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
今天是奇葩爨陪伴你的第 317天
继续分享《阅读的方法》,今天读的是“建构”。
写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需要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最早的写作,就是名人说一句记一句,像记录本一样,很难有新的创作。
直到公元前2世纪,中国出现了一次伟大的文体例创新:司马迁的《史记》。
司马迁创造了“纪传体”的写法,以人物为主要的线索来创作,那个时候,人还不是觉醒的个体,只是国家、君王、宗教的附属物,从人的角度去看世界,现在看这种写法太熟悉了,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脑洞。
为什么书籍的体例创新如此之难?因为人的本能就是收集更多的信息,在上古时期,多收集一些环境信息,生存概率才大一些。
我们今天依然有这样的习惯,刷个视频网站,看到一个有趣的事情,就会去各个平台搜索,可能搜出来的信息又挑逗了自己,继续这样的搜索,到头来发现了解了一大堆信息,关掉手机却非常的空虚,这些信息其实属于噪音,并不是我们用心感受的信息。
好的信息就像展览,展览不要全部,而是挑出噪音中可感知的部分,赋予它意义,创造出一个小世界。
伏尔泰说过:美懂得说“够了”,野蛮吵着闹着还要更多。“
司马迁用更少的文字呈现了更长时段的史实。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代的“历史策展人”。
除了以人为线索,在人类的创作历史中,还有以“特定时空”、“无穷空间”的角度来创作的角度。
“特定时空“很好理解,就是找一段特定的时间或者指定的地点,以此来讲述内容,比较出名的就是《万历十五年》,我还没看过,但看罗胖分享这本书讲的还是很吸引人的,很多人看了这本书就对这种体例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无穷空间”除了在形式上创新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对内容进行重塑。我前几个月看到一位作家写的历史书,很有意思,他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采访古代的名人,然后通过名人的角度来讲述古今中外的历史,仿佛是在现代社会,和几千年前的人物在聊天一样,很有意思。
这个过程需要很高的境界,不仅要了解历史上人物的思考方式,还要在不同情境下去推演历史人物的看法。
鲍鹏山老师说;“读孔子,问题不是孔子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孔子他老人家已经不在了,而是在我们面对的一切公共事务里面,他会站在哪儿,然后我们走过去,和他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