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你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1
几天前,一小兄弟向我征求婚恋建议:你说我是找A呢还是找B?
第二天又问:我是选择稳定的工作还是继续留在公司呢?
多么熟悉的情境!
曾经,我也这样,总有很多难以抉择的事情习惯问人。以至于老公都烦了:这么小的事还问我,自己拿主意!
也曾痛下过决心“靠自己”,可当再次面临抉择时仍然左右为难,举棋不定。想破,却不知怎么破。为此,我常常苦恼。
两年前的一天,好友为要是否辞职随老公出国而为难。她冰雪聪明,听了我几句话便意识到问题的根源:不敢为自己负责。
我恍然大悟:我何尝不是如此?自此以后,“为自己负责”的主题一直盘踞在心头,挥之不去。
直到最近。
2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躺下后怎么也睡不着,胃里难受。我的辗转反侧吵醒了老公。他马上给出建议。
若在平时,这根本没任何问题。但那天恰逢我的心情糟糕透顶,身体不适和他的建议,犹如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骆驼,我愤怒地回应,“说那些有什么用?!我根本不需要你的建议!”
此话一出,他也火了。
就这样,屁大的事儿便引发了一场嘴仗。
我反复纠结于他不倾听我;
而他则恼火于我的“无理取闹”。
我耍性子,一边哭一边抱怨;
他气结,实在烦透了,干脆扛着被子和儿子躲到另一个卧室睡觉去了。
看着空无一人的屋子和紧闭的门窗,我索性放声大哭,至于大半夜的是否会吵醒老人和孩子,是否扰民,全都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
觉知力的训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那样痛苦的时刻,我竟然模模糊糊地意识到:有个成长机会来了!我不清楚它是什么,但愿意跟着直觉走。
因此,放声大哭的同时,竟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将一部分自己从痛哭的身体里抽离出来,仿佛站在房顶上静静地看着下面这个发疯的女人撒泼打滚。
因为这份抽离,即使在那样愤怒的时刻,我仍然非常感谢老公的“配合”,他的离开,给了我莫大的自由与安全,在这样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里,我放声大哭。如此酣畅淋漓,不知多久没有过了!我一边哭,一边骂他“混蛋”、“王八蛋”,将一切委屈和愤怒全都倾倒出来。
身体承载了我们所有的潜意识,而泪水便是连接意识和潜意识的重要通道,那些滞留其中的陈年创伤都会借此释放出来。
每个人,无论业习多么厚重,都有天然的自我治愈和自我成长的潜能,它会推着自己寻求一切机会寻求自我疗愈。
而我们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成长任务,如果不被阻塞,生命能量就会自然往下流动;一旦遭遇阻塞,就会停滞下来,变成创伤被压抑到潜意识深处。
以后,生命能量会引导我们不断经历与之相似的创伤,目的就是为了将停滞的发展任务再次提到议事日程。
若还没做好准备,机会自然流失,直至下次出现;若我们的觉知力足够强大,敏锐地抓住时机,便可借此修复创伤,提升生命潜能。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找与父母相似的伴侣,也总是重复出现相似的痛苦经历,让命运不断轮回的根本原因。
就像这次,明明没多大的事儿,我却凭着直觉任由自己将事情闹大。
在酣畅淋漓的大哭中,那种久远的熟悉的感觉慢慢回笼。
这次,我需要的只是老公一个温暖的拥抱和一句发自内心的“你真的好难受!”
与之遥遥相应的,也依旧是期待爹的看见。
与爹的身体接触,唯一的记忆是在三四岁时去给爷爷上坟的路上,他抱着我的一个闪回镜头;工作后,我再也不需要他的肯定,但那个足够拥有权威的“内在父亲”早已被我内化到了人格结构中。
这一次,潜意识借着我跟老公发飙,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出那早已被我埋藏至深的感受。
此外,我竟然在这里第一次发现了妈的身影:上大学前,几乎没有和妈身体接触的记忆,每次想粘着她时,一向温和的妈都会不耐地推拒。
小时不解,长大后才明白,和爹一样,这也仅仅是她的成长烙印而已;另一方面,年仅21的妈在三年内生下哥哥和我,生活中尚且艰难,身心的耗竭让她很多时候都无力回应我们的情感需要。
而日渐长大的我,看见她那么劳累和疼爱我们,认为她已经给了我这么多,自己再索取,就是太不懂事了!
因为害怕,在爹面前不敢表达;
因为愧疚,在妈面前不敢索求。
就这样,我渐渐认为,表达自己正常的情感需求是可耻的,是不配得的;大人说什么都是对的,而我是错的。
但身心的感受是本能,感受受阻,就是能量受阻。
受阻的能量无法向外流动,便只能向内,形成习惯性的自我攻击和自我否定。另一方面,内在感受和外在的“正误”评判常常发生矛盾,造成分裂。
以后每遇抉择,分裂都会发生,因为不相信自己的感受,进而怀疑基于感受之上的判断,随着外在评判的声音越多,人就越容易陷入混乱。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优柔寡断的性格。
在哭泣中,“屋顶上”的那个“成年我”清晰地看到:此时此刻,哭泣的我已不再成年,而是无意识中退行到了幼年。那个优柔寡断、悲伤无助的小女孩,是多么的渴望被抱持和被安慰!
