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读书总结:学以致用才是“有用”
这是我开始【每周读一本书】的第二个月,共完成8本书。
在历经四月份4个星期5本书的适应期后,读书逐渐成了我生活中极为日常的一个动作。尽管在初期设定周计划是为了约束自己,使得自己能养成更加自律的习惯,但在五月份完成了7本书后,我对周计划的定义便有了不同的看法了。
每周读一本书的计划,除开系统性学习和主题性享受外,它更多是为那些缺乏自制力和注意力的人所设计的,比如我。但那些真正会读书的人,并不需要外部的强制和内部的意志约束,而是把读书很自然地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如人饮水吃饭一般。
这里有三种层次,第一种的强制的计划性读书,第二种是自发的习惯性读书,第三种是生活化的日常读书。无疑,这第三种才是最高境界。
两个月的试炼,我不能说自己收获有多大,但这样一种读书层次的进化,起码不会过度消耗你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因为意志力和行动力一旦消耗过多,人就会陷入疲倦和消沉,从而产生负面情绪以致于无限拖延。所以,我们需要先走出第一步:把读书变成一种习惯。所谓“知之不艰,行之惟艰”,知道一件事是很容易的,但真正能鼓起勇气去行动,才是最难的。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还没想好怎么做,我的计划也没定好,我的书单也没列好,书也没买回来,等等。这些当然也很重要,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件事不是计划好了去做才会变好,而是去做了事情才会慢慢变好。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所以很多时候计划不必要那么详细,你更需要的是一个方向。只好方向确定了,就勇敢的踏出第一步,那还怕找不到路吗?不确定性永远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所以既不必要去担心是否一切按计划,也不必要去忧愁未来是否可期。只要方向正确,我们便可以在变化的过程当中不断去调整和优化自己策略和方法,这样才可能会有好结果的可能。
好了,鸡汤熬完。进入今天的主题,五月读书总结。
第①本:
《白鹿原》这是一部展现五十年代中国农村历史变迁的雄奇史诗。
该小说以关中地区白鹿村为原型,以宏大的叙事背景,通过讲述了白鹿两家三代的恩怨情仇,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以书中所提,白嘉轩所代表的传统儒家的正统宗法,鹿子霖所代表的是在这种正统宗法之下衍生出来的丑恶人性,而杂糅其中的正是白灵和黑娃、鹿兆鹏和鹿兆海意图冲破这种禁锢的革命性,而恰恰是这样一种“野火”烧出了所有人的灵魂秉性——它既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性的挽歌。
从内容架构和行文特点来讲,陈忠实在描写上几乎是滴水不漏,不管是事件描写还是人物对话,丝毫无拖泥带水的滞感。而在人物和心理描写上更是一绝,代入感十足,恍如照面。当然,你如果要说最出色的是性描写,那我也不能否定你。
从小说的主旨来讲,每个人的观感当然不一样,就我感受而言:时代的变迁固然是白鹿原纷争的背景,但作者想要表达的更多应是对人性的拷问和社会礼教的批判。小说中最令人心酸的莫过于黑娃和田小娥:
黑娃本生长于白家的宗法礼教之下,却有着冲破世俗藩篱的倔强和勇气,既看不惯白嘉轩的“直腰杆”,也不愿生受白家的恩赐,便愤然出走当了麦客。在欲望的驱使下娶了东家的二房田小娥,在村人唾弃下自力更生,在窑洞里也算过了一段并不太好的好日子。只可惜世事无常,黑娃后来在黑白两道之间几个来回,最后竟也皈依了儒家,成为朱先生一生最引以为傲的学生。只可惜,在解放战争胜利后,因有前科,仍然被清算,一代枭雄竟成罪人。
田小娥本出身于书香门第,自有传统女性的礼法教化,但从一开始就被父母卖给年龄如她爷爷的郭举人,且作为性奴隶而供养。也许正是这样的命运,催生了他骨子里极不安分的反抗性。所谓的“勾引”黑娃,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单纯女人对于幸福的追求罢了,她其实并不贪婪。这种追求也是作为在男权社中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反叛,所以跟黑娃结合也不尽然是巧合。而跟白孝文之间的恩怨纠葛,却也说明了她是一个善良有情义的女子。只是最后还是死于以白嘉轩为代表的宗法之下,被乡人构陷为瘟疫之源,而被镇与砖塔之下。
一句话总结:这小说怎么读,怎么心疼。
第②本:
《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这是一本小书,只有145页。
全书的基本思路就是如何有效解决问题,所遵循的逻辑框架是: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原因),怎么办(方法)。但很遗憾,作者并没有围绕这个思路去构建书的内容框架,而是以主观性的经验感受去设定的。但也有几个要点,虽非惊奇之语,但还是值得借鉴,如下:
1、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是计划行动者,还是直觉行动者。
