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快乐集三笑集佳作欣赏

【相亲】

2019-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钝角

有段时间,老家流行相亲,以相亲定婚姻。男婚女嫁,都要经历这一环,才能迎来洞房花烛夜。

一个人相亲,是全生产队大事。男女老幼都争相前来,把堂屋挤得水泄不通,对陌生男女评头品足,顺便扯上刚成家的无辜青年男女作为参照,比容貌,比身材,比才气,比家庭。交换过生辰八字,定下黄道吉日,前后几天,全生产队喜气洋洋,热热闹闹,都在盼着那个神圣时刻到来。当然,不乏小肚鸡肠之辈,觉得自家儿女横看竖看都要强,可就是嫁娶不及人——其实,是在拿自家儿女的长处比对别人家的短处,甚至吹毛求疵,到处打听姑娘小伙底细,祖宗十八代做过的坏事丑事一并网罗过来,添油加醋,绘形绘色,有根有据,到处撒播,活生生拆散一对姻缘。

相亲多在寒冬腊月。这与由来已久的农耕生活有关。年关来了,庄稼人闲下来,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折腾。颗粒归仓,一年的勤俭,换来富足的底气。谷仓满了,猪长膘了,鸡鸭成群了,池鱼肥大了,适龄男女从外地回来了,男婚女嫁正当时。双方初次见面,往往选在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集市。到了准备年货的时候,集市上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容易隐藏,避免尴尬。姑娘小伙在媒婆和亲友团的陪同下,换上量身定做的崭新衣裳,早早地来到指定地点。虽然寒风凛冽,年轻俊气的脸上还是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在冬天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像是抹上了一层天然胭脂。

感情火花就是在这个时候擦出来,或者熄灭的。远望是第一步,彼此中意了,满心欢喜,双方靠近,握手寒暄,互致介绍。小伙子脸热心跳,言辞惊慌;姑娘背过身,低下头,边听边摆弄衣角。

擅长察颜观色的媒婆迅速确定了第二步行程,即姑娘上门。上门实际上就是考察男方家境,主要是看房子,尤其是将来的新房。在农村,儿子长到二十岁,父母都要给他砌一栋士砖房子,结婚了用,结了婚,就要自立门户,抚养妻儿。一般都是年前姑娘上小伙子家,年后是小伙子上姑娘家。姑娘上小伙家,相亲时即可当即拍板。男女彼此满意的,就可以抬腿即走。还算满意,但亲友团意见一时难以统一的,要回家协商,上门时间由媒婆再约。这时候,主动权握在女方手里。

如果可以把姑娘和亲友团“绑架”到小伙家里看一看,这桩婚事就成了一半。姑娘愿意上门,至少表明对小伙子这个人是看对眼了,就只等考察小伙子家庭情况了。

小伙家是举全生产队之力,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西了。家里该买的买了,买不起的,从街坊邻里暂时借过来了。记得那时候村里只有黑白电视机,相亲时从赵钱孙李家搬来搬去,成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最好写照。相亲一完,就完璧归赵了。

相亲是男女双方亲友团的斗智斗勇的过程。陪姑娘上小伙家,亲友团可讲究了,一般多达四、五人,成员有男有女。男的要在姑娘家位高权重,智勇双全,说话算数的人才行。如果酒量大,能说会道,又审时度势,决策果敢,那就锦上添花了。女的要能见风使舵,形影不离姑娘左右。男女分工明确,男的要在酒桌上历数姑娘优点,委婉含蓄地点出小伙子缺点,以至于不要在嫁妆和礼金谈判上吃亏,不至于既赔了女儿,又赔钱财。女的要防止小伙利用天时地利之便,提前沾了姑娘便宜。如果稍有不慎,生米做成了熟饭,姑娘就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礼金少也得嫁,没礼金也得嫁了。

进得小伙家来,左瞧右看,一看房子,二看家俱,三看接待水平,如果不满意,可能饭都没吃就走了。小伙家严阵以待,做好了只要姑娘踏进门来,就休想走的各种准备。

男方亲友团声势浩大,几乎全生产队人都上阵了。人越多,说明男方家境越殷实,在当地越有份量。男方亲友团连拖带拉,热情如火,三五个对付一个,早把女方亲友团瓜分了。想走,已经不容易了。男方亲友团的目的就是把女方亲友团留下来吃饭,想办法拖到天黑,让其留下来住宿。到了这一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男方手中来了。

晚上活动更加精彩,男方亲友团中的男人负责千方百计地拖住女方亲友团,让其在酒池肉林中疲于应付,麻痹斗志,无暇他顾;男方亲友团中的女人千方百计地支走姑娘陪护,让姑娘和小伙有单独相处的时间和空间。

与姑娘独处,小伙身负重大使命,要见缝插针,千方百计地把姑娘争取过来,为己所用,至于用什么手段俘获姑娘芳心,全在个人悟性和造化。

胜负分晓,等到第二天,双方都异常紧张,就像高考放榜一样。小伙被家人拉到一边,窃声问:歇了么?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全家如释重负,奔走相告;答案如果是否定的,换回一声恨铁不成钢的埋怨。

