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万物生灵哲思

8.0 生物人:热爱生物的自己

2017-05-10  本文已影响172人  sooogooo
匮乏时代,给整个人类造成恐怖的心理阴影

哲学人时代,大多数人类文明刻意忽略了大众的生物性。锦衣玉食的生物享受仅属于少数社会上层,广大民众经常挣扎于生物贫困线以下。

1980s年代以前的人类文明和历史,是关于匮乏的文明关于匮乏的历史

生物贫困线之上不是匮乏,而是为了更好

匮乏是哲学人时代的第一成因。 在生物贫困线以下徘徊的漫长生活历史甚至把应对匮乏的习惯写入了人类基因。1980s之后,人类越过生物贫困线,不虞生物匮乏后,沿着惯性轨迹连续生活了几十年,制造了大量不幸和遗憾。生物医学突飞猛进,让很多人突然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过着一个假的生活

当然,生活很真实,不过有些地方出了点问题。
只要认识到过了1980s年代,人体整体越过生物贫困线,匮乏造就的哲学人退隐幕后,不虞匮乏的生物人登场,微调一下价值观、微调一下习惯和行为方式,一切必将更加美好。

我们认识自己,应当首先认识自己的生物性。热爱生物的自己。####

热爱生物的自己,是一切生活的起点,也是终点,包含了所有意义。

生物医学有望彻底解决活得更长的万年难题。也许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无缘享受活得更长的恩赐,因为,在可以预见的几十年内,即便发明了活得更长的方法,也肯定是商业服务,一定很贵。活得更长将是全人类共同的需求,这个需求会刺激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五十几岁逝世乔布斯发明的玩具苹果手机系统相比,有帮助人们活得更长的技术解决方案,无疑后者对全球经济的刺激能力会更强。人类的需求虽然千变万化,但根本之处还是生物性的。生物性需求第一要素就是活得长一些。与我们的祖先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最有资格触摸长生不老的神迹。

活得更长已经被分解成技术问题。人类过去的经验让我们对技术问题逐步解决拥有无比的信心。

生物医学不但可以消除生理病痛,还可以揭秘心理愉悦和欲望满足的生物化学机制,虽然《美丽新世界》里面描述的景象非常恐怖,但谁能保证以后我们持续沮丧的时候,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体感而获得解除“治疗”呢?就像没有麻醉剂的时代外科手术难以推广一样,在不清楚各种内生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可能危害的时候保持警惕是应当的,可是一旦这些机制都搞清楚,生物制剂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心理的收益的时候,为什么不用呢?

过得更好至少也有一大半被转化成了技术问题。

关于过得更好,最值得关注的另外一个领域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人类的“精神领域”已经被明确划分为“智能”和“意识”。智能已经技术化,剩下的只有意识。

理想必须有,实现不后悔

理想、梦想、幻想以及妄想,都是想得更美的体现。人类的精神世界剥离“智能”之后剩下的那部分是“意识”。意识的神圣性还被刻意保留。也许意识会是生命的最为重大的秘密。

生物医学给了我们想得更美的无限空间。尽管有很多名人大家对技术(包括科学)的进步保持警惕(包括那位研究黑洞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但技术确实帮助人类在过去不到十万年时间成为地球之神,因此人类对技术近乎迷信。生物医学就是技术神坛上的一尊大神。

未来我们会走向何方?笔者是乐观主义者。我相信:

是时候告别关于匮乏的文明关于匮乏的历史对我们的约束了。生物人爱自己是出发点,与所有道德和法律都完美洽和。重新“认识你自己”,就要从热爱生物的自己开始。

8.认识你自己
8.0 生物人:热爱生物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