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让精神延续!
2017年3月26月20:02,哈哥的心率在30-60次/分徘徊了三次后,定格在了一条直线,再也没有了心率的显示。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哈哥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01 别离:我的生命呼吸
初四,我们全家都面临一个沉重的话题,就是死亡己逼近我们亲爱的哥哥——哈哥。
哈哥,本名陈哈林,是老公的亲大哥,患后腹壁肉瘤16年。
16年里,肿瘤发作三次,手术二次,化疗数次,放疗数次,住院N次。
2016年10月,哈哥从武汉同济医院回来后,一向乐观的他难抵癌痛折磨,无数次在大嫂面前提到太痛苦,曾经一度还找到公安局的朋友,想自己立下协议,让医生实施安乐死,最后因法律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放弃。
年前,他分别让家人、文联同事、好友去了病房,一一安排自已的身后事宜,包括火葬,不要棺材等等。
哈哥扬言:“要是谁敢不按我说的去做,小心我死后来找他。”
老母亲劝他土葬,说火烧得身上庝,哈哥回了一句:“妈,再疼也没有我现在身上疼。”
腊月二十九晚上,老公陪了他一晚上,从老公的叙述里,我预感到他的病情要急转急下。
腊月三十,血压降到50/30mmHg,SP02到70%以下,告病危,转入重症监护室,同日请麻醉科会诊,用上了镇痛泵。
正月初二,在持续泵入去甲肾作用下,血压恢复正常,哈哥强烈要求回内四。
初三晚出现抽搐,一度意识丧失。
初四晨再次出现抽搐,用上了咪达唑仑持续泵入,神志开始模糊,张口呼吸。
初四,一个曾经多姿多彩,用自已的才华在国家赋予的岗位上为国、为民作出自已所能做的最大贡献,与家奉献了自已最深沉的爱的人,勉强在自已神志清醒时,亲口嘱托家人不送重症监护病房、不做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不插鼻胃管、不做胸外按压。
从这天开始,哈哥开始平静等待生命的最后时刻。
早在2016年,哈哥就用诗歌的形式立了一份生前遗嘱: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7649/fd582dd2340fabb2.jpg)
我的生命呼吸
老哈
听一声幺妹的清唱
我就抽动一下身体
我知道我知道
那就是清江的气息
我听见了吊脚楼的歌唱
我嗅到了老屋的私语
那一声清江号子
牵着我的身体
去到石板街上的青石板
去看京剧团的戏
那一声声京胡
拉扯着多少爱恨情仇和柔情蜜意
瓦钵蒸肉牵出了好多哈喇子
九佬十八匠各自显着绝活
我混迹在这民俗的酱缸
有清喊怪叫也有轻声细语
那一路走来
我渐渐上得岸来
你却渐渐沉进水底
就这样没有来得及
没有来得及亲吻说些亲密
我们就阴阳两相隔
你能听得见吗
那幺妹的清唱
还有那一声声京戏
望着那一江春水
想念着我的悠悠古镇
在岸边
我和一群年轻人
嗅到了那些生命的气息
我觉着那就是我生命的呼吸
3月27日,我们携带着哈哥的骨灰,在资丘双桥下,曾经是石板街的地方,沉下了哈哥的骨灰盒,把他的生命呼吸留在了他为之无限眷恋的资丘古镇上。
瓣瓣鲜花浮于清江之上,深深哀思进入清江之魂。
石板街,十八年后,哈哥再来踩青石板了。
02 追忆:在我生前,把美好留下
2015年那个春节,哈哥在经历又一轮化疗后,终于暂时控制住了肆虐的癌魔,能够回家过春节了。
初三,父母、哈哥一家、姐姐一家在我们家聚会。
心情颇好的哈哥亲自上厨,做了一道加了他创意的家常菜:香菇苕粉肉丝汤。
首先香菇泡发洗净,然后香菇切成两半,老家人送的自制手工苕粉用温水泡发好,瘦肉切丝,放作料拌好,上油锅炒至七,八成熟,盛起。再炒好香菇,加上水,水滚后把新鲜里脊肉放进汤里,快好时放入粉丝,粉丝变软后加入作料调味。
这道菜刚一端上桌,几个孩子便争先恐后地将筷子伸向它,一下子就扫了个干净。我们都傻眼了,哈哥自得地说:“还是我做的菜最好吃啊,抢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7649/8178a635335831d0.jpg)
席上哈哥妙语连珠,祝福大家工作、生活如爬楼梯吃甘庶,步步高来节节甜,哈哥还就夫妻如何相处传授了毛主席的“游击作战十六字诀”: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比如我老公性格外柔内刚,平时大家都说他脾气好,但家里人都知道,他倔起来便是十八头黄牛也拉不回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7649/d1031d975c4ca6d3.jpeg)
细思这十六诀,真的蛮有道理。老公事情多心情不好时,就不要在家庭琐事上多计较,相反要做好陪伴与关心,让他有个地方倾诉与放松;在他心情好时,要提一些最近家里要做的事,让他多关注家庭:犯浑的时候,切莫针锋相对,非得争出输赢来。