2、要解决问题,先要界定问题,先明白自己遇到的是什么情况。
3、建立任务优先矩阵,专注解决最重要的第一件事。
4、建立视觉化思考,在实际的场景中去模拟,重新组合问题因素,发掘新创意。
5、利用SWOT和BrainStorm梳理分析开放性问题,可用思路有归纳和演绎。
6、群体决策并不必然是明智的,通常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保守,要么激进。
7、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心理成就区域”,进入心流状态,更专注的投入。
8、利用SMART原则设定的目标,并制定可行性计划和进度跟踪表。
9、不要过度依赖计划,利用场景化思维,适时调整并及时反馈。
10、对于长期性计划,可以确定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建立行动的仪式感。
第③本:
《乡土中国》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关于社会学的好书。
我会看这本书,全然是因为看了《白鹿原》。如果说《白鹿原》描述的是现象,那么《乡土中国》阐释的就是本质,两者在时代背景上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相关性。该书是作者以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中的“礼治秩序”进行了细致阐述和概括,对在土地私有制治下的小农生活也有非常精辟的剖析和论断。
全书分14章,如下: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从章节标题,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此书的内容了。因与《白鹿原》具有同样的时代背景,在那样的历史变迁当中,传统的宗法和礼治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关于乡土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男人和女人的关系等等,费孝通先生都有非常精到的见解和平易的阐述。因自己也是初涉社会学,不敢妄加评论,但如果你对《白鹿原》有兴趣,建议你先看《乡土中国》,相信你会更有体悟。以下摘抄几句:
1、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2、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为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卫衣象征体系。
3、在变迁中,习惯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
4、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象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5、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账,意思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互相不欠人情,也就无法来往了。
第④本:
《学会学习》这也是一本小书,尽管有220页。
该书分了三个部分,第一和第三部分讲了作者关于学习的各种方法,第二部分则是列举了古今中外各种“伟人”的学习方法,略显鸡汤。不知是作者文字问题,还是翻译问题,语言显得拧巴,并不生动,读来无趣。除了第一部分有几个方法可以借鉴,第二部分列举伟人学习的方法实在有堆砌文字之嫌,如鸡汤一般并不实用。第三部分提到如一气呵成看学习法、集中学习法、剪报学习法、耳学法等,既没有建设性,实用性也是一般。当然,有几个要点还是励志的,给大家熬碗鸡汤补一下:
1、谁遇到喜欢的事情都会变得有耐心。
2、不顺利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你们还没成功。
3、学习本来的目的是让我们摆脱眼前困境。
4、配合自己的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5、学不好,是因为你没找到对的方法。
6、找回自己学习或做某件事的巅峰体验,找到心流状态。
7、不要强迫自己,不要过度自律,从心就是从俗。
8、确定自己的方向,明白自己学习的根本动力到底是什么。
9、学会断舍离,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10、界定遇到的问题,并将其概念化,建立自己的定义。
第⑤⑥本:
《聪明人用方格记事本》你没看错,这还是一本小书。
从实用性角度来讲,在方格记事本上运用“三分法”去记笔记、做记录、做创意分析等,都是很有效的。但这本书问题在于,套用豆瓣用户的评价就是,“真的是把几句话就能说明的道理,硬生生的码字凑了一本书。”我有点不服气,因为我还买了第二本,所谓的“进阶图解”。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堆砌文字了,这是硬生生地要出多一本书!我就说,这版费就这么好混!
