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麻的故事:老师布置的作业,麻麻也要认真对待!(2019.06.

2019-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雍豆子姐姐

        小朋友即将满6岁,慢慢的也将面对“升学”的压力。不过对于压力,可能粑粑麻麻的感觉更大于小朋友。幼儿园的老师为我们推荐了“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系列访谈短片。

        幼升小,有什么困扰?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家长们有对孩子进入小学生活是否能适应的焦虑,也有孩子是否要参加各种课外学习班的焦虑。

        首先观看的是由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的姚伟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余颖讲解的《孩子好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养成》。

        两位老师侧重从入学准备的重要性、需要做哪些入学准备、目前家长们对入学准备有哪些错误认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入学准备的重要性

        由于幼儿园的学习以游戏为主,要求相对比较少。小学阶段以教学为主,教学的时间有了限制,教学的方式采用分科制加班主任教育的形式,而且由于一个班的人数较多,老师对每个儿童的关注也少了,学生有了自己的活动。因为幼儿园与小学有了较大的不同,因此孩子在小学入学初期时的行为、学业、交往,对孩子后续的行为很重要。

        从这个角度上看,孩子入学准备不是为他们去小学做准备,也不是学一些小学的知识,而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做准备、为他们终身学习服务。

        二、入学准备有哪些

        在两位老师的讲解中,说到的入学准备中包含学习意识、学习品质、情绪管理、学习习惯、人际交往等。

        学习意识,孩子能主动想起在什么时段做什么事情。

        学习品质,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学习。是否保持对学习的好奇心、兴趣、是否能主动的学习、坚持带着想象去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

        人际交往也是孩子入学的重要准备。因此,家长在平时要多创造机会和情境,让孩子积累与人交往的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还要进行延迟满足,培养孩子的耐心;要给孩子受挫的机会,帮助孩子调试情绪,为如何突围进行经验的积累。

        三、家长对入学准备的误区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入学准备就是知识的储备。这是对入学准备的狭隘理解。我们对孩子的关注不仅要有学习的、生理的,更要有心理的,因此不进要有认知上的准备,更要有心理的准备。

        四、理清认识,重新看待孩子入学

        说实话,我就是对孩子入学有一些焦虑,这次老师的推荐的学习很好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都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正是有了这样的观念,家长们才会拼命地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因为,我家孩子没有学习,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了,看起来我家孩子就比别人家的慢了一些。

        人生是什么?人生是比赛吗?

        有人认为人生不是比赛。正是因为不是比赛,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麻。

        也有人认为人生是长跑!有谁见过在马拉松跑步中去争谁离起跑线更近的?

        因此,在两位老师的讲解中,有心理的入学准备、有人际交往的入学准备、有情绪管理的入学准备,却独独没有知识的入学准备。

        我想,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个性养成,远远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