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你相信你是一段程序吗?

2017-06-19  本文已影响70人  领读者钱丢丢

钱丢丢《每天听本书》D6——《基因组》马特·里德利2017.6.19

今天听的书是《基因组》,一本基因学科普书。作者马特·里德利,世界上最好的科普作家之一。

在本书中,马特·里德利从每对人类染色体中挑出一个基因来介绍,23对染色体,23个章节。他希望通过介绍基因组里最有趣的知识,来看看基因到底透露出了人类的哪些秘密。

马特·里德利用大量案例证明,基因不光可以决定人的身体结构,还可以影响人类的行为和心理。尽管如此,基因却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具体如图,图片来源:《得到》)


今天这本书对我的启发是:

今天这书是一本科普书,其实我还挺愿意看写的好看的科普书的。虽然作为文科生,大多时候是看不太懂那些科学知识的,可是看这类书却让我学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世界,还挺有趣的。

不过科普的书看了几本之后,我的那种模模糊糊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世界其实是一个整体,有一个终极定律在主宰着这个世界的运行。因为很多科学知识都可以用我感兴趣的佛学和灵修方面的东西来解释。

网上有一句流传甚广话是这样说的:当科学家费劲千辛万苦爬上科学的顶峰的时候,却发现佛陀早已经坐在那里了。这是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做《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这篇报告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在这篇报告中朱院士就用佛法解释物理学,提倡跨学科的看待科学。

是的,他是把佛学当成一门学科来看的。而我也一直认同这样的观点,佛学不等同于佛教。佛教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而佛学我认为是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大智慧。

以我现在对佛学和灵修连浅薄都算不上的了解以及可怜的科学知识,我没法成系统、成体系的把他们之间的联系说清楚。

不过各类书看的杂了之后,经常会有这种零零碎碎的、不同学科间相互联系的那种感觉出现。就好像是脑海里智慧的火花在啪啪啪的闪烁,感觉很过瘾,好像瞬间窥见了这个世界的秘密,可是这秘密昙花一现、又转瞬即,让你没法牢牢地抓在手里。

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自媒体人鬼脚七,粉丝们都叫他七哥。以前是阿里高管,后来在阿里上市前夕辞职做自媒体。一开始写老子系列的文章,后来又推广佛学相关的知识。

去年曾经短期出家,不带一分钱,用两个月的时间从五台山行脚走到峨眉山。路上他遇到了一个老和尚,当得知他是大学生之后,就想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他。那衣钵就是那个老和尚多年研究的、关于各学科与佛学联系的成果。不过七哥觉得他这样对佛学的解释不是自己心目中的佛学而拒绝了他。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好想看那份衣钵啊!那是多么好玩的一种联系啊!

就像今天这本书里说的那样,人类的基因中只有3%是对人类有用的,其余百分97%是没用的。

而这3%记录了人类几百万年进化的秘密,它们不但决定我们的相貌、身高、肤色,这些有形可见的特质,就连我们的性格、脾气、行为模式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是被镌刻在基因中、从出生就已经确定了。

我们就好像是一种计算机软件,早已经设定好了程序,我们只是按既定的程序在运行而已。

这一点佛学上叫空无自性。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没有自己的自主性的,这种固有的身体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只是我们作为人这个程序的固定运行模式而已。

你可能不服气,我有我自己独立的思想、这些想法都是我自己想的,我想做什么也都是我自己决定的,怎么会是程序!?

好,比如,看到我上边这些话,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人反应肯定是不同的。

有的人会觉得:什么玩意?胡说八道嘛这不是?作者是条神棍吧?大骗子!

有的人会觉得;作者是不是信了邪教?好恐怖!我们快离她远一点不要沾包。

有的人会觉得:哎呀,好有趣啊,以前没这么想过啊,会是这样的吗?

有的人会觉得:嗯,这也是种看问题的角度,只是她的观点还很不成熟。

这些想法你觉得是你自己想的,其实它是自动进入你的脑海里的吧?你能控制让自己不这么想吗?你能控制自己换个想法吗?

