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摘抄(不完整)

2020-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竹又

『序言』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

“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陈虻

『第一章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新疆地震

“你关心的都是自己,你得忘掉自己。”——陈虻

“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白岩松

这地震把我从演播室震出来,震到了地上。

『第二章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非典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九·一一”后不久,美国人就开始做娱乐脱口秀,一边捶着桌子忍住眼泪,一边继续说笑话。我当时不太明白,现在理解了,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医生要让人活着,自己得有牺牲的准备。”

“回忆太痛苦了。”

“是,”我说,

“但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的人的告慰。”

『第三章 双城的创伤』

“给她吃好的,穿好的,还要啥?”

“对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愤怒,也不需要还击,只需要蔑视。”蔑视侮辱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我当时能想到的,只是用这种说法去激发一个男孩子的骄傲,帮他熬过这段时间。

我问过几个孩子,为什么你们对苗苗的感情这么深?

共同的说法是:“她能理解人。”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能理解人?”

“听别人说话的人。”

老师不知道怎么教育,学校强硬的措施,

双城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五章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