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浅读(解)
“知行合一”之前
《尚书·说命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我们知道一件事情并不算太难,真正困难的是要去做这件事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去实践这个事情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如果我们把“学”理解为一种知识的接受,那么“习”就是关于知识的实践。在孔夫子的思想当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类似的论述。孔夫子曾经讲到过:人是可以不知的,就可以去做的。“不知而行之者,吾无是也”。看起就是说知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知的接受是行的前提,但是孔夫子也讲过一个另外的列子:“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行动或者说我们的实践,才是真正把我们的知识呈现出来,转换这个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根本途径。在这个意思上呢,孔夫子同样是十分强调,行对于知识价值还原的作用。
《大学》:“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这句话本意是说,父母亲对于子女的慈爱之情是天生的自然而然的。任何一位女孩在出嫁之前都没有去学怎么养子。一旦有了子女,那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是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自然会养育孩子。我们同样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知和行”的关系,包含着“知行合一”这种观念在里头面。
朱熹《朱子语类》:“知与行,功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理解得越清楚,实践就越扎实;实践越扎实,认识就会更加清晰。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他强调对外在事物的观察与理解。
……
所有这些观点都是在王阳明之前,在王阳明之前关于“知行”这些个观点。毫无疑问最后都可能成为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之说的思想资源,都是他的可靠思想源泉。
王阳明知行合一
王阳明是反对朱熹的知行观的,但是朱熹明确“知”和“行”不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是同一件事。他们是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的相互促成的关系。这个观点在朱熹那里实际上表达的很清楚,那么王阳明的为什么反对呢?王阳明“知行合一 ”和朱熹讲的“知行关系” 究竟差别在哪里?
通常把“知行合一”理解为什么呢?一般理解为:知识和实践是相互促进,不可偏废,不可偏离。在这个意义上解释“知行合一”并不完全符合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的本意。王阳明的意思:真正知道一件事情是一定是能行的。这个实际上朱熹也是这么说的,真知必能行,这是朱熹的观点。
王阳明的意思是什么呢?不是说“必能行”而是说“真知即是行”。他们的差别只是在这一点。所以在王阳明那,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不论是朱熹怎么讲,二程怎么讲,吕祖谦、佛教等怎么讲,不论他们怎么样,比如说是两轮也好,双翼也好;相互促进也好……那毕竟是二,而不是一。说知和行相互促进,那还是两个东西,两件事。到了王阳明那里这个“二”才是真正成了“一”。这才是王阳明思想、学说真正独特的地方,也是王阳明真正和前边“观点”、“思想”不相同的地方。
那这个“二”怎么才能变成“一”的? 这才是关键问题!关于“知行”问题,王阳明有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真知即是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才是叫知行合一。我们可以把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知”在两个层次上来理解:第一个层次就是一般讲的知识层次。“知”是在一般的所谓知识的层面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那就是“知”作为良知。
知识层次上讲:按照第一个方面“知”就是知识,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知识是获得关于对事物的认知、理解的知识。知识在哪里?我要获得一个关于事物的知识,这个知识在哪里?在事物当中。在事物哪里?所以我们要去学习个事物,然后获得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识。我怎么去了解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识?我怎么去了解 ?
从规范知识的意思层面来说,比如关于伦理“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不是很好解释啊?关于孝敬父母有很多知识。比如说,曾子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这是关于孝敬父母的知识,对不对?王阳明的问题是,你能够讲很多孝敬父母的道理,但是你从来不去做孝敬父母的事情。他给出的问题是,对于这么一个人,你能不能说他是真正知道,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的?!这么一个人不能说他是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的,因为真正懂得孝敬父母是要怎么样呢?在生活上做出来的,也就是通过我们的行为,通过我们的实践,通过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践把它体现出来。所以王阳明就讲的很清楚了:孝敬父母,如果我们把这件事情当做是一个“知”,那么你一定要去实实在在的去做这件事情,做的同时不仅是你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表达、表现你知识的过程。“知”和“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论是哪一个方面(知、行)。所以王阳明讲:我们如果把它了解为一个过程,那么知就是行的起点,行就是知的完成。知识的最后形态是什么?不是某种理论,反而是生活的实践。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才是知识有效性、知识有效价值,最后获得还原的基本境域。我们要知道一件事 一定是要付诸实践的,要写字那么要把纸摊开、磨墨、提笔、要实实在在的去写。这样子才表明我们是真知道一件事。那么这一系列的动作过程就是“行”,它同时也是知的过程。 所以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王阳明坚定地相信“知“和“行”作为一个过程本身的同一性,这就叫做知行合一。所以在王阳明看起来,知和行不仅仅是一个相互促进的问题而是它原本就是同一个过程,是同一个过程所显现出来的两个层面。 知和行是相互包含的,所以他有时候会讲:我们有时候讲“知、行” 讲“知行合一”是实在是没有办法。因为现在大家都把“知”当做一回事,把“行”当做另外一回事,并且大家都认为“知”应该在“行”之前。 所以我没有办法,就要跟大家讲这个。他说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我讲一个“知”,那就自然已经有“行”在其中了。同样的我讲一个“行”,也自然“行”已经有在里面了。从这段话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在王阳明那里“知”和“行”是什么关系。实际上是同一个过程所呈现的两个层面,它不是“知”是一回事 ,“行”是另外一回事,两个“东西”(事件)相互促进,它不完全是这个意思。它们本来就是一件“东西”。这是在知识的层面。
王阳明也讲知行本体。什么叫知行本体? 知和行的本来状态,原本就是合一的。 这个合一 怎么个合法?什么叫做“知”“行”的本体原本是合一的?