吐槽完了,我们来说说什么是方格记事本和三分法。
方格记事本,就是印有各种线条的本子,诸如横线、竖线、方格等等。这些线条的作用就在于约束笔记规范和引导笔记思路,也方便我们在做笔记时根据内容来重新分配区域。其实,理念很简单,一是视觉简洁而突出,二是重视标题栏,概括论题与重点。第三点也是最核心的法则,即作者反复强调的“黄金三分法”。三分法其实体现的是一种“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的思维过程。
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思维导图的升级版。这一点,我感受颇深。此前我在设计一些营销方案或者活动创意时,在初期需要对项目的各个要素进行梳理。我当时的做法是,用一个文件夹夹了一叠空白的A4纸,在上面进行梳理。但结果往往就会失控,一是因为缺乏对纸张区域的内容安排,二是我个人写字的喜欢天马行空的坏习惯。所以,往往很难梳理出活动的前因后果,就别提能想出好的创意了。
所以,如果你的记事本是一塌糊涂、毫无重点的,或者在思考时脑子是一团浆糊的,利用方格记事本和三分法,我想你一定会有收获。但是,你可以不买这本书,网上找个电子版就好,实在要买,第一本就够了,别费钱。
第⑦本:
《技巧》这锅鸡汤,我喝还不行吗?
作者是国内知名程序员,也是互联网创业家,其职业经历也是互联网大潮下奋进前行的缩影。本书就是以作者的经历为立脚点,发散出各种关于学习、工作、创业和生活的论断。从内容上来讲,因有作者的经历在里头,显得比较饱满,有很强的代入感;但在文字描述上,略嫌啰嗦,不够简洁和流畅,应是受制于鸡汤励志,全书274页。郝培强虽人称“鸡汤圣手”,但此书仍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技巧”,至于有用无用得列位去做了才知晓了。以下,是为鸡汤摘要:
1、我们的伟业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持续的改变自己,推动自己到新的限度,寻找并扩展自己的边界;改变世界这样的小事情,只是我们在前进中的副产品而已。
2、让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希望;只因前方没有终点,一切皆有其可能性。
3、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激情的时候,不需要别人监督,不需要别人指导,乐于自我学习。
4、平台都是短命的,不管当时多么辉煌,只有那些真正做事情的人,这么多年后,原来还是你。
5、我们的哲学体系里,大众思想里,缺乏人皆不完美的价值观。反之我们有圣人价值观,它积极的是人人皆可尧舜,但是消极的是无法认识到尧舜也可能是有问题的。
6、老和年轻的区别,不是年龄,不是外表,而是选择。你永远有权利和能力选择。
7、做什么样的事情,可以给你最大的快乐?做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让你感到活着?
