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复盘(一)
一周复盘(一)
原创: S搬运工 日耕沪上夜思湘里
我们总太高估自己的记忆,自认为聪明的人在这一点尤甚。其实大脑的记忆远不如那支笔,那个本子记下来来的有效。尤其是随着经历的丰富,你的记忆会被选择性储存,有些重要的事(原因,过程,和结果)如果没有用笔记下来,这个经历也会被遗忘。对于我这种智力记忆力平平,控制力一般,自律性也一般的人,最佳方式莫过于写一篇文章记录,把思考方式写下来,这样日后有文可查,由此有了一项新的功能,每周复盘。
以后用会利用每周日的文章来进行一周工作,生活,个人成长的自我复盘,并且利用每月的最后一天的文章进行当月工作,生活,个人成长的复盘,如此积累才会更清楚自己踩过了哪些坑,哪些坑需要通过什么方法才能爬出来或者日后避免,哪些有效的方法是下次可以继续使用。
(一)关于文章
本周写文方面,有三篇是因为学习商学院课程为起点而做的复述和反思。
妈妈们爱在朋友圈晒娃,用鸡蛋理论来分析;
决定价格的是什么;
为什么会被剩下,添加必要条件;
写这三篇文章给我的体验是学习的最佳方法莫过于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你知道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你能把知道的知识教给大家才是最重要,这才真正说明知识长在了你的身上。
虽然我们没有太多可教的人,毕竟我们能力有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更何况普遍来说大部分人都觉得自身的水平是高于平均水平,并非想让你教,于是我们可以从写一篇文章开始。把自己所学的放到一篇文章里,看看自己可以采取何种结构和方式把知识点有效传递出去,让读者读了觉得受益,能引发思考,甚至行动,这就是一次成功的教。
剩下的三篇文章中,有两篇是上周抽空余时间写的。
一辈子;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脚踏实地的进步,
这两篇都是属于自我思考,激励,计划,实施的文章。
而我又把它丢了是重新温习耐心这一重要的概念。
这三篇文章给我的感触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尽管多次给自己强调先写完,再改善,不能因为其他借口而把第一位的目标放弃。这是以后日耕需要牢记的铁律。先完成后完美。有些时候你把一件事做完就已经是成功,因为相比于之前,你总是因为各种借口,马虎完成或者没有完成,而现在的你已经完成,状态是截然不同的。
其次是写之前思考写的东西能否对别人有用,对别人有用才是最重要的。有些方法需要等自己试验,经过时间的考验,自己如果获得了显著效果,再将这些有效的方法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写出来。
总结:把学到的知识通过文章传递出去;先完成,后完美;思考哪些对他人有用。
(二)关于生活
这一周给我的大大考验是耐心,碰到一件生活棘手的事,容易失去方向而陷入焦虑,这种焦虑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丝毫的帮助。典型的由情绪牵着鼻子走,缺少了耐心。若是理性分析问题,查找原因,这都不是事,很容易解决。套用老王的话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生活不就是一串一串的问题组成等你去解决的吗?就像是一个一个的小怪兽,等你去打败,若全部打败了,你的幸福感也就停留于此。
仔细想来是我大脑中的预设与真实世界不一致,我预设的是生活不能有问题或者不能有大问题,这种预设是不符合真实的世界。从根源出发,恰当的预设生活中允许出现问题,一些磨砺你能力的问题,这样下次再碰到问题时,至少心里有了准备。其次是预设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然后从可以解决的方法出去去寻找可以解决的因素,把各个成分凑齐到一块,答案就明朗了。
自从当妈后发现背后最大的力量来自你的孩子,你总在自觉不自觉的告诉自己需要进步一点点,因为你的孩子以你为榜样,只有你自己有了每日的进步,你才能要求你的孩子跟你一样进步,这就是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身形一例,胜似千言,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去寻找生活,工作中的榜样,去观察,模仿和学习她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学会成为自己的榜样。
总结:第一允许生活中可以出现问题;第二预设问题可以解决;第三寻找解决方案。
(三)关于个人成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往往点滴的积累要经过时间的力量才能显而易见,所以在个人成长方面也一再要求自己多点耐心。之前看到说养成一个习惯是21天,可现实是哪能只有需要21天,真正形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持续做上一年,那才会逐渐长成身体的一部分,才会略显有些效果,所以才会把这个日耕项目设置为一年。
在个人成长方面还是继续打磨耐心这个概念,一次不需要打磨太多东西,一个掌握在继续下一个,有的是时间。如何打磨耐心,可以用于读书上,不求读太多,但必然需要只字不差的阅读,其次通过把读过的书籍只字不差的敲到电脑上,通过抄写这种方式来打磨,或许一年下来也只能敲两三本,但对于耐心的培养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总结: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