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君|小说:北岸映山红(七)

2022-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林雁君

(原创小说,文责自负。)

作者:林雁君

  打鱼是季节性的,加上是劳力活,北岸村的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选择了别的行业,捕鱼的人渐渐少去,北岸村里,只剩下吴大柱、吴大奎等和他们年纪相仿的中年人在捕鱼。

      渔网打上的鱼,是要挑着回家分拣的,一种种鱼归类,然后拿到集市上卖。在家是长女的静姝,很早就帮父亲拣鱼、卖鱼。静姝听父亲说过,刚打捞上来的鱼是有叫声的,特别是小黄鱼,从滩涂上岸,回家几里路,父亲一路挑,鱼儿一路活蹦蹦跳,这些鱼是都是最最新鲜的,也能在集市上卖个好价钱。

        吴大柱和妻子包小英为了养育四个子女,夫妻俩人是很节约的。海里捕捞上来的“珍贵”种类,包小英都是拿到集市上卖,像蝤蠓、大虾、黄鱼等,这些一样一样卖出去积攒的钱,都是几个孩子读书的学费。

      留着给自己家里吃的,有些是卖剩下的“好货”,和一些小鱼、杂鱼,平时捕鱼收成量多时,包小英就会把鱼儿们开片,洗净,晒成干鱼,再拿到集市上卖。

      吴大柱喜欢喝酒,碰到心情好,或者家里头孩子们过生日,他会把“好货”留起来,像软壳的蝤蠓、大龙虾、大黄鱼等,用自酿的米洒炖着吃,那个鲜味是真的不用味精这种调料的。

      但他只喝汤里的酒味,孩子们吃“好货”,吴家这几个孩子也是懂事的,“好货”要父母一起吃的,吴大柱一高兴,就会给四个子女分一点米酒,看着这个孩子咪一点、那个孩子咪一点,一个个小脸蛋红扑扑的,吴大柱就哈哈大笑,那个时候,也是吴大柱和包小英最开心的时候。

      吴大柱帮衬几个兄弟姐妹成家立业后,如今,自己的四个子女都还未出场面,这肩上的担子还重。生活是苦的,酒是香的,吴大柱喝着自酿的米酒,抿得唇间咝咝作响,仿佛只要他抿着那酒香,一切的辛苦都能过去。

      静雅、静娴、静勋,三个孩子读书都很用功,书读出来,都能规划好前途,尽管自己是没读过书,但几个子女的好成绩却让他心里高兴不已,吴大柱感觉是自己的父母在天之灵保佑他了,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

     

      吴大柱感觉最愧疚是是大女儿静姝,这孩子当初成绩也是好,只是那时家里头实在是供不起了,让大女儿放弃了学业。静姝这孩子性格内向,不喜欢往城里跑,不合群,整日守在书店里,如今快二十六了,在北岸村已是最大龄剩女,要赶紧帮她找户好人家了,吴大柱一直在打听物色好青年,可静姝完全不当回事,吴大柱心里头着急,这孩子是要一辈子留在北岸村不成啊!

    静姝给书房里配了一柜台的文具用品,生意还不错,八十年代,镇上能开出一家书店是少见的,来的年轻人和孩子们比较多,碰到开学季,这附近几十里地的村民都会带着孩子到镇上买新书包、文具、书籍,忙不过来时,她会让母亲来帮几天忙。生活有些平静,对静姝来说,她很享受这样的日子。

      来书店里看书或者借书,都是爱阅读的人。

      书房常常来一位五十来岁的女士,她衣着得体优雅,喜欢穿着墨绿色的民国旗袍,发型一丝不苟,皮肤保养得当,静气如兰。她喜欢在每周末的上午十点来,有时候会呆上半小时,有时候会把书带走看。静姝常常为她的风采所折服,这年轻时该有多少男人倾慕她。静姝心中暗想,等自己有一天年过五十,是否会有这样的风采?

    “静书房”也陆续有了固定的读书人。

      阿志也是这“静书房”的常客,这段时间,几乎是每个周末他都有来,常常坐在玻璃窗边固定的位置,穿着一件洗了发白的牛仔衬衫,带着一副近视眼镜,留着小平头。时间久了,他和静姝会默契的笑笑,但他依然话很少,简单的几句关于书籍类的话,从不多讲别的一句。

      书房的房东廖建军先生认识阿志,一次碰到阿志,俩人聊了好一会儿。

      阿志走后,廖建军拿着一把椅子,坐在书房门口,趁着阳光舒适的暖意,跟静姝讲起阿志的身世。

      廖建军和阿志父亲是朋友,阿志全名叫陈成志,五岁那年,父母和奶奶因一场大火全没了。

    那时候刚好秋收忙,父母把小成志送到了外婆家,而恰恰却让陈成志逃过了一劫。

    秋燥的季节风大,那个深夜也不知道是什么引得火,那熊熊大火仿佛发了疯似的,随风四处乱窜,院子里的稻草哗、哗地响,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一切,那赤红的火焰也仿佛是一个狂妄的魔头,将两间小屋吞化成灰烬,河头湾的邻居们赶来时,根本无法救火,老人们说,几十年都没见过这么猛的火。小成志的父母和奶奶本可以逃出去,却还惦记着稻谷子,粮食可是农民的命根子啊!可是,三人都被烟雾呛倒在火焰里。

    外婆抱着小成志泣不成声,成志一夜间失去了至亲,成了孤儿。

    还好,成志有个舅舅已成家立业,在镇上做阀门生意,日子还算宽裕,他收养了小成志,尽管舅妈有一百个不愿意,家里头有三个娃,负担也重。但是舅舅林祖旺对成志如亲儿子般,他知道,这也是姐姐的牵挂。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外婆把对女儿的思念都补偿在了成志身上。

      成志学习很好,他平时就和外婆住在一起,没有生活费了,他会去舅舅家里,碰到舅舅不在时,舅妈苏小春会不给好脸色看,成志倒也习惯了,他知道舅舅对他很好,也理解舅妈,他们抚养自己也不容易,也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小小年纪的成志,显得比同龄人成熟,但性格也显内向,这一路上,外婆成了他最大的精神支撑,他希望自己好好读书,将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后来,陈成志如愿考上了师范,毕业本可以留在大城市教书,但是他放心不下外婆,自从舅舅一家人搬到城里后,外婆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就一个人留在了河湾村,其实她是放心不下这山头里躺着的女儿,和这生活了一辈子的河湾村的山山水水。

    外婆年迈了,成志放心不下她,他回到了河湾村,在镇上做了一名初中教师。

(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