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教学一线,且莫谈基础教育改革之美好
得知一消息,一位高中化学特级教师,受聘于一知名省级示范性高中代课,因讲课不被学生和家长认可,月考下来,所代班级化学成绩低于年级平均成绩10多分,学校只好解聘了事……
听到这一消息,我非常吃惊,因为我对这位老师略知一二,今年元月,他跟我同台亮相,竞争2016年度省级特级教师,他如愿以偿,我名落孙山。他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因成绩优异,以省会城市引进的人才调入某市属中学担任高中化学教学,后因这所学校取消了高中招生,他只好去教初中化学,4年以后,他凭借着出色的教研业绩进入市教科所,成为一名专职教研员……
令人费解的是,一位出色的老师,最后落得让学生赶下讲台的困境!与知情人的言谈中,我似乎感觉到他被赶下讲台那是一种必然,比如他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是让学生写一篇与本节知识有关的论文,而不是传统的习题,其他细节不便详述。这所学校,是一所生源很好,高考升学率很高的学校,他的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得不到认可,那是很自然的事,因为考上理想的大学,才是这所学校学生们和家长们追求的共同目标。
无独有偶,前两天在西宁参加了"2017年丝绸之路沿线五城市教育协作会暨教师教学技能交流与竞赛活动",我被聘为高中生物组评委,在五位评委中,有三位是市级教研员,一位是一所进修学校走出来的教育专家,唯有我,是高中生物一线教师,在给选手评价打分的理解上,虽然都能在学生主体地位上达成共识,但在课堂设计的细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的关注点在于课堂互动的新颖性,而我更注重的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好在当意见相左时,他们选择尊重一线教师的意见,这一点令人欣慰。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谁能找准很好的契合点,谁便是教育改革洪流中的"弄潮儿"。近年来在教育界有一种趋势,在评优选先、职称晋升方面,小学教师独占鳌头,在入选人数上,总是占大半壁江山,百思不得其解,恍惚中深解其意,因为评价标准中都涉及到课题研究的级别,教育专家们,大多喜欢把教改课题研究放在小学,原因有二,一是胸怀教育理论的专家学者,很容易掌握小学各科的学科知识,要是换成高中,既有教育理论,又具备高中学科知识的专家就不常见了。二是在小学搞教改,即使效果不佳,影响到学业成绩,着急的家长们,大多有能力在家庭恶补,如果换成高中,就落得那位特级教师的下场。由于专家的及时跟进,小学教师的课题层次很高,成果卓越。评优选先中占大半壁江山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还有一种趋势是,有些教育改革流派是写出来的,一些没有中小学教育教学经历的文人,深厚的文字功底,写出了花一样的教育蓝图,追捧着遍及大江南北,云游讲学,应者云集,似乎给当下教育改革吹来了一缕凉爽的风,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这种改革之风仅可作秀而已,在目前的现实面前,是毫无生命力的。
我所理解的好的教育,应该是:用高分去升学,用快乐去成长,用智慧去成才。但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深知其中的艰辛与困惑,三个方面目标能达成者有几人?脱离教学一线,且莫谈基础教育改革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