哈哥,就是这样一个风趣和多才多艺的人。
有人说:“直面人生中负向存在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因为美好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在面对困难、挑战、丧失、孤独中体验和创造出来的。”
有人说:“与哈哥交往,日子越久,就越喜欢他。”哈哥把长期直面死亡,在孤独和痛苦体验中创造的美好带给他人,所以说,与哈哥交往,如春风拂面,如饮冬日醇酒,能领悟人生之美。
03 延续:用生命影响生命,让精神延续
2000年哈哥出版散文集《石板街的记忆》、2008年出版散文集《汪洋庄》、2012年出版诗集《草鞋上的非非》和散文集《冒气的故土》。其中《石板街的记忆》是带有明显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一本具有乡情乡音和乡风的一部作品;《汪洋庄》、《冒气的故土》是在实现转型期的作品,思想性艺术性明显增强。其作品多次获散文单项奖,2008年获得中国散文精英奖,2009年散文集《汪洋庄》,是以哈哥故乡为背景,以儿时记忆为题材而创作的散文集,这本书获得了中国首届散文百花奖一等奖,入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奖骏马奖。
2013年6月30日,哈哥荣获“全国文联系统先进个人”称号,不仅是湖北省唯一,还是中部6省唯一获此殊荣者,并作为先进个人的唯一代表发言,其先进事迹受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原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政的充分肯定。2015年10月获得“湖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化政府奖”。2016年1月获得“荆楚指模”荣誉称号。
成就与殊荣面前,哈哥淡然处之。他推崇周国平所说“人啊,应该拥有善良的心,丰富的灵,高贵的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世间生活。”他认为,所有一切的追求与挣扎,都是建立在人——这种最高智慧生物,能把握自己,追求不断突破和超越之上。
哈哥以文会友,朋友交遍五湖四海,每天都有人来看他,朋友给他送来祝福,他也回敬朋友温暖,负责他几年治疗的内四科匡主任说,他带给了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并用自己的行动激励、鼓舞着周围的人。哈哥,就是行走的文化,他的这种魅力魔术般地激励他周围的人积极向上,勇于进取。
在《写作的担当》一文中,哈哥提到:“想人民之所想,写人民之所想,做人民心灵的使者。用具有崇高的思想的作品去鼓舞人,塑造人,就是我们写作的责任和担当。”
受他的影响,一批批文学爱好者开始思考写作为了什么,怎样用生命来写作,如何担当起写作的责任。
受他的点拔,我从一名文学爱好者慢慢成长,从单纯的记录个人视角,比如小女人的一些故事到更广泛的工作、社会视角;从记流水帐到开始有立意有细节;更重要的,从理论到实践,我开始摸索具有个人风格的护理管理之路,一篇篇文章开始逐步在医疗圈子内发表。可以这样说,我写出了文字,而文字又反过来塑造我的思想,反思行动,指导实践。
在长阳县医院住院期间,医院的道德讲堂请他讲了一堂课,他不是应付,而且结合医院的实际,讲了他就诊的经历,用心、用情打动了所有的人,不少人流下了热泪;匡主任不止一次看见,病中的他,就是当地农民请他作一首诗,他也从不马虎。住院期间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其中有很多是医护人员,时至今日,他的散文集《石板街的记忆》仍是内四科医护人员深夜值班的精神食粮。
是啊,写作是一种责任担当,就像结婚;写作是一种思想启蒙,就像哲学;写作是一种搏斗,就像战场;写作是一种引领,就像导向。
哈哥,用他五十四载的生命历程,大写了他的写作担当。在他的生命呼吸里,我们汲取到了火一般的大爱情怀、风一般的滋润之气、水一般的至柔风范,石头一般的刚强之力。
这就是哈哥的精神精髓。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哈哥的生命呼吸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或许就是这样简洁却意味深长:“美,让精神延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7649/5b297fee0ba1bf0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