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课内名篇点评

评《兰亭集序》

2019-01-06  本文已影响35人  温雯二雅

作者:毛书颖

  《兰亭集序》这样经典的作品,有多种解读的方式。而我最中意的解读,莫过于将自己亲身代入公元353年的那个春天。

  正如序中所言,这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几个好朋友引流觞为曲水,行起了酒令。你做一首,我吟一曲。知己之间,无需多言,仅凭饮酒作赋,会心一笑,即可互传心意,畅叙幽情。天空是澄澈的蓝,蓝的澄澈而又渺远。王羲之仰头观望着这片天空,发出“仰观宇宙之大”的感慨。观察与思考宇宙自古以来便是人类钟情的话题,大概是因为渺远而浩大的宇宙特别容易让人生出沧海一粟的渺小与敬畏。王羲之并不惧怕宇宙的浩瀚与自身的渺小,而是反观大地,俯察品类之盛,仿佛自身即与这宇宙、万物融为一体,悟道感倾涌而来。

  大约出于人类的本能,思考完宇宙的王羲之,很快将宇宙引申到了人生。他想,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不过两种,一种是静坐一室之内,相对无言,静悟参道;要么是放浪形骸,一起浪迹天涯。不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朋友之间的情感总是共通的。看着自己身边的满座客友,大家把酒言欢,好不热闹。可是在这样的情境中,王羲之又不由得想起宴会过后的冷寂。再真挚的友谊终有一天会随着生命的逝去而消散,再美好的时光也不过是转瞬之间,而这天地间的万物再繁多,终有一天是一抔黄土,满地残骸。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让他很快陷入了怅然若失的痛苦之中,对于这种肿胀的酸涩感,王羲之虽然看的通透,却无法消解,更不知怎样应对。

  大约是此时赋诗的活动进行到了高潮,人们争相引古人之典,而这一次次的用典里,自然少不了对生命的慨叹。这让王羲之陷入了更深一层的悲痛之中。因为千百年来,前人、今人、后人对于生命的理解虽各有不同,但最后的结局都如此相似,都是走向寂灭。更加痛苦的是,早有有智慧的前人看穿这挣扎于尘世的痛苦,却没有办法从中解脱。说到底,人不是神,不能超脱轮回之外,脱离五常之中,于是乎,这痛也就自然而然地转成了悲。悲的已不再是生命之短暂,而是明知其短暂却不得不与其中挣扎沉浮的无望。眼前是热闹的景,热闹的人,心中却是死与生的纠结,王羲之不免发出感慨:悲夫!又转念一想,生命的无常不可改变,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可生活的方式却取决于个人。是要沉迷于死与生的虚幻的冥思当中无法自拔,还是牢牢地抓住现在,享受当下。这个问题显然被昔人、今人谈论过千百遍,但就像鸡生蛋与蛋生鸡一样,永远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又或许,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境遇与环境之中,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尽相同。

  但是显然,王羲之选择做一名生命的哲思者,而不是无病呻吟的酸臭文人。他很快地把自己从虚幻与寂灭的情绪中拉扯出来,做起了当下的工作-------列叙时人,著录起述。并期望以这种方式取得精神上的不灭。

  若是以今人的眼光来看,王羲之无疑是成功了。可又是谁给了王羲之那样的勇气,让他认为仅凭记录在竹简上的文字取得永恒呢?只能归结于这位先知者挑战时光的无畏、勇敢与自信了。

评《兰亭集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