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分享】解析(2)《雪国》里的日本文化与传统习俗

2021-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梅美生活1
(一)泡汤与滑雪

中国有江苏汤山、浙江有宁海、安徽有巢胡、厦门有日月谷、云南有弥勒温泉、四川有稻城野趣的茹布查卡温泉,温泉浴可以解除疲劳,穿着泳衣在里戏水。

而日本的泡汤,是需要先洗干净再泡,所以在家庭里往往由最尊贵的父亲泡汤后再由家里其他人员再泡,有一家人共用一池热水的习惯。而在外面的共用泡汤池里,还有男女同浴的习惯,他们讲究干净泡、脱光泡、头盖毛巾泡、坐在矮凳上不能把水泡沫溅到别人身上等要求。据说泡汤一次,次日犹如重生般,可见泡汤已经成为日本独特的保健文化。

而《雪国》里岛村所去的村庄据说是雪国里最舒适的村庄,这里有农民温泉疗养地。因为好奇我特意去查了川端康成所说的这个地方—新潟 (xì)县,它位于日本海沿岸的中央部位。三面环山,中间有盆地。东部为越后和三国山脉,南境为妙高等火山群。新潟的清酒、米果很有名。难怪《雪国》里总写到驹子喜欢醉酒后来找岛村,看来驹子喝酒一来自职位需要,二也是川端康成有意而为之吧!

新潟县是日本海沿岸唯一的一个开港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是石油、天然气主产区。工业以炼油、金属加工、食品、机械、电机、化学、合成纤维等为主。

原以为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是一种为了文学创作杜撰出来的地方,可没想到日本的新潟县正是这样的地方,它是日本降雪量最多的地区,在作品里冬季降雪竟能达到一丈二三,被称为雪国名副其实。

那么因火山群出现的温泉与由雪衍生出的滑雪运动便是大自然馈赠的财富,高耸入云的笔直杉树又是生产滑雪板的天然原料。所以,泡汤、滑雪便让雪国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吸引着日本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去体验。

(二)传统服饰—和服与配套装饰

《雪国》里描写的和服对我印象深刻,看了电影后就更想了解了,特别是女性和服上的腰带和与之配套的服饰打扮都吸引我要去搞明白。

看日本电影就能发现,着和服的女性需要特别的发型、和服腰带与布袜、木屐。艺伎需要涂抹很厚的脂粉,而普通人的生活妆则以清爽自然为主。

《雪国》里身为艺伎的驹子,她的发量比自然生长的要多很多,其实是因为接了不少假发的。这从书里驹子让岛村给自己剪头绳一段的描写就可得知。成为艺伎的女子至少会有5种发型的不同表现,出卖了初夜的艺伎发型也会改变。为了不让梳好的精致盘头散乱,她们所睡觉的枕头都是要求空心的。成为了真正的艺伎后,要把红色衣领换为白色的。

和服讲究直线裁剪,而不是立体裁剪。求舒适中强调通气性与宽松,所以对面料自己设计就有很多讲究了。和服上的透气孔有8个之多,且袖、襟、裾均能自由开合。

和服在生人穿法上是“右前”即左搭右,死者则相反。这种穿法说是受了中国古代服装的影响。当然在服装色彩上也有禁忌。桔黄色、深红色、青色、深紫色分别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亲王的礼服用色,限制老百姓使用。深红色和深紫色,在1945年之前规定不准皇室以外人使用。

想到日本电影《绝唱》里的小雪死后的婚礼中着一身白色和服,这是代表神圣、纯洁的。红色很少用,因为在日本象征着魔力。

而和服与腰带是分开搭配的,在和服袖子下面的衣襟两侧是被掏空了的,这个掏空部位也是为了便于捆绑和服的腰带。好的和服腰带价格往往比肩于一件和服。和服的档次很多,根据年龄、身份(未婚、已婚)场合的不同要求而穿着搭配,腰带的使用都是极其讲究的。

我专门看了穿和服的视频,也单独了解了和服腰带的知识,这才知道日本为何有很多专门以设计制作和服腰带的设计师,和服腰带最长的4.2米,根据需求者的要求与穿着露出的部分,图案的刺绣便分别不同,正反都要求刺绣的肯定是价格最高的,只露出正面腰部的刺绣就要便宜些。如果腰带设计里使用了桑茧缫丝为高档面料,那价格便不言而喻。

二指设计制作的布袜也是穿着木屐的必搭。木屐的穿着来源于耐磨坚固,木屐底前后两块的木条充当着防滑作用。木屐的高度也是不同的。

而对男性和服的要求,在《雪国》里出现并不多,一般来说,传统的男式和服由襦袢、着物、羽织、跨四个大部分组成。纯正的男式和服里是用兜裆布代替内裤的。具体穿着也是跟女式和服一样有很多的讲究。