他的这句话,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他有一句话说的很有趣:他说今天我来讲一个知行合一,正是要大家晓得一念发处便即是行了。“行”在王阳明那里并不一定是或者说并不仅仅是我们今天讲的所谓的主观上可见、可观的行动、身体的动作等等。它还包括思想、意识、精神的的流动。这个“行”的观念或者说关于行的这种理解,实际上来源于佛教,跟佛教是有关系的。那如果在这个意思上来理解,“知”和“行”是否合一?我们有可能把知行分开吗?永远不可能!任何可能性都没有,我要学习,哪怕嘴巴不动,我默读,有没有思想意识的流动?比如我看书是获得知识。我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思想意识的流动?毫无疑问是有的,那当然这个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作为一个过程它完全是统一的。王阳明讲的“知行”本体原本如此。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是最能够理解和领会的,那我们这样至少也可以了解到,尽管知和行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当中一向是有的,但是直到了王阳明这里,他同样基于不同的视域融合,成就新的境界。在这样的一个意义上面讲“知行合一”,王阳明成为首创者,知行问题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境界,当然也引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是我们在知识这个意思上面来讲的知行合一。
“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如果在意识流动的意义上来讲知行合一,那么又该如何解释?知道怎么孝敬父母的知识,却从来不做呢?我知道怎么孝敬父母,这应该属于一念发动处的意识流动。按王阳明的说法这个应该是知行合一了吧?但是这个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吗?很显然不是吧?那么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良知层面上讲:王阳明开始提出良知学术之后,他开始在良知这个意思上讲知行合一。就把“知”了解为良知了。但是这个就要请注意了,知行合一那就变成了什么?显现良知、实现良知的重要途径。他讲知行合一,这个“知”往往就在良知的意义上面来讲了。同样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良知的自知。良知的自知是不是知行合一。良知自我认识,自己对自己的领悟,自己对良知的自知。王阳明经常讲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良知有一个自我知识的问题,这是知行合一。意识的流动本身就被王阳明理解为行。另外良知的自知之外,那良知还要怎么样?显现它自己,表达它自己,通过什么来表达? 当然通过行来表达,所以还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这个观点提出来之后,王阳明实际上一直没有改变,他一直没有改变他的这一个观点。尽管他在其他方面有各种各样的变动,有补充的,有完善的, 但是“知行合一”这个观点,自从他提出来以后,他就一直坚持着。只不过关于知的这个意思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
王王阳明为什么要讲“知行合一” ?
按照王阳明自己的理解,在朱熹思想的影响下,大家都要去先研究这个“理”,先去穷那个理然后理穷尽了再去做。 王阳明想:这样不可能,正像当年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如何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各种各样的大小事情全部“穷”尽了,然后我再去做呢?所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这个问题是。朱熹这一思想在现实中被很多人拿来当作忽视实践,不看重实践、推脱的借口。------“我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我知的还不够,对于去做这件事情我的知识还不够、我知的还不够深、我知的还不够透,所以我现在还不做,等我“知”的深了,“知”的够透了,我才去做。”王阳明说这个毛病太严重了,那就使得圣人之道,仅仅停留在一般人的嘴巴上、口头上,从来没有付诸实践。 这样去讲圣人之道,不是在阐明圣人之道,不是在开明圣人之道,反而是使圣人之道变得越来越隐晦,所以他要讲“知行合一”,他经常说一方面补偏救弊,这正是对病的药。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龙场悟道悟出的一个道理是心即理。悟出的一个道理是圣人之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那马上就会有一个问题,既然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圣人?所以按照王阳明的观点,只不过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少去意识到这一点, 圣人之道原本在我这里。我的心性原本是具备一切圣人之道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说,哪怕意识到了,只是没有充分的表现出来。他在这个意思上正是领悟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他开始讲知行合一,知一定要通过行把它显现出来,行才是知识的可靠表达或者说你真实知识的可靠表现,才开始讲这个东西。所以龙场悟道之后,在某种意义上面来说,知行合一是王阳明 最早宣传的关于他自己的思想,最早宣扬的一个观点。在贵州等地讲学,主要就是讲知行合一。他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就是不论在哪一个意义上面来讲,在知作为知识也好,知作为良知也好,“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就是说,你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将所学所用付诸于实践,切勿纸上谈兵,空有才学。实践过后,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从而也可以看出你对这些问题的掌握是否到位、精准。这个不论是知作为一种知识形态也好,还是作为良知也好,当我们对一个事物的了解,对一种知识的了解或者说对我自我本心的了解,了解到真切笃实,那就是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实实在在,分毫不差。这就是行,因为你在这一个过程,你要了解,了解作为一过程是“行”。苏格拉底讲:“认识你自己”。怎么了解?我们做梦还不能一天到晚嘴巴念叨着“我了解自己认识我自己”然后就了解、认识了?不论我们是通过自我的反思也好,通过什么其他的途径也好。把它作为一个过程来了解,这个是知识的获得,“知”的过程,一定是通过“行”来体现的。
大多数人做不到圣人,应该是因为我们的本心即便是意识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但是本心却没有回归到至善的境界吧?!
初识王阳明
《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
后续
我们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
同样的,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情,做到明觉精察的地步,非常清晰、一丝不乱。那它一定是真实知识的直接表达。我们做到的时候清清晰晰,明觉精察,也更有助于我们的认知、知识、经验的更新、积累。所以王阳明讲的很清楚,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这就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