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支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一)
养育孩子在本质上是复杂体系,复杂体系有着简单的内核,什么才是这个体系里最重要的原则呢?
昨天写的《理解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体系》一文的结尾部分提到了: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终身成长的思维方式。
接下来,我将用三篇文章,一一详细地讲解,该如何通过这三根支柱,构建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模式。
今天先重点分享一下,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表达无条件的爱。
什么叫“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是指你对孩子的爱里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
这看起来很简单,但想想我们日常的语言模式就知道挺难的。
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做到…,我就给你…奖励”,或者说“你要是听话,我就…,否则,想也别想”。
孩子也学得很快,“我是不是考到80分,你就给我买上次看中的那把玩具枪?”,“我听话,你就不生气了吗?”,“我乖乖吃饭,你就让我看电视吗?”
这些都是交换。在交换里,只有条件,只有要求,当我们习惯了用交换的方式来鼓励孩子的时候,总给他提各种条件和要求,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认为做所有这一切对的事都没有意义,没有快乐,也没有幸福感,渐渐的,孩子就失去了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求知欲,内心自我成长的生命力。
我们也总是恐吓孩子,“你再不听话,我不要你了”,“你这样做,没有人喜欢你”,或者用突然转身离开这种冷暴力的方式来威胁他。
这些都是“不爱”的语言,做父母的,都想对孩子表达爱,却使用了错误的方式。史蒂芬•柯维博士曾说过这样的话,“问题有时候不是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所在”。如果不学习,那么,这样错误的语言模式就会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本来心里想的都是爱,却通过“不爱”的言行,在孩子的潜意识里种下“不爱”的认知。
无论怎样,我都愿意给你买东西,带你去旅游,去玩,这就是在表达无条件的爱,这也是孩子应得的,不应该用来和孩子交换。
无条件的爱不代表着溺爱。樊登老师说,“在我看来,溺爱是无论孩子做什么,家长都支持。比如孩子去跟人家打架,家长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就行,这就是溺爱。”
溺爱会让孩子的不安全感更加强烈,他能感受到别人不喜欢他,却不知道为什么,他不知道世界的边界在哪里。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就是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矫正他的错误行为,帮助孩子成长。
这里,每个孩子面对批评的时候,反应也不一样。有些孩子前期养育得好,父母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明白,但有些孩子,却会以为父母批评他就是不爱他,甚至因此马上增加了肾上腺素。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严厉地表态:“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坚决反对你做这件事,我要跟你好好谈谈这件事。”
谈完之后,一定还要再说一句,“虽然爸爸/妈妈今天批评了你,但是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这样,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就能让孩子理解,有些事绝对不能做,所以挨批评不是不爱,而是要帮助他成长得更好,这是爱护他。
父母要做到无条件的爱孩子,接受他的不完美。
孩子要成长,他不是机械的,而是像一片森林一样,充满着生命力,朝气蓬勃。
我们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同时,
更多地去看他好的地方。发现亮点,才是推动一个孩子成长、进步的方向。当我们不断地让孩子身上的亮点越来越多时,阴暗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少。
盯着孩子身上的亮点,找到孩子光明的一面,积极地想办法把它放大,这才是让孩子获得自尊,自信最有效的方法。
这些都是具体可行的好方法。当我看到书中这个部分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了昨晚儿子主动帮我拿吹风机递给我的画面,当时,我内心感受到幸福和温馨,我向他表达了感谢,并且向他解释了他这个行为。但现在觉得还不够,其实,我还可以跟他描述我内心里的感受,并告诉他这个行为的意义。这就是在放大他的亮点。
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要把他的亮点记下来,每天都讲给他听,然后每周还要跟他复盘。我相信,这个想法,值得去做。
正确地跟你的孩子表达出对他无条件的爱,这样,一定可以使你赢得孩子对你无条件地信任、无条件地依赖。我想这也是为人父母最大的骄傲。
以上,是关于《陪孩子终身成长》第二部分“无条件的爱”的学习笔记和心得。分享给大家,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