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教育青春

我不想再鼓励你去成长为自己的样子了

2018-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秋月连江
我不想再鼓励你去成长为自己的样子了

新年的意义

新年到了,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亲戚们的热(盘)情(问)了:

“还没找女朋友呢?”

“毕业了打算怎么办呀?”

“准备去哪儿工作?还没找工作呀?”

“我觉得你儿子当老师挺好的,公务员也不错,我儿子一个月工资……”

“你儿子真不错,我儿子今年刚买了车……下个月正准备结婚呢……”

“妈/爸,我……我们走吧……”

其实大家千万不要想多了,别觉得亲戚好烦,说什么他妈的有房有车又怎么,我告诉你,如果当你有一天有房有车,你……你他妈也挺高兴的,所以真的,好好接受他们的关(折)心(磨)就好了,这不就是过年的意义吗。

好了,还是让我们回到主题。

我看了一下,距离上一次发布文章,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新年的喜悦,我也有一些学习感悟也挺想和你分享分享。

翻看以前写的文章,发现自己写的很多是关于工具和思维上的一些东西,想了想可能跟自己的学习内容有关系,后面希望也能写写其他方面的东西。

下面说说自己的感悟,这段时间的学习感悟主要有两点。

第一个是前段时间,在看梁文道老师的一期节目时,听到了一个词叫做“资讯茧”,大致意思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去只看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你说这不是废话吗,不感兴趣的东西为什么要看?先别急,听我给你具体讲讲。

梁文道老师就举了一个例子,他以前很喜欢看NBA的体育新闻,但是当时条件很有限,不像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消息只能通过报纸了解到,而且关于NBA的消息就在那儿一小片地方,所以在找NBA消息的时候,还能无意间看到世界新闻或者其他方面的消息,但到后来有了互联网,就可以直接下载一个NBA之类的app,只看体育新闻,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不小心看到其他消息了,这样其实我们就失去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维度,把自己锁死在一个茧里。

其实罗振宇老师很早也讲过与这个类似的概念,他说的是母亲类和父亲类的知识,母亲类知识就是你喜欢看什么,我就一直给你什么,让你看的过瘾和高兴,而父亲类知识可能就不太会考虑你的喜好,而是给你看认为好的知识。

其实我并不想来比较到底是母亲类和父亲类知识哪个更好,因为这件事其实已经发生了,具体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以及各种app会根据大数据算法,来推荐符合我们口味的内容,甚至百度和Google搜索也会根据我们的喜好来展现搜索内容,当我听到这时,我的感受倒不像梁老师说的那样感觉身处在一个茧里,而是感觉身处在一个没有天花板的框架里,而我们却选择低着头,被死死限地制住在其中,嘴上还挂着微笑。

是的,这是我们人性的的选择:自动忽略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像房间里的大象,虽然大象在那里,但就是不承认它的存在,其实我们都明白,想要真正的成长,是我们更能包容一些东西,能把那些击碎我们认知的东西重新捡起来,装进身体,重新组成一个自我,换句话说就是不只看事情的一面,不然这样我们只会变得更极端。

就好像社会分工确实大大加快了协作的效率,但由此出现的问题可能是我们会越来越不熟悉彼此的工作,专注在自己眼前,而看不到整体,不知道这样对我们来说,是否真的只有益处。

第二点感悟是关于历史的,说实话作为一个理科生(找个台阶下),我对初中学过的历史知识已经全然不记得了,最近一段时间在看钱穆大师的书,也通过听书了解到他老人家的一些思想,给我最大的感悟是以前所学过的历史都算是白学了(而且还忘的一干二净),特别对于中国历史,以前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词是: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封建腐败、中央集权……

这些是什么,是一个又一个的标签,人的天性是偏向于把事物简单化的,因为这样既简单又不占内存,但这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会让我们变得看不清楚事实。比如在看钱穆大师的书时,我发现在唐代,当朝由外国人做官来管理民生是很正常的事,这在我们现在看来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国家怎么能让外人来治理呢?但这就是当时的事实,因为当时的人们有的是王朝的概念,而不太有民族的概念,所以老百姓最多记得的是我们的村子是什么村,管理者是谁,如果你问他属于什么民族,他会完全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所以通过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足以改变我们对一个当时的政策甚至整个朝代的理解。还比如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国和外国的金融政策和监管会不同,为什么不能参照他们的,其实这也是中国和外国的历史差异造成的,因为中国自统一以后是中央集权的,信用在国家,政策是从中央到地方,而对于外国来说,他们当时的格局是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在开始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局面,所以城邦彼此之间为了互相沟通和交易,信用是在民间的,所以当我们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就不会盲目模仿和批判了。

就像钱穆先生所说,读历史最好先把历史读通,去了解这一条时间河流里的故事,梁文道先生也说如果你想了解共产主义,那你一定要先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标签化”认识,历史不是教材上的几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要了解历史,需要把时间这条线连着看,这样才能更好的认识它。从历史回到人,可以学到的就是不应该把人也标签化,因为在生活中我发现很多人是喜欢贴标签的:

“他那人就那样……”

“他就这暴脾气……”

固然性格会影响一个人,但你要说这薄薄的几个字就代表他,那他本人首先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就像一个在外面偷盗的小偷,可能是一位走投无路想要拯救女儿生命的父亲。

虽然我们的大脑更习惯于简单的东西,但我们需要知道,成长是逆人性的。


关于未来

最后关于未来,说实话不知道为何,我自己对未来总是有一种迷一样的自信,相信它一直是美好的。

去年我因为受到古典老师的影响,总是鼓励大家要去努力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但现在,同样是因为古典老师的影响,我想告诉你,今年我可能不会再鼓励你做自己了,因为我不想你把这句话拿来当成生活的挡箭牌,当成暂时可以偷懒或者停滞不前的短暂春药。

所以今年,我希望你能够去努力zuo一zuo,不是No zuo No die,而是Always zuo,never die!

去多尝试一些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如果你很迷茫,不知道想干什么,那我想告诉你,你可以不把自己先限定死,说老子一定不做什么,而是多一点包容和好奇,可以说:也许老子可以试试。

以前给大家谈时间管理,看起来感觉好像是浪费一分一秒都是可耻的,但其实不是这样,很多伟大的思想和创新点子就是在无所事事或者与人闲聊时产生的,所以你可以用时间管理给自己规划出一段“悠闲”的时间。要做的就是去了解这个社会和世界,要追不要逃,迷茫是常态,而控制好我们自己的情绪,能够面对它是关键,哪怕失败,至少你了无遗憾。

就像昨天,正在烤火取暖之余,老妈的手机里传来一首《走进新时代》,一问原来是一位亲戚唱的(60岁)

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精彩,前天走路时,一大块厚重的木板摔落在面前,在惊恐和庆幸之余感叹到,人生苦短,我还是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不然不能活着写这篇文章)

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精彩的部分,相信在新的一年我们仍然在探索人生的路上,它一定充满了冒险和无限的可能性,希望当你回头看去,你已经站在高处,看着夕阳,对一路陪伴你的人回以微笑,然后继续前行。

我不想再鼓励你去成长为自己的样子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