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论语:一生约礼的孔子,险些被子路越界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1)疾病:病重,古代疾是小病,病是大病。
(2)臣:这里指家臣,周代大夫以上级别才能养家臣。
(3)病间——大病刚好,大病初愈。间,音见。
—题记

孔子病重,子路让学生扮作家臣为孔子治丧。孔子大病初愈,(听说了这件事,)便说:“仲由干这种欺骗的勾当已经很久了!(依礼制)我不该有家臣,却给我安排家臣治丧。我欺骗谁呢?欺骗上天吗?而且我与其死在假家臣手里,不如死在我学生的手里!我纵使不用(大夫规格的)风光大葬,我还会死在路边,没人来葬我吗?”
孔子,一生依制约礼,险些被子路越界,毁了一世英名。
难怪孔子大动肝火,数落仲由。说他不止一次干过违礼的事,这次更是完全不顾及老师一生的光明,要给他强行摁上一个污点。虽然孝心可嘉,但是这种孝行的确不可容忍。

孔子之所以说子路干这种欺骗的事情已经很久了,是因为之前他几次犯过错误。
一是子路姐姐去世,过了服丧期,子路依然不脱孝服,孔子批评过他。还有一次是颜回去世时,一介布衣不得厚葬,孔子尽管很疼他,依然不主张厚葬,但是子路他们还是偷偷厚葬了。
正因为子路已经错过不止一次,所以这次他才特别震怒。生气地说,你难道是想让我欺骗上天吗?与其死在假家臣手里,不如死在真学生手里。再说,即使我死在了大路上,还会没人安葬我吗?
孔子毕竟是孔子,一边不接受僭越,一边也相信自己的为人,不会有人让他做孤魂野鬼。

这件事,子路的确是好心办坏事。明明知道自己的老师一生约礼。别人僭越他都要拿出来批评,比如那次鲁国三桓之一的季氏,僭越使用天子祭祀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何况是让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所以说子路郁闷是郁闷,认错也得认错。
就像现在的我们,也常常会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比如你本想帮朋友掩饰什么,却不小心说漏了嘴,让朋友更难堪,朋友埋怨你几句,你就别再争执,别再为自己辩解。事实胜于雄辩,错了就要敢于承担后果。这样以后朋友还是朋友,交心还是交心。
如同孔子与子路,师徒之间没少磕磕碰碰,但是每次孔子有难,子路还是会保护老师。子路去世时,孔子依然疼得痛不欲生。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