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业滋养公益

2019-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大鱼_BigFish

2015年我在杭州加入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组织,参与了“e农计划”项目,从那时候起开始关注如何可持续性的做公益,昨天听到耀寜博士关于河南本地手工泥咕咕的分享,再次引起了我的思考。


首先,先简单说一下e农计划。e农计划的发起人也是“免费午餐”项目的发起人邓飞先生,发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两大严峻的农村问题,第一是外出务工的父母所留下来的留守儿童,第二是乡村土地经济的农产品的较低收入。对于农村来说,最大的障碍应该就是那里的机会太少,土地有收成但农民却没有高收入。

e农计划的具体模式是:

通过向城市推荐乡村生态产品、旅游和人文等优质资源,倡导购买就是做公益的理念,来开辟乡村增收新途径,吸引各种资源回流,从而解决贫困乡村一系列问题,实现让农产品出村,让爸妈回家的良好愿望。


接下来,进入正题:如何实现可持续性的公益?

在我看来,e农计划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用商业滋养公益。比起政府救助,发放福利,这样用商业来滋养公益的模式无疑更具有可持续性,更是一种“授人以渔”,提升土地价值,增加自我造血功能的途径。

很多人谈到商业,碰到金钱就充满了鄙夷,仿佛做公益是大善事,谈钱就很低俗。但实际上,价格和市场是我们所有已知的方法当中,最有效的表征手段和指挥棒。

“有商业的地方,便有美德。”——孟德斯鸠

为什么要用商业滋养公益?就拿河南的泥咕咕来举例子。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商业作为一种互惠的模式,对于生产者来讲,卖出的收益大于制作的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买入泥咕咕的收益大于支出的金钱,所以这是一种平等互利的自生自发的交易。而公益是一种单向的行为,缺乏反馈

因为商业是一种双向的选择,所以生产者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生产,例如扩大规模,改善工艺,降低成本,不断创新,最终以提高消费者的体验从而获得利润。获得的利润的一部分又会进一步地用于扩大再生产,从而使得其本身就拥有自我繁殖自我生长的造血能力。对于泥咕咕来说,可能也会随着时代的改变,焕发出更多的生机,例如更多的年轻人投入,更多的设计,更环保的材料等等。

相反,公益或者政策性的保护,则无法为其自身的扩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例如保护几个国家级的手艺人虽然能在短期内留住这份手艺,但是长期看,并无法阻止这份手艺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同样,对于政策性的收购农产品一样只能解近渴。


另外,缺乏了市场价格的引导,也缺乏对于具体参与人员的评价。

没有商业的参与,缺乏价格的调节,对于参与公益的个体来说,只能靠肩上的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来完成这一工作,这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状态。没有人能一生奉献给公益,也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做泥咕咕。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文化也是个体来贡献的,不去考虑个体的福祉,而仅仅去强调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责任,是不关痛痒的纸上谈兵,是喊出来假大空的口号。


最后,公益和政策性的扶持也给了权利寻租的空间,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公益提供的资源也好,还是政策性的扶持也好,提供的支持都是有限的,有限就意味着分配,分配就意味着权利。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是说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保证社会的稳定,同样也是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的。

具体来说,耀寜博士提到在泥咕咕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中,有一人被评为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另外有多人为省级,市级,县级传承人,在这样的评比中,就免不了评比的标准和主观的评价,那每一个候选人都会去争取得到更大的利益,从而就可能会产生非理性的竞争,例如拉帮结派,例如贿选等等,这些资源不可避免地浪费在非生产领域,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损失。


总体来讲,用商业来滋养公益是我认为最为可行的公益模式对于泥咕咕这个具体的案例来讲,要保护传统文化,能做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大众对于此类事物的认识,从而塑造市场对于此类产品的需求,例如通过行政手段将其列入非遗名录,就是最好地连接当地与市场的最好办法。对于个人来说,开一个网站从而让更多的人来知道和有机会认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小玩具,也具有很大的意义,毕竟鲁迅先生都说了: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