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需要学会收纳?
最常见的收纳需求除了“空间的合理利用”之外,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
对于收纳狂人来说,空间管理和自律是必不可少的生存能力之一。
当所有物品都尽在掌握,当身边的一切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这种感觉会让你像是掌握极权的国王令人欲罢不能。
真正的收纳,在表面的清晰条理深处意义,是逻辑学的方法论重现。
在一场天翻地覆的头脑风暴之后,带给收纳狂人的是无比清醒和清新。
要我猜,喜欢收纳的人大概率也喜欢拼图。
但是拼图这件事和收纳一样,完全不能叫浪费时间。通过收纳整理物品给自己带来心灵慰藉的人,不一定是完美主义者,但一定有不同程度的强迫症。
这本讲关于收纳的书,我在之前也听说过。书上说,收纳的第一步不是「收」,而是「扔」。我对此深信不疑。
无数人在教你收纳,无数人在表达收纳的重要性,如果你还无动于衷,就先从扔开始,虽然我不敢保证,但你很有可能会爱上这种感觉。
开始收纳的第一步需要明白的是,你为什么需要收纳?
2018年,“不忘初心”是一句很有哲学的话,你可以把它运用在任何地方。放在收纳这件事上,它的含义就应该是“物归原位”。
物归原位的好处是,当你每次找要找的东西,都会先从你经常把它所放的位置找起。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经常把手机放左边口袋,把钱包放在右边口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当你找不到你的手机了就会下意识的伸手摸左边口袋而不是翻来覆去毫无所获。
讲真,这样的窘迫时常会让人后悔莫及。
收纳其实并不复杂,但要把它做好却很难。
收纳也是一种美学,不仅要把物品放在它应该所在的位置,不同物品的排列有时会形成一种化学反应,所以完美收纳后的空间,天然具有舒适性。
这还是一种形而上的,不可名状的舒适。
潮人的衣帽间五颜六色,看起来眼花缭乱,但其实乱中有序。
而收纳的好与不好,评判标准从来都是自己而已。
只有自己舒适了,才能被算作好的收纳。所以如果收纳过于紧凑,导致每次找东西都很麻烦,那便又是另一种极端了。
当然,也可以选择管住自己的手,少买些东西就不会为收纳头疼了。
对于不同需求的收纳人群,设计师会有自己的考量,无论是重度患者还是轻度爱好者,都能满足你的任性。这样的收纳设计才是人性化的设计。
懂得收纳,你就是生活的设计师。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