而且,不光这一刻,每当我强烈地渴望得到别人的慰藉、认可、接纳时,都会自动退行到婴幼儿状态。
3
等我哭够了,就坐在床边静坐。
万籁俱寂中,有些力量渐渐升起来,我决定独处几天。结婚最初,我俩脾气都很火爆,一言不合就吵架,一吵架就会冷战。冷战是为了惩罚对方。
这个模式在我小时候经常遭遇。每次我惹爹生气后,他便冷着脸一声不吭。那种联结断裂的恐惧总是紧紧地揪着我的心,于是,我总是努力讨好,直至爹跟我说话。
婚后初期,这种处理方式在生活中重现,所不同的是,已经习得了这一方式的我既是冷战的发起者,也是承受者。几乎每次冷战后,最先受不了的一定是我,那致命的结点,也依然是对联结断裂的恐惧。
这次,我打算先不主动跟他说话,但这不代表冷战,我只想借此机会留一个空间,继续自我觉察,处理我自己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清晰地看到:我与老公之间发生的一切只是“情绪”对“逻辑”的普通版本,翻出的却是我几十年前就已写好的“人生剧本”,所以本质上,他仅仅是一面镜子。
在幼年这个剧本“编写”之初,那时的我羸弱无助,否定大人的评判就意味着对他们的背叛,意味着没资格被爱,所以我必须妥协,直至完全放下自己的感受和判断。
但是如今,我已经长大,无比清楚自己的存在是多么的真实!
所以,每当面临抉择,只要能安住于当下,听从内心的声音,确认自己的感受,分裂就消失了,最好的答案就会如水一般从心底自然流出。如此,便能为自己抉择。
无法为自己负责的另一些表现是畏难、习惯性抱怨和指责,这些也始于感受无法被确认。
每当我们退行到幼年,不相信自己的感受,就会变得不自信,内在缺乏力量。
这样的人,在面临一个具有挑战性任务或无法应对的境况时,都会畏难(弱小的儿童面对成人的任务,当然会畏难!)人都有自保本能,无力感让人难以忍受,不是内耗到身体,就是向外投射——这就是习惯性抱怨和指责的根源。
破解的关键是在每个痛苦的当下去觉察。一旦觉察到自己的退行,成人意识入驻剧本,力量就会瞬间回归,内在小孩自然也会迅速长大。
因此,所谓“成长”,就是从被迫停滞的婴幼儿状态回到当下的成人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一旦战胜困难,我们都会更有力量的原因。
若能意识到这些,我们不仅愿意为自己那些人生中的重大决定负责,也愿意为自己的情绪和痛苦,为过去、现在与将来,以至每一个当下负责,不再抱怨外界,而是选择积极应对:
面对不喜欢的工作,可以辞职,或者努力适应,或者只将它当作“安生”之用,而不是抱怨公司或上司;
如果不喜欢当地的生活环境,可以权衡利弊,选择搬家或移民,或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改变现状,或选择忍受,而不只停留在单纯的抱怨上——它会继续内耗我们的能量;
如果孩子不写作业,可以觉察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可以反思自己在育儿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抱怨学校和教育体质;
孕妇或老人若没人让座,可以选择照顾好自己,也可以主动上前为自己争取权利;
如果有人惹恼了我,看清是谁伸出了“钩子”,便可灵活应对;
如果又回到抱怨父母的境地,那就深入觉察自己……
这就叫为自己负百分百的责任。
当然,为自己负全责,并非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搞定,这只是“死婴状态”的另一种表达——因为绝望,才会凡事绝对不求人。
真正的强大是:当我能完全自己搞定,就自己干;当我有一定把握,同时仍需他人支持,就会合理地寻求帮助。
当我们每时每刻都与自己在一起,确认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的判断,内心就会充满力量和智慧,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在自助与求助之间灵活穿梭,自由切换,万事万物为我所用,但我依然在为自己负责。即使放弃,也是我主动选择放弃,而不是放弃选择。
比如,当你从医院回来,老公竟然没有主动问你看病的情况,你主动告之,对方也无反应。你或许会感到非常失望和伤心。
在这个当下,通过觉察,你意识到:
我承认自己很伤心,也承认他没有主动关心的事实,先把他放到一边;
然后觉察自己的状态,是不是又退行到了幼年;
如果是,那就继续觉察,让成人自我注入其中,“我可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按时吃药也好,注意饮食和锻炼也好,都行;
如果没有退行到幼年,只是需要一份情感的联结,就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希望你能关心我。”而不是抱怨对方如何。但你清楚,你带着期望,对方未必就会满足。如此,便能自足。
4
在这样的觉察中,那困扰了我三十多年对于联结断裂的恐惧渐渐减弱,能量慢慢回升,直至对内对外的攻击完全消失,心境平等无二后,我看见了老公愤怒背后的无奈和被看见的渴望。
人与人之间的能量总是在无时无刻地相互流动,即使没有任何外显行为,它们也照常发生。你收回爪子,对方马上就会感受到。
“冷战”两天后的那个下午,我和儿子玩到六点,正要回家时,就看见他在不远处微笑着冲儿子招手。以往,每次他都会过来和我们回合,但这次完全可以不必。
便利店里,趁儿子挑牛奶,我抓住了他的手,他也温暖地回应。那一刻,眼泪就那样流了下来。
仿佛和好如“初”。
但我清楚,经历过这次冲突,我已经再也回不到从前。
我已经“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