素低调,可慢慢地小李从交谈中感受到,党师傅其实是一位很有经营思想和实际商业经验的高人,她的许多想法和谋划以及对行业的敏锐见解都要比五金公司她的那些所谓领导要高明领先许多。她曾向上级提出过她的建议,也提出过自己承包商场经营的想法,可上级不赏识,认为她自不量力,是痴人说梦,终因人微言轻没有被采纳和重用,她也就始终不得意,不被人识。

      党师傅说起自己曾多次想跳出来单干,可丈夫孩子都反对,又怜惜二十多年的工龄,终究没能发挥出自已的才干,被埋没了半生。党师傅把小李看成了一株可造之材,倾囊传授自己半生的所学所悟,想在小李身上实现自己的抱负志向。她给小李传授了她参悟多年的商业经营“八经”。这头一经就是开店选址要义"车站码头,十字路口",人流量决定了客流量,客流量决定了进店人数,进店人数决定了销量,这是开店的首经。

    这第二经是犹太人的语录:经商的铁律是善待员工和顾客。这句话他刚听到不以为然,几年实践琢磨下来,真有意外之功,而且顺序必须是员工再顾客,仅此二者。善待员工,员工才能用真心,出真力,见真效,堵住豁口,保守秘密,一心对外;善待顾客,就好理解了,那是衣食父母,须用真心,真货,自然就成了常客和宣传员。这是大理,至于经营中的策略、谋划、手段那是技巧的层面,顺势而为即可。

    第三经是一巨贾所言:人七我三则盛,我七人三则衰。是说经营中利益分配上的原则。只有让合作方能挣到钱,大家才情愿与你合作跟你打交道,朋友自然多,财路自然广,钱一个人挣不完,你让大家挣到钱你自然就是商界领袖,自然也就做大了。

    第四经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党师傅借用政治上的一句话,凡事不可霸王硬上弓,须顺其自然,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经营中有许多选项,不必使狠斗勇,孤注一掷,而误入别人预设的局中,要看得清,看得开,有所舍弃才能不入危局,这是不败之法。

    第五经是一招鲜,吃遍天。是说要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敢于创新,引进新的经营模式,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永远是领先同行的捷径。

      第六经是勤为本。这是一切的根本,勤动脑、勤动手、勤学习、勤实践。只要起得早、睡得晚、干得欢、跑得远,总能快人一步,多一份收成。

      第七经是大胆设想,敢于冒险,但又谨于行动,外人看似艰险,自己心中有数。冒险必须是为了高额的回报,不做无谓低级的冒险。

      第八经是主动权永远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听到的会假,自己亲眼看到的也会假,调查、分析、归纳、总结,用科学的方法得到自己的结论才最可信。在经营中要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不能操控的合作,只能给别人作嫁妆,开始设计的缺陷,会引发一系列被动的行为,最终形成进退两难,断臂割肉的苦果。

    党师傅在他的店里干了两年到退休,就不再干了,他虽极力挽留,但党师傅说家庭生活本不和谐,现在终于退休了,姑娘也要大学毕业,想和姑娘一齐回到老家。刚开始年头节下小李常会寄一些本地的特产到江南的党师傅家里,再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少有联系了。唉!人情也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渐渐变淡,不知道党师傅现在还好吗?

      进了店门, 老李把思绪理了一下,给自己沏了杯茶,坐在了里间的经理室里,看着前面满当当的货物分门别类,整齐有序地陈列着,心里却生出一股酸楚。创业时什么没有,东挪西借,空箱子充货,那叫个艰难啊!多少次费尽心思,求人下话,做出种种保证赊来货物,其间多少辛酸曲折真是一言难尽,有几次接下了大单子,却没有足够的钱进货,他曾n多次向亲戚、朋友、同学、还有几乎能想到借到钱的人张口借过钱,他记着每一位向他伸出过援手的人的情暖。如今货物多了,钱也有一些了,可要货的人却日渐稀少了,什么淘宝,京东,天猫,拼多多各式各样的网站电商,把人们的眼球都吸引了过去,只有急用,不便邮寄的东西,人们才想到来店里转一圈买一点应急。这个场景,就是他老李再精明强干,谋划得当,管理科学都成了妄然,这尤如打字员,摄影师,司机这些行当,说没就没有了,你再有精湛的技术又有何用,因为这块天地没有了。老李也一样,他近来时常感觉到这个世界不再需要他们这群店老板了,他也感到快撑不下去了。