女方亲友团含蓄一点,把姑娘拉到一边,上下打量。如果姑娘镇定自若,那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曾发生,一家也是如释重负,奔走相告。如果眼神和表情躲闪,那就没啥说的了,早点回去准备嫁妆好了。

实际上,让不让小伙歇,全取决于姑娘自己。如果两情相悦,担心家长生变,怕夜长梦多,姑娘就拿青春赌明天,对小伙半推半就了。这种铤而走险,是对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的一种抗争。

春节一过,小伙要上姑娘家上门。与姑娘家浩浩荡荡的亲友团相比,小伙子就势单力薄多了,往往只能一个人前往,龙潭虎穴,听天由命。

这是姑娘一家考验小伙,也是“报仇雪恨”的好时候。但这都是女人的事。男人有开阔胸襟,不会睚眦必报,最多是站在幕后出谋划策,做做帮凶。七大姑八大姨琢磨出各种各样的惩罚法子,从智力到体力,无所不用其极。但这一切都只是行凶心善,意在敲山震虎,告诫小伙以后可别欺负老婆,老婆娘家人可不是软柿子。

对这一切,小伙只能装聋作响,照单全收。姑娘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可又作声不得,只好干着急——这时候,姑娘已经把小伙当作自己最亲的人了。

在女方上门,小伙言行举止要得体,尤其是吃喝是相当有讲究的,不能图一时嘴巴快活。

在饭桌上,吃饭以不超过三碗,不少于一碗为宜。吃饭少于一碗,会落个男人没力气或者身体有病的怀疑,将来有没有能力养活妻儿子女很难说;吃饭到了三碗,也被姑娘家质疑,这么能吃,将来老婆孩子吃什么——那年月,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在饭桌上,没有被人动过的菜,尤其是大菜,小伙不要第一个动筷——那年月很多菜都是拿出来摆摆样子,一餐吃一点点,直到小伙离开前的那一餐——这也是相亲选在寒冬腊月的原因,天寒地冻,菜不容易变味。如果小伙第一个动筷,将被视为没有礼貌,甚至缺少家教。最得姑娘家认可的,就是不要多说话,乱说话,以体现为人老实的本份。

不论男女,上门了,都要眼明手快,动作麻利,嘴巴甜蜜。以后能否得到对方一家认可,往往全凭那一两天印象决定。

这些陈规陋习现在已经被抛到爪圭国去了。吃多吃少,都不成问题。相亲仍然有市场,但已经变得简单,成为适龄未婚青年认识的一次机会。成不成关键在男女双方是否看上眼,是否两情相悦。

那时候相亲,首先不是选人,而是选地方。父母嫁女,首先希望女儿填饱肚皮,不受冻挨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山有水的地方,小伙娶婆娘来得容易,有挑三拣四的资本。

山里土地宽广,有地方种红薯,种花生,只要勤劳,就能养家糊口。山里树木遍地,冬天有火烤,不用受冻。山里有野味,运气好,打个麂子、狐狸、野兔之类,有多次沾荤的机会。水边亦是姑娘向往之地。水边有鱼捕,水里有螺丝摸,水边有稻田种。老家那小地方,要山没山,要水没水,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门前有条马路,交通发达。村里年轻女子都往山水处走,有山有水的地方的女子又不肯嫁过来,所以村里有不少光棍。

穷则变,变则通。娶不到亲,成为家乡改变的一大动力。小伙要么努力学习,鲤鱼跳龙门,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要么外出务工,挣得盆溢钵满,有头有脸了才回来。

父辈那一代,外出务工往云南走。云南那地方适龄女子多于男子,少数民族的思想开放,少受条条框框约束,只要对唱几句山歌,就你情我愿,欢欢喜喜地在一起了,彩礼聘金一概全免,喜煞爹娘,羡煞同龄。所以,村里嫁过来的云南姑娘还真不少。当然,也有一些小伙,实在寂寞难耐,相过几回亲,被女方看不上,就去倒插门了——这是被村人鄙视的一种嫁娶方式,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肯走这条路的。

后来改革开放,人口流动起来,到广东打工的多了,男婚女嫁以选人为主,全凭感情。家乡人是最早到广东找工的。眼界开阔了,思想自由了,婚嫁都由自己说了算,父母意见仅供参考了。很多对象都是在广东打工时自由恋爱认识的。村里外地媳妇多了,带来很多异地风情,成为村里改变陋习的中坚力量,普通话也逐渐流行开来。

外地妹子贤慧能干,不仅做得到传统意义上的相夫教子,而且与老公一起,不甘于现状,走上了各种各样的致富道路,搞养殖,办工厂,开铺面,跑运输,有声有色,把整个村庄都搞活了,带着全村奔跑在小康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