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寒露
又是一年寒露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家门口的老司机,开车前,先把车打着一段时间,才准备起身出发。早上的这一场景,也迎合了寒的来临。
我依然是春衫中,同时也感受到了寒冷的早上,冷飕飕。其实这就是冬天应该有的节奏。每一次记录的同时,我在想记录和生活是不是一致或是矛盾。其实记录只是为了记录本身,而真实存在。就在刚才,被维修电脑的工人打乱了节奏,重新回到案底,记录的内容也许就有了千差万别。
最近的阅读少的可怜,但并不代表写作的内容会显的苍白无力。到了即将到来的冬天,才更应该更有心中所想、心中所思、心中之感。
沉静在这个安静的冬日暖阳之中,思绪逐渐被打开,好的东西就是放太久,藏太久,也会被人知道和发现。储能,某种意义上就是积攒和历练。就在上周,我对精致做了这样的描述:
记得在十几年前,一个夏天,我们的部队,来到宁夏的大戈壁滩,准备安营扎寨。夏天的宁夏郊外,夜与昼,冰火两重天。为了迎接两天后军长的检查,我们用两天时间,三班倒,硬生生的开辟除了一条用白色、褐色扁石铺出的通往营区的道路。在朝阳升起的时候,我望着这条官兵辛勤劳作开辟的一条马路时,显得那么壮观和动人。换成现在用一个时尚的词精致总结。这是我对精致的理解和感受。
由此我突然想起,转换个话题。人与人的确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观察能力,辨析能力,以及独立能力。
在雨夜我和大学同学一起举杯畅饮时,他的那些话语相信是他的人生体会,也是生而为人不易之后的理解和宽容。这种极高的思想,是可以代表一种较为正确的思考方式。
寒,虽然感受在地表温度的冷却之上,但真正意义上没有寒冷之意。你看在冰天雪地间,企鹅在南极自由行走。酒者在寒冬腊月喝的热乎乎的即兴。一个白发苍苍的学者,没有因为寒冷的天气,而影响他的行动能力和思考能力,依旧在努力搞好研究。城市的每一分子,在每一个时节里,都有那么一些人,保持应有的风格,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冬天,其实还要等一段时间才会到来。只是寒露来了,早晚的温度很低了,注意身体,调整作息,以适应冬天的节奏。
冬天应该是什么样的节奏呢?还是要隔三差五去户外,领略冬的寒意,领略本身就是与自然相处。同时也应该掌握一些生活的小技巧,做一碗羊肉粉丝汤,热乎乎的暖一暖身体。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认真转换,把自由的事情和不自由的事情都愉快开展,顺力而行。
好多年,没有回过故乡了,故乡的冬天,穿这棉鞋、棉衣、
棉帽,无忧无虑度过。故乡的冬天,干燥而寒冷,饮食主要以羊肉和土豆、小麦为主。故乡的冬天,大人们常喝酒对望,故乡的冬天,有故乡的玩伴。一起淘气,一起乱逛。也许在今年的某个冬天,我会选择回一次故乡。因为我离故乡太久远了,我怕我把故乡忘了,也怕故乡把我忘了。
寒冷的冬天,其实并不寒冷。房间有暖气,户外有寒衣,只是那个寒冷冬天的记忆,并不是这样的模式。那里是母亲的火炉,父亲的背影,以及外婆家的了聊天声。
人其实很多时候,活在回忆之中,怎能随随便便把过去忘记呢?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说明你生活的时候,是真切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几代人的生活轨迹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轮回中,让我突然觉得一股寒气只逼体内,而这寒意并不是真正的寒而是一种心情。
每当到了冬天,会想起已故的亲人,也会想起那些看见过,吃过,玩过的东西。它们伴随着我们一起走过。每次听到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心中都会流下几行热泪。是啊,这一冷一热,就又是一年。时间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也带给我们一些东西,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
在这个冬天即将来到的时候,我仿佛看见儿时的那个我,那个胆怯而忧郁的我,似乎他就这样,一个特别的男孩,也似乎没有人能真正读懂他的世界,他的世界里装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请原谅他的故事以及他的过失,那些本就是一些人生常态,但久久不能忘却。
其实更好的忘却就是不要忘记那个本身的你,继续做那样一个梦,也许当梦醒的时候,一切都是白色的世界,你再奔跑,我在火炉前取暖,一切安好。
继续,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