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亲戚间的恩恩怨怨

2023-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中年再读诗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近代有什么《老狐狸》《厚黑学》之类,现在的网友们也个个不凡,借助于互联网,大家都能及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交流出来以供参考。于是,就符合了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

比如,与亲戚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这个交往一直是一门大学问。但也不外乎两端:

一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亲戚也是人,也符合人性,不宜产生过高心理预期。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确实是人性之暗面,无法剔除,不能要求亲戚远超乎人性之上。

二是兄弟阋于墙,外必辱之。亲戚大概率是我们生活中交往较多、了解较深的一个圈层。简单一点,交往方面有所谓人情门户——婚丧嫁娶必参加。同宗同源,中国古制嘛。二者我们可能和一些叔伯的孩子们从小玩到大,表兄弟、表姐妹、堂兄弟、堂兄妹……什么性格行为,什么能力水平,大致还是了解的。这就为我们或合作、或交往缔造了极好的基础。

一个外人,你在短时间里很难了解他的家族史、成长史,也就谈不上对他全面深刻而独到的了解。亲戚就不一样了,除了你本人有足够的了解,还有其他亲戚在客观上帮你实施隐形“监督”——他要注意他自己在家族中的形象口碑,尤其是还要顾及他给家人带来的影响。

所以说,要做些事情,有时候还真离不开亲戚。比如借钱。我的一个亲戚就说:外人千好万好,说到借钱,只有兄弟姐妹信你。这大概是他个人的一点沉痛之语。

但辩证地看,亲戚处不好,连带的反应也就大,牵扯的人就多,有时是非也就更难厘清,属于风险较大的事项。

所以,我们的原则应该是:以和为贵。能处则尽量处——正常情况下,彼此的这份了解要远比外人深刻,这是合作的基础。

如果三观理念不合,那就不要强融,大家各自生活、各自安好。哪怕平时少交往或不交往,也最好不要闹到对簿公堂甚至自相残杀的地步——毕竟大概率曾经一起成长、互相观望,远比外人要多一点感情才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