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乡土故事散文

对不起,而立之年,我依然赡养不了你

2017-11-12  本文已影响13人  孤松堂主


来简书尚不足一周,却已深深的喜欢上这里。相比其它媒体平台,它更像是一本日记,可以留下我的生活轨迹,记录我的心路历程。

1

前天的文章乡村旧事 |拿糕里的乡思中提到,我把父母接到了城里。

他们的行李中,多了一台血压仪。

隔天,我在“江南印象”排了半小时的长队,买了不少在这座小城口碑还不错的糕点。

第二天发现,除了我自己动了两块之外,他们一口都没吃。

“这些点心不能长时间放,怎么不拿着吃?”我问母亲的时候,她正在给孙子缝制棉衣。

“老显说我血糖偏高,让我以后尽量不要吃甜食了,反正总吃甜的也不好。”

她说的老显,是在家乡开了五十多年诊所的大夫。

而母亲是爱吃甜食的,有次过年她说现在的糖块都是假的,不好吃,不如北京的酥糖好吃。

于是我从北京给他带回来一大袋子大虾酥和老北京酥糖,

母亲很欢喜,一个人吃了一多半儿。

2

父亲爱吃辣,

看到我这里有新炸的辣椒油,

迫不及待的㨤了一小勺。

母亲见了赶紧制止:“你这是又想住院去了?管不住自个儿那张嘴。”

我也劝说:“尝尝味儿还吐了吧,别吃辣的了。”

父亲去年动了手术,从胃里割下一块儿肉,

连续吃了一个多月的流食,

出院时医生告诫:以后不能喝酒,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

我心里早已五味杂陈......

还记得小时候我对母亲说:“娘,等我长大了,带你们坐大飞机,到处旅游。”

母亲爽朗的一阵笑:“好好好,等着沾你的光。等动不了了,别不管我们老头老太太就知足了。”

那时候母亲还年轻,笑得很美。

如今我已而立之年,他们还没坐过飞机。

三年前,出差到新疆,到达以后迫不及待的找地方吃了一顿大盘鸡,

可能是受情绪影响,感觉那味道,北京任何一家西北菜馆都无法与之相比。

当时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带父母来尝一尝。

去年,也是因为工作到了上海,

品味了南方人爱吃的蟹黄汤包,

那种满口充盈鲜香的口感,是北方吃多少大馅儿包子都想象不到的。

当时也在想,以后一定带父母下一趟江南。

而这些“以后”,一直没有实现过。

4

大学毕业后曾自在了两年,

紧接着妻子、孩子、票子、房子、车子......

像被规划好了一般,一头扎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日子里,

再也难以抽身。

没有时间?没有钱?其实都是扯淡,

因为从表面来看,我至少在直辖市拥有了自己的房产。

我想多自由几年,我想把曾经设想的“以后”实现,

然而对于买房这个问题,父母比我还要着急,

几乎急的想替我去看楼盘。

最终,房子买了,我也被债务压的只剩喘息。

于是我又想,等把借款还完了,一定拿出一两个月的时间来,带他们先全国溜达上一圈,

我知道留给我的时间并不充裕。

5

人生从来不会按你的规划去走,

我以为不出几年,这些愿望就能实现,一切都还来得及。

事业的变故,给了我当头一棒,

现在我也不知道还要几年才能翻过身来,

况且就算翻身了又能怎样?

我曾经最想带着父亲去四川吃火辣辣的火锅,

我曾经最想带母亲去南方吃各种精致的甜点,

然而从他们现在的身体来看,这些都要从地图上抹去了。

其实从我得知母亲开始吃降压药的时候,心里就一阵酸楚,

一旦吃上降压药就不能停,

意味着这药会一直陪伴到她离开,

也意味着母亲从此要同一切油腻的食物划清界限。

6

而立之年,我可以保证他们吃饱穿暖,

但我依然害怕给不了我想给他们的生活,

依然害怕他们生病,

害怕他们不会等,

等我那场存在心里多年的旅行。

“你苦苦奋斗的终点,只是别人的起点”

我从来不会这样抱怨,命运不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我只是想实现一个很平常的小愿望,

这要求不过分。

7

我想起姥姥给我打的那个电话,

“你舅舅想带我去北戴河看大海,别人都不愿意让我去,你说我该不该去?”

从来没想过,一个经历了七十多年沧桑的老人会征求我的意见,

“姥姥,您年纪大了,北戴河很远,恐怕身体吃不消。”

后来,姥姥去世了,一辈子没见过海。

我不知道我那句话对于她老人家最后的决定起了多大作用,

然而直到现在我还迷惑,

我当时的劝说,对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