    近来他整夜都睡不着,好不容易床上熬到五点过一点,起来简单洗漱一下,开车到滨河公园,停好车,开始跑步。刚开始跑不动,他就在心里给自己鼓劲,每跑一步都数一下,数到二百时,已是气喘如牛,感到心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伴随着一阵阵的恶心、头晕,他感到已到了极限,但他不向身体屈服,他在内心鼓足十二分地劲头,闭上嘴,用鼻子三呼吸法吐纳,尽量跑慢一些,心里尽量想一些有趣的愉快的事,分散注意力,坚持多跑几步。挺过开头的十几天后,身体也似乎逐渐地适应了运动的节奏,跑的步数从200到300,400……现在他已经能一口气跑二千米了。跑完步,他到一块场地上跟着老师傅们再做一套八段锦,打两套太极拳,整个晨练将近两个小时。他希望身体能好一些,这是老李给自己订的强心健身计划,他要使自己首先从身心上强大坚强起来。

      会计将上月的销售表递到了老李的手里,看着略有起色的数字,老李心头又像是打了鸡血活跃了起来。这一段时间他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首先从源头上抓起,进货是关键,要体现创新先行、质量过硬。每次进货都是少量多品种,坚持引进一个新品种,价格上更是斤斤计较,以前人家说最低价他也就不再砍价了,说穿了大家做的是多年的朋友生意,现在不一样了,进货前虽说不是招标竞价,但至少也要货比三四家,以质优价廉取舍,尽量从生产厂家直接进货,避免二次倒手加价。

      进货出货都争取现金结算,不再佘欠,结果老李发现,自己的货物售价并不比电商成本高,看来优势也并不都在电商一边,自已进的货心中有底,票证齐全,质量上乘,销售服务更是一丝不苟,顾客进店热情接待,量大免费送货,只要不开封保证退换等等,只要能做到的老李都做了,有时他调侃自己要把顾客上帝当爹娘孝敬。可是这份销售表从内心来说他很失望,只是他不愿想,更不敢说出来,他感到自己像只入秋的蚂蚱,只是在做最后的一跳,能跳多高多久自己也不知道。老李粗略估算了一下利润,刚开始的兴奋劲很快就消失殆尽,老李又陷入了拼力进取和消极颓废的两难境地,心有不甘,可又像身陷迷魂阵之中,不知从何处突围。

    终于有顾客进了店,买了一把老虎钳和一箱电焊条,扫了微信付款,听到手机报出收到120元的声音,老李眉头一笑,以前总怕丢钱,每天下班都要清点营业款项,现在倒好,店里装了摄像头,收款直接到了微信、支付宝的账号上,钱不丢了,也不再为短缺差池数大半天了,可问题是钱也快要彻底地不再麻烦他们这些店老板了,真是一了百了啊!

      中午老李在店里凑合着吃了点东西,靠在沙发上打了个盹,店员中午都回家吃饭,从十二点到两点半,都是他一个人,今天中午还比较好卖了三百多块钱,多数时间守上一个中午,连个人影都不见到店里来。三个员工也是稀稀拉拉过了两点半才陆续到店里,这个说堵车,那个说公交车睌点,总有理由,有的不吱一声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老李每次看到这些说着各样原因的员工都窝着一肚子气,有时会说几句,大多数时间只能视而不见,有时他会生气地想,他妈的,这些员工吃完午饭再睡上一觉,然后慢悠悠地到店里,再喧着各家的事由,有无生意似乎与他们无关,真他妈的比他这个老板舒服好多。

    从早上熬到下午七点钟,中午只在沙发上靠着打了个盹,老李感到胸口有点闷,看着店员锁好了门窗,老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数着含了十粒丹参滴丸,躺在沙发上,也没吃饭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开的小车掉了一个轮子,轮子脱离车身直直地向前滚去,他着急地想拉回滚远的车轮子,可总够不着,只能回头看车身和突出的车轴,却很奇怪地看到这车似乎还稳当,并没有翻的意思,他把手缩了回来,感到车子就这样跑着也挺有刺激味道……在梦中他似乎能感到自己在做梦,并且感到这梦有点怪,自己似乎在半醒半睡中,在车的前后飘浮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