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2022.10.03~2022.10.09)

2022-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班_

本周做过的事如下,

运动:日均步数5500,其他运动累计140分钟。

学习:读书《超越感觉》一章、《思考快与慢》一章、《美国种族简史》一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两章,时长共计4小时20分;更新公众号3篇;听了笑来老师讲房产的4节课及好的家庭教育3节课;(晨)读英语7天。

其他:反思日记4篇。

这一周做过的事,大多是在假期快结束及六日做的。因为周边疫情稍显严重,身边很多人被居家隔离,让正常的工作多少受到影响,生活节奏得以慢下来,正好给了自己调整的机会,于是尽可能把状态从不做事调整到做事。

所谓「调整状态」这事,可能并不是想调整就能调整的,需要一点愿力,更需要契机。那就说说这次调整状态的前后吧。

一整个假期,我几乎没做什么事。好在有一些外部的约束,让自己保持了最低剂量的行动。比如,读英语、读《超越感觉》。

上周日晚上线上共读《超越感觉》第4章时,情绪低落,因为没看明白究竟在说啥。好在是听到seven和莉臻也表达了同样的感想,于是负面情绪得以缓解。我通常都是在分享会的前几个小时去读书,多少有点匆忙。听到seven说她周五就读完了,于是也被带动了一下: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提前行动。于是这周,也是在周五读完了既定的章节,然后在昨天晚上又花时间做了后面的练习。不得不说,提前把该做的功课都做完,能提升人的心理能量和做其他事情的动力。因此,周六日在工作之余,还读了其他书听了其他课。

周五的晚上,强迫自己记录了这个假期是如何度过的,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一点自我满意度。写作毕竟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而你强迫自己去做那些应该做但却又不想做的事,做完之后,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

之前收到朋友关于要不要买房的询问,简单粗暴地给出干什么也不要买房的建议。对方问及为什么,用一句“以后再说”搪塞了过去。因为笑来老师在社群里专门花几节课时间讲过为什么不要买房,论据充分且严谨,以致让人对结论印象深刻。但是因为当时也就是听听而已,对有些论据并未理解,所以根本无法做到把听到的内容进行转述。又因为心里惦记着答应别人的“以后再说”,所以也成了假期的一个负担。隐隐记得那几节课信息量很大,一想到需要重新听就有畏难情绪,因此产生内耗和拖延,导致其他事情也不想做。好在是假期快结束的时候终于花了半天的时间,重新听课做笔记,这才发现之前的感觉出错了。纵然论据很多,信息量很大,但都足够清晰易懂。听完了四节课,获得了几个关键的新概念:房租收入比、售租比、套户比、一人户。至此,算是可以用自己的话把为什么不要买房这个观点跟别人讲清楚了。心里的负担也瞬间没了。

因为读《超越感觉》,慢慢有了一点在阅读过程中去甄别内容好坏的意识,好的内容应具备的特点之一是,有理有据。也就是给出一个观点,紧随其后要有充分的论据。因为这个意识,读书的乐趣多了一分,比如,在读《美国种族简史》时,就发现作者就一个观点会给出有史实、有数据的论据,这是以前不大能注意到的。再听笑来老师的课,也会发现观点后面的论据,让人在听课的时候会为其中的严谨而心生崇敬。

一定程度上,这些都带来了好的心理体验,进而让人愿意去继续做点什么。

状态这种东西,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好的时候就多做点事,不好的时候就少做点事,只要不彻底停下就好。保持耐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