想了解和服的知识可以单独去关注。总之,日本和服是区分于洋式西装的,它是代表日本民族的特有服饰。

(三)传统居室—榻榻米与暖炉桌


日本对于居住要求的整洁与干净度是很高的。他们居住在榻榻米上,面积大小用叠计量。一叠=一张榻榻米尺寸=1.62平方米。(90cmx180cmx5cm),也有尺寸为半叠设计的(90cmx90cm)榻榻米。所以日本建筑中,房间尺寸基本都是90厘米的整数倍。

日本人晚上在榻榻米上放上被褥睡觉,白天便把被褥收起,这个空间立刻又成为家人与客人活动的餐厅与客厅。所以进屋脱鞋是必须的。

日本的榻榻米材料来源于蔺草,这在《雪国》内容中有出现。而中国是日本可靠的蔺草供应国。榻榻米洁净舒适,透气又不滑,是夏天的凉席也是冬天的地毯。榻榻米上的男人是席地而坐的,而女人则席地而跪。在推拉门的一开一合中展现着雅致简洁的魅力。在《中山见闻辨异》里,榻榻米是中国盛唐时期传入到日本的,它来源于中国汉代,是中国先人席居文化的智慧表现。

同样,冬季寒冷天,日本的暖炉桌发明就很智慧。这个在《雪国》里驹子去找岛村的情节多有刻画。暖炉桌跟我们中国的普通客厅茶几高度差不多,从桌面上延伸开来的被子或毯子很大,设计的大小能充分保证取暖者的使用。桌底的中间顶部设计有安全考虑的发热器。只要把脚伸进去就会很热,当然,在外放个枕头睡在暖炉桌下也是可以的。

(四)表现音乐艺术的乐器—三弦琴

在《雪国》里,通过女盲按摩师对岛村的介绍得知,艺伎里弹三弦琴最棒的是驹子。看《雪国》电影,给驹子弹奏三弦琴的表演片段并不短,感觉日本音乐与三弦琴所表现出的干涩音量,在弹拨时传递的音乐如泣如诉,跟中国二胡独奏时表现的悲伤有点类似。

那么,这个三弦琴到底是个什么乐器?追溯历史,三弦琴依然是来自中国的弹拨乐器。最早出现于明杨慎在《升庵外集》中所述"今次三弦,始于元时。"而在清毛其龄的《西河词话》里记载则说,三弦起于秦时。

中国的三弦传入琉球后发展为三线,后来就在日本发展成了三味线。日本人说的"三味线"就是三弦琴。

现在大家在地方音乐,交响乐里听到的独奏曲与合奏曲的三弦琴已不同以往,1950—1960年由萧剑声把其音色转为厚亮了。

看驹子的演奏就可知道,这种乐器在弹拨时需要坐奏的,把琴身放于右大腿上,左手按把位,琴身呈45度。小三弦是使用拨片拨奏,大三弦戴假指甲弹奏。

(五)传统工艺的表现—绉纱

雪国冬季融化后的雪水年复一年地滋养着这里的山川地域,是日本著名的桑茧养殖地与绉丝面料原产地。

《雪国》里对绉纱的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集中表现的几个段落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称这种感觉为惊艳毫不为过。

“在雪中缫丝、织布,在雪水里漂洗,在雪地上晾晒,从纺纱到织布,一切都在雪中进行。有雪始有绉纱,雪乃是绉纱之母也”。书中还提到岛村会把穿过的绉纱衣送去产地曝晒,据说可以把夏日的污秽一扫而光。这是多么精致的追求。

“比头发丝还细的麻纱,若缺少雪天天然的潮湿,就很难办了。阴冷的季节对它似乎最合适。古时有这样一种说法:三九寒天织出来的麻纱,三伏天穿上令人觉得特别凉爽,这是由于阴阳自然的关系。”“保管得当,五十年或更早的绉纱,穿在身上照样也不褪色。”

绉纱里渗透着雪的洁白与冬之沁寒,这样的绉纱所制成的衣服在夏天穿着极其凉快。

雪国的雪真是厚啊!这厚度竟成了当地人加工绉纱的辅助工具。

这跟中国珠三角一代的“香云纱”有着异曲同工的说法,“香云纱”据说也是因在晾晒染整过程中使用了泥土的附着,而使得丝制面料莨纱、莨绸制成的衣服穿着格外爽滑舒服。

而追溯古老的丝绸之国,那当然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传说黄帝的元妃嫘祖,发现桑树上有一只蚕侧吞着丝把自己包裹伏回,她因而从中蒙到启发。所以,我国是最早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的生产技术就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蜀图经》、《搜神记》、《泰初蚕马记》、《神儿忘》、《承平广忘》等资料中都有丝绸之国的历史出现。

桑茧

总之,川端康成善于在作品里以小放大,用细致的观察与精致的感受来刻画地域文化,这点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因为文化习俗的产生发现与艺术表现形式从来不会孤立存在,它一定与一个国家地域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有违必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