不能不想吧?很难换个想法吧?

其实你的想法只是你作为你这种性格、这种经历的人的这段程序,针对外界的刺激固定模式的反应而已。

它是自动出现的,你没法控制。你只能观察到它,却不能消灭它。

就像有一个故事,一个法师来到里一个村子,说是能教村子里的人炼金术,能点石成金,村子里的人花了很多钱去学。法师教完口诀后,说了一个要点:在念口诀的时候千万不能想喜马拉雅山的猴子!要不然口诀就失灵了!

村子里的人很奇怪,我们为什么要想喜马拉雅山的猴子?结果法师走后,村子里的人从来也没能够炼出金子,因为每次他们念口诀的时候,都没法控制不去想喜马拉雅的猴子,越想不去想越想。

因为你没法控制你的想法和念头,你只能观察它们,一念起一念灭,永无休止。

一旦有那么一瞬间可以没有任何想法和念头,那就是永恒了——刹那即是永恒。

看到这,如果你赞同这个说法,你是不是有点崩溃?那我们还努力奋斗有什么用?一切的一切一出生不就决定了吗?我们是不是什么都不做就默默承受命运的安排呢?

当然不是。

《基因组》这书中作者就认为,虽然基因能决定很多东西,甚至颠覆了很多传统心理学、行为学的理论,但是它并不能决定人的命运,因为很多问题是多个基因错综复杂的综合影响决定的。

《了凡四训》说:

命运是被确定的,正如袁了凡先生上半生那样,人生的每一步都被命理师说中。

可是命运又是可以被改变的,袁了凡先生后半生通过不断的改过、积善、谦德,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也是佛教里说的因果。今天的你是昨天的果,现在你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明天的你。

看到这,你是不是要说:这个神棍又要宣扬封建迷信思想了!

其实,这是科学。

我们人的意识其实是带有能量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博士把人的意识映射到1-1000的范围。200以下属于低频,也就是所谓的负能量,高于200是高频的,即正能量。

人生美好的东西都是高频能量的,不好的东西都是低频能量的。能量和能量之前是共频震动的,高频吸引高频的,低频吸引低频的。

所以如果你每天想不好的事、做不好的事,自然也就吸引不来什么好东西。

这就是著名的的吸引力法则。你所遇到的人和事其实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

以下是霍金斯博士将人类情绪振动频率自20-1000的范围所表现出的能量:

1。开悟正觉:700-1000

2。安详极乐:600

3。宁静喜悦:540

4。爱与崇敬:500

5。理性谅解:400

6。宽容原谅:350

7。希望乐观:310

8。中性信赖:250

9。勇气肯定:200

10。骄傲轻蔑:175

11。愤怒仇恨:150

12。渴爱欲望:125

13。恐惧焦虑:100

14。忧伤懊悔:75

15。冷漠绝望:50

16。罪恶谴责:30

17。羞愧耻辱:20

他遇到过的最高最快频率是700,出现在他研究特蕾莎修女(1910-1997年,获199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当特蕾莎修女走进屋子里的一瞬间,在场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幸福,她的出现使人们几乎想不起任何杂念和怨恨。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能量高频振动,满满的正能量呢?

这是一个太大的命题,第一步就是要觉察,就是要看到你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很多负面的东西一旦你觉察到它,其实已经消散大半了。

我自己的做法是每天晚上默诵《心经》,这会增加你的觉察力。这是我的偶像鬼脚七教给大家的方法,我感觉受益匪浅。

再具体的做法,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找张德芬和鬼脚七的书来看。这样的宏大的命题真的没法在一篇文章中写清楚。

这篇文简直太烧脑了,想把自己还很模糊的世界观说清楚真的不容易。

不管怎样,我始终相信,佛学不是迷信,灵修不是骗人,唯科学论其实也是一种迷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