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不是我
大禹在几千年前就知道了:凡是靠压抑来扼制,必定会遭其几倍的反噬。
![](https://img.haomeiwen.com/i697867/82aed6a641061eb0.png)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物理世界、人际关系,也适用于我们的内在世界。
你可能尝试过压抑负面的想法和情绪,用人话说就是“不去想它”,但这会导致两个问题。
第一问题比较轻微,就是无法做到忍住不想,最后干脆放纵自己,陷入到纠结中,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也就那么回事,自然就放下了;
第二个就比较严重了,你真正做到了忍住不想,但不想不代表消失,这些想法会压抑到你的潜意识中,成为“阴影”,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行为。
面对思绪纷飞、不受控制的大脑,你要做的不是压抑,而是觉察。
觉察念头并不是让想法消失,而是不被想法带着跑。想法依然可以狂奔,但我们放开了缰绳,站在一旁看着它,不再像以前一样骑在想法的马背上横冲直撞。
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定律,就是“怕啥来啥”。因为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注意到那些“怕”的事情,就像很少有人会因为健康而感恩,但只要稍稍有点不舒服,就会第一时间开始抱怨。
所以说,如果你把想法当成是烦人的家伙,那么你就会更容易陷入到负面情绪中,所以觉察想法的第一步就是放下抗拒,把想法当成客人,欢迎它的到来。
你可以分为四步来练习:
通过觉察呼吸先让自己平静下来
观察脑子里浮现的任何想法,抱着欢迎的态度迎接所有想法的到来
观察想法的升起、停留、消失或转换
当发现自己和想法互动,在演绎想法时,就暂停下来,感受下呼吸,重新开始。
注意下这个过程,你会发现:“你”在观察“想法”。
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就像眼睛能看到万物,唯独不能看见自己本身,我们能观察到的东西,一定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东西。
至此,你产生了一个深刻的洞见:我的想法不是我。
其实想法只是一个念头、信号而已,而我们之所以会陷到想法中,就是因为我们把想法当成了事实,以为想法会影响到“我”。
“今天那个同事看我的眼色不太对,我是不是得罪他了?”、“今天开会领导语气不太好,是不是因为我事情没做好啊?”、“今早男\女朋友没打招呼就走了,TA是不是不爱我了?”......
这些想法都会让我们陷入焦虑,进而影响我们的状态,但只要你稍稍觉察就会发现,这些想法有几个是真的呢?
当你洞见到你与想法间的间隙,你就有了不被想法控制的能力。你可以选择像看戏一样看着想法的表演。
也许想法会对你说:那个同事一定对你有意见、老板对你不满、你男朋友不爱你了!!!
以前你会焦虑万分,思考解决办法,但现在你可以微微一笑,因为你知道,那只是一串念头,不是事实,更不是你。
只要你不加入到想法中去,去演绎想法,想法就会失去力量,慢慢地消失。
这世间一个普遍的法则就是:你越注意什么,什么就会越强大。所以,不需要将想法当做洪水猛兽,更不需要觉得胡思乱想是件很不好的事情,这些都会助长想法之威。
仅仅是作为一个观察者,不与想法认同,平静就会自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