8、人首先需要信心和安全感,才敢去追求自己追求的东西。
9、短期目标一定要足够低,低到无以复加,然后慢慢提高。追求在提升过程中,始终保持每一个短期目标都可以实现,从而进入长效的正向循环之中,追求乐学和先慢后快的加速度过程。
10、要看能增长你技能的书,要看能提升你对世界理解的书。
11、如果你不分解问题,就不可能去理解一个问题,更不可能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计划调度。
12、跳出舒适区,刻意学习,改变自己后,付出的时间才算数。
13、快乐的标准在于找到真正在乎的人和标准。
14、一切不是你自己努力所构建的东西都是脆弱的。
第⑧本:
《乌合之众》无疑,这本百多年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小册子,着实是本奇书。当然,你也可以这么说,“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就是乌合之众”。
这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事件的群体行为为研究基础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与哈耶克一样,这本书在中国呈现出两边倒的情况,支持的人喜欢得不得了,反对的人也是恨得牙痒痒。喜欢它的人可能是基于中国近代的某些特殊群体事件,而觉得心有戚戚焉;而讨厌它的人却觉得此书一派胡言,言辞偏激,叙述薄弱。
但这一点,罗伯特·墨顿已有先见,在他为其撰写的序“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中提到一句,“《乌合之众》的当代意义,在于它发现问题的功能而非解决问题的功能。”尽管勒庞并非社会学家,但他对社会学具有先天的本能。
“勒庞以法国大革命作背景思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他通过革命中种种行为的分析发现,即使一个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一旦他们加入受人民崇拜意识形态蛊惑的群体,就变成了乌合之众中的一员,他们就如同发生化学反应一样变成了一群疯狂和无恶不作的家伙,而且他们在一种“历史使命感”感召下,并没有任何关于犯罪的意识。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from 百度百科)
作者认为,个体在融入群体过后,个性会消失并形成一种集体心理,呈现出无意识、和低智力的倾向。而形成集体的个人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使他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如打砸抢、暴力、杀人等,随着传染的深入,这种情绪会越发极端和激进。这些表现,在一个人作为个体存在时,由于有着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约束着,所以知道这不能做,自然不会妄动。作者归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1、冲动、易变和急躁。“群体没有能力做任何长远的打算或思考。”
2、易受暗示和轻信。这是一种集体幻觉的机制。“群体永远漫游者无意识的领地。”“在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推动下,一个人编造的奇迹,立刻就会被所有的人接受。”
3、夸张与单纯。“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群体情绪的简单和夸张所造成的结果是,它全然不知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勒庞还表示,“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的智力立刻会大大下降。”
4、偏执、专横和保守。“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还有一点,勒庞看得很精准:“群体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对强权低声下气。如果强权时断时续,而群体又总是被极端情绪所左右,它便会表现得反复无常,时而无法无天,时而卑躬屈膝。”保守一说,则是“群体强烈地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因此很容易屈从于世俗的等级制,难免会十分保守”。
5、群体的道德。“群体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人都有野蛮和破坏性的本能,如果加入到不负责任的群体,清楚不会受惩罚后,便会彻底放纵这种本能。群体可能无恶不作,也可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和牺牲举动,所以“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from 豆瓣@便秘的骆驼)
反观我们的社会,在层出不穷的群体事件背后,隐藏的就是这样的心理。说点近的,现实中的香港的占中事件、帝吧出征Facebook,甚至是某村村民群殴打死偷狗者、婚礼上恶搞新郎致死,诸如此类,都是勒庞笔下论断的典型代表。
不过,作者并非专业出身,所以在论述上并不严谨,在言辞上也略显偏激。且目前西方主流的群体心理研究中,勒庞的思想已不那么待见了。一则是受制于时代,勒庞的思想具有很明显的历史特色(法国大革命),二则是当中也有不少对于种族、宗教、女性的偏见,这些当然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大家在看这本“危险之书”时,要保持独立思考,并谨慎的吸收,而不是变成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
如果你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建议你去读读《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以及《社会性动物》。另外,还有一本与《乌合之众》持截然相反观点的书,《群体的智慧》,可以去感受下两种不同观点的冲击。
最后,分享个小事情。我最近在做的除了读书,还有练字(粉笔字),写文章(词卡写作),以及运动(打篮球)。其实都是小事,但自觉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起码是很享受的,用心理学的词来讲,那我就是进入了“心流状态”了——一种既享受,又高度专注的情绪状态。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工作效率和产出比都会很高,比如就下面这首诗,当我写出来并拍照的时候,我就觉得特爽。我并没有正式学过书法,也不敢自夸多厉害,我只是单纯的在写字,仅此而已。